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津武备学堂
释义

天津武备学堂,又称北洋武备学堂、陆军武备学堂。为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清光绪十一年(1885)正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仿照西洋军事学院所创立,以造就将材为宗旨。荫昌任督办,杨宗濂为总办,聘德国军官为教官。从各营挑选精健聪颖、略通文义弁兵百余名入堂学习;其中有文员愿习武事者,一并量予录取;学制一年。另由汉教习讲授经史。二十三年增设铁路工程科,招收学生四十人,学制一年,结业后发回各营,由各统领量材授事。二十六年六月,毁于八国联军之役。

学校简介

晚清培养新式陆军军官的著名学校。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2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于天津。道员李宗濂为首任总办,军事教习多聘用德国退役军官,首期百余学员,系从淮军中选拔的“精健聪颖”弁兵。学堂初设步、马、炮、工程四科,1890年后增设铁路科。课程设置分学、术两科,学科教授中国经史、天文、舆地、格致、测绘、算学、化学、战法、兵器等;术科教授马、步、炮队操演阵式,枪炮技艺和营垒工程等。意在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学制1年。学堂取德国教学法,注重实际演练和考核。每日教习以德语授课,学生靠翻译听讲。隔三五日到军营一次,演练筑垒、操炮技术和步、马、炮、工各队攻守战法,检验所学军事知识。精神教育内容陈旧,每日摘“古训”于黑板,令学生背诵,以激发“忠义”之心。考试制度严格,每逢月考、季考,李鸿章或派司道大员前往监考,或亲往检验甄拔。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派回本营,量才任用,不合格者留堂补学。1889年曾派段祺瑞、商德全等5名学生赴德国留学。毕业学生多数成为各省新军骨干。其中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等,后成为北洋军阀首领。该学堂的学规章程,奠定了晚清陆军学堂内部制度的基础,后为湖南、安徽、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创办武备学堂所参用。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学堂被焚毁。

学校概况

天津武备学堂原址在大光明桥东河沿。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武备学堂的爱国教官和学员奋起抗击,战斗中90余名学员英勇牺牲。这张明信片是被炮火焚毁之后的学堂外景。

资料记载,天津武备学堂又称北洋武备学堂,也称“老武备”。在天津海河下游东岸,大直沽以北,唐家口子以南。河对岸附近为海大道(大沽路)及英国租界紫竹林码头。

武备学堂在海河东岸辟地1000余亩,拨天津练军营兵丁一营,修筑方形大土城。土城墙上,筑有通道和女儿墙以为护墙。临海河一面的南北两城角处,并筑炮台两座,台内地下凿空作为贮存弹药的地下室。城墙外面挖壕堑引水形成护城河,并在河边遍植杨柳。城西面,临河开一营门;北面对唐家口子也开一营门,均设吊桥。城内中央为堂址,建旧式瓦房500间。北面有演武厅,东面有弹药军械库和氢气球房及马厩,南面为职员住宅。东南隅开大水池,引海河水流入,学生在此练习架设军用桥梁。水池中心有一小岛,上植花木,是学员游憩之地。池西留有一座民间庙宇名为“五圣庙”,旧时庙内曾有僧众。堂址西面有宽阔草地,是平时操练的大操场。

学堂正门西向,六扇大门,门上绘有“神荼郁垒”彩色立像,如同旧式衙门。堂内六进,分六大部分。大门内左为卫队房,右为号令房、号房、杂物库房;第二进为办公室及大堂;三进为讲堂、中德教习室、仪器室;四进为饭厅,大、小厨房,剃头房,浴室;五进为学生宿舍和自习室;最后为步枪暂存室及修械室。

堂外大部分为大操场所占,放眼一观,非常开阔。学堂土城外以东附近辟有打靶场,为学生实弹射击练习的地方。土城北方距离老龙头火车站(旧东站)约5里,距东局子(北洋机器局)约8里,距北洋水师学堂也约8里。

