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宇盗龙 |
释义 | 天宇盗龙(Tianyuraptor)是驰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在与其他辽宁的驰龙科比较下,它们明显较为原始。模式标本拥有一些北半球驰龙科所没有,但南半球驰龙科及原始鸟类所有的特征。故此,专家认为它们就是过渡性物种,填补了北半球及南半球驰龙科之间的空隙。天宇盗龙的叉骨较其他驰龙科的细小,而前肢也较为短。 命名天宇盗龙的学名是来自山东省的天宇自然博物馆,这是其完模标本所存放的地方。种小名是为纪念在研究驰龙科及有羽毛恐龙有特别贡献的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 天宇盗龙是中等身型的驰龙科,具有几种独有的衍生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尾巴中间的脊骨比背部脊骨长2倍、叉骨细小及极为幼长、后肢很长及是背部所有脊骨长度的3倍。它们的尾巴也与其他辽宁的驰龙科化石一样相对较长,长约96厘米,差不多是大腿骨长度的4.8倍。 完模标本STM1–3是一个接近完整及连接的骨骼,只缺欠了尾巴末端。共有25节尾巴脊骨保存了下来,相信最多只缺欠了3节末端。化石是在中国辽宁西部凌源发现,藏在义县组的大王杖子层。义县组是下白垩纪的地层,约为1297-1221万年前的巴列姆阶至阿普第阶之间。大王杖子层可以追溯至1220万年前。这个标本估计是属于一个亚成体,因为发现一些骨骼未完全的融合特征。天宇盗龙的软组织并没有被保存下来。 天宇盗龙是中等身型的驰龙科,具有几种独有的衍生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尾巴中间的脊骨比背部脊骨长2倍、叉骨细小及极为幼长、后肢很长及是背部所有脊骨长度的3倍。它们的尾巴也与其他辽宁的驰龙科化石一样相对较长,长约96厘米,差不多是大腿骨长度的4.8倍。 四肢天宇盗龙的前肢在与后肢比较下很短,只有后肢的53%。其他驰龙科比例可以多于70%。 虽然天宇盗龙的体型较小盗龙亚科的大,但后下肢也一样相对较长,这却与驰龙科的有所不同。天宇盗龙的胫跗骨与大腿骨比例大于1.30,但蒙古伶盗龙的却少于1.10。除了较长的后肢外,天宇盗龙的前肢也较其他的短。例如差不多大小的伶盗龙,其手臂与腿的长度比例约为0.75,而天宇盗龙的却只有0.53。 古生物学天宇盗龙的手臂较短,显示了它们手臂的用途与其他驰龙科有所不同。小盗龙亚科(如小盗龙)就被指是可以滑翔的。不过,天宇盗龙较短的前肢、细小的叉骨及横向较阔的喙突,都显示它们不适合滑翔或飞行。 分类天宇盗龙的种系发生学分析发现它们是劳亚大陆驰龙科的基底成员。它们似乎拥有一些劳亚大陆驰龙科所没有的特征,但却可以在初鸟类及冈瓦那大陆驰龙科(如南方盗龙、鹫龙、内乌肯盗龙、胁空鸟龙及半鸟)中发现。研究人员亦发现天宇盗龙拥有一些小盗龙亚科单系群的特征。由于天宇盗龙混合了这两种特征,故估计它们是小盗龙亚科的基底。若是如此,其他长臂的小盗龙亚科应该是独自演化出飞行的能力。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天宇盗龙也有可能是不包括小盗龙亚科的劳亚大陆驰龙科的基底。无论如何,天宇盗龙的发现提供了更多有关驰龙科早期演化的资料,亦展示了它们初期的多样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