词条 | 条件性致病微生物 |
释义 | 条件性致病微生物是指正常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定居部位改变或失调等特定情况下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条件性致病是指条件性致病微生物在体内导致发病的过程。 条件性致病微生物是导致条件性发病的主体,没有条件性致病微生物就没有条件性致病这个概念。条件性致病是条件性致病微生物作用于机体导致的后果。 条件性致病微生物由于一些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原先正常固定寄生的部位发生改变和失调。如大肠杆菌正常寄生在肠道中,正常情况下肠道的细菌群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是不会发病的,当抵抗力下降时,大肠杆菌可转移到肝脏、心包、气囊、腹膜、呼吸道等,导致发病;当抵抗力下降时,一些无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还会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细菌群失调,从而导致了肠道疾病的发生。 要发生条件性致病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正常寄生于机体的微生物存在,这种存在非常正常,不存在感染的问题;二是必须有影响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条件。通过以上的两个条件,而使机体造成相应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一、正常寄生的部位发生改变,造成寄居部位的变化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抵制反应;二、原寄生部位中的微生物数量上发生变化导致局部微生物数量的失调。通过这两种变化的产生,最后导致机体的发病。这种发病就是条件性致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