武备学堂每期招生500人左右,全体学生编为4个大队,每大队126人,共编为步、马、炮、工、辎5科,每科100人,另有18人学习氢气球及修械。课程设置上,军事课设: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图上战术、战略学、孙子兵法、管子兵法、沟垒学、弹道学、军制学、野外勤务、步兵操典、气球学等;文化课设:国文、算术、几何、三角、代数、地理、中外历史、政治学、格致等。

位置架构

北洋武备学堂(简称老武备)在天津白河下游东岸,大直沽以北,唐家口子以南。对河西岸附近为海大道及英国租界紫竹林码头,轮舶往来,帆樯如林,码头百货堆积如山,地位非常重要。

老武备在东岸辟地1000余亩,拨天津练军营兵丁一营,修筑方型大土城以围之。土城墙上,筑有通道和女墙以为护墙。临白河一面之南北两城角处,并筑炮台两座,台内地下凿空为贮存弹药之地下室。城墙外面围以壕堑引水形成护城河,并在河边遍植杨柳。城之西面,临河开一营门;北面对唐家口子也开一营门,均设吊桥。城内中央为堂址,建旧式瓦房500间。北面有演武厅,东面有弹药军械库和轻汽球房及马厩,南面为职员住宅。东南隅开大水池,引白河水流人为练习架设军用桥梁之用。池之中心有一小岛,上植花木,以为全体人员游憩之地。池西留有一座民间庙宇(五圣庙,内有僧众)。堂址西面宽阔草地为大操场。

全堂正门西向,六扇大门,门上绘有“神荼郁垒”彩色立像,一如旧式衙署。堂内六进,分六大部分。大门内左为卫队房,右为号令房、号房(传达)、杂物库房;第二进为办公室及大堂;三进为讲堂、中德教习室、仪器室;四进为饭厅,大、小厨房,剃头房,浴室;五进为学生宿舍和自习室;最后为步枪暂存室及修械室。堂之四隅均有厕所。

堂外大部分为大操场所占,放眼一观,非常开阔。堂之四围亦皆植树。土城外以东附近辟有打靶场,为学生实弹射击练习之所。土城北距老龙头(老火车站)5里,东距东局子(北洋机器局)8里,东北距北洋水师学堂也约8里。

学堂组织

老武备设总办一人:首任杨某。继任联芳(春卿)在任13年,是留法学生,以外交官、候补道调任,汉军旗人。会办一人:首任荫昌(午楼),蒙古族人,留德学生,以外交官、府班调任。继任那晋(希侯),旗人,军机大臣那桐的胞弟。监督一人:史悠祥(季之),江苏溧阳人,以州班调用,掌教务。提调一人:周传经(殿臣),江苏武进人,以府班调用,掌庶务。总教习一人:崔曝(少和),江苏吴县人,以府班调用,掌中文课程。教习9人:廷奎(立斋),旗人,旧学;孙小槎(星舟),浙江松江人,旧学;吴晓山(亮如),浙江萧山人,德文;德海(春涛),旗人,同文馆学生,德文;景放(叙堂),旗人,普通学;刘玉山(晓峰),合肥人,管理汽球,兼教习;金大廷(子元),上海人,军医,基督徒,兼教习;王光明(耀庭)天津人,管理弹药、军械,兼教习;李玉田(子丰),天津人,绘图,兼教习。洋教习4人:司密特、艾德、奇开芬、弗兰克(均德国军事专家)。

另任大厨房王顺,管理学生膳食(炊事员30人);小厨房苏立成,管理职员膳食(炊事员10人);号令长刘良材,掌吹号(号兵10人);卫队长,卫队50人;号房(传达)10人。

学生平均额数500人。

学堂经费

老武备常年经费15万两,但军装费用在外。

薪水

总办每月120两,会办每月100两,监督每月80两,提调每月80两,总教每月80两,教习每月40至60两,洋教习每月300至350两,助教每月30至40两,其他每月25至30两,学生每月津贴2至3两。

奖励

每3年由总办择优保举晋升,加薪人数不等,学生则津贴升级;德国教习不再加薪,但有年节馈赠和宴请以酬之。学生年终考试,优秀者给奖、升班,拔选学长和助教,三至五年毕业,分充教官。

编制课程

学生

全体学生编为4个大队,每队3大排,每大排3小排。每大队126人,每大排42人,每小排14人。每大队各有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1人,每大排有大排长1人,每小排有小排长1人。学生518人,共编为步、马、炮、工、辎5科,每科100人。余18人学习汽球及修械。外置总队长1人,管辖4个大队,由监督兼任。

军事课程

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图上战术、战略学、孙子兵法、管子兵法、沟垒学、弹道学、军制学、野外勤务、步兵操典、汽球学等。

普通课国文、算术、几何、三角、代数、地理、中外历史、政治学、格致等。

招生

年龄在18至25岁,粗通文理即可。家庭出身不拘,但凡考取学生均要有保证人(由军营保送者例外)。

附设的幼年铁路学堂

老武备在总办联芳接办后,又成立一幼年铁路学堂,附设在老武备内(在堂内西北隅另辟一院)。招20岁以下的聪颖子弟百人深造之,课程以行军铁路之筑造为主课,以普通学为附课。但均须学习德文,以为留德之预备。条件以身体健壮、五官清整为准,不计身长,5年毕业,可升入老武备或留德,其待遇与老武备同。幼年铁路学堂经费另支,德国教习兼教授。

学堂其他

军械

采用德国克虏伯钢厂出品的六生陆炮6门,老毛瑟独发步枪500支,六轮手枪50把,马刀100把,指挥刀50把。系留汽球亦购自德国。

以后北洋机器局(天津东局子)亦能造毛瑟枪,弹头系铅丸,弹内用黑色火药;亦可造六生口径山炮,钢弹头,用棉花炸药。

军装

军装一律中国制,夏黄卡其布、草帽、镀金铜帽章、铜钮、铜皮带扣、黄皮弹盒;冬黑呢衣裤、呢帽、黑羽缎高腰靴、黄皮背包、发辫垂在背包下面。

外场

每日上午半天,无论何科,均须进操场加入步操练习,一律由德国教习发口令(用华语)。

休息

那时所有中国各机关均无休息日,惟年假延长达一个月之久。老武备则为之破例,由于洋人须作礼拜,4个德国教习每逢星期日自动的不来。为了迁就,只好也休息。礼拜日这天,老武备职员、生徒们,大都过河逛紫竹林(英租界)。当时租界内已有煤气路灯,但无沥青马路只有石子路。

轻汽球

每月用大型吹风机(4人推转)吹风入汽球内,约吹一小时,使球充满空气检验其是否漏,以便即时修补;每年一次以机器将氢气灌入。一经灌足,球体立升,必须将球体覆罩大网,网之下端边缘系沙囊多只,不使球体上升。升时除去沙囊,自然扶摇升起。球下悬挂一大竹斗,斗内可坐5人。球上挂有旗帜数十面。球升时自下仰视有若足球大小,即不再升。在空中起码经24小时方行降落。

盛产总统

1885年,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陆军人才的军事院校———天津武备学堂在今河东区大直沽与唐口之间建立了。近代中国风云人物多出于此,冯国璋、曹锟、段祺瑞等人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叱咤风云之路……洋务运动期间,天津曾是中国北方的建设中心。在坐镇天津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推动之下,天津的一些洋务设施、发明创造,乃至杰出人物,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堪称第一。其中,有一所对于近代中国发展影响非常大的军事院校,这就是中国第一所培养近代陆军人才的军事院校———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李鸿章等人为了改变清朝军队的落后状况,曾由当时世界闻名的陆军强国———德国选雇了一批军官,派往驻防天津的水陆各营帮助训练。这些人中,“或熟精枪炮阵式,或谙习炮台营垒做法,技艺优良,堪充学堂教师之选。”一年以后,根据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二人的建议,仿照国外设立军事院校的办法,李鸿章设立了天津武备学堂,拉开了清朝新式陆军建设的序幕。而在旧中国的许多风云人物,也都是从武备学堂走向全国的。据史料记载,学堂开办后,校址就选在了河东区大直沽与唐口之间,利用了原乾隆皇帝柳墅行宫原址的一部分。还有学者称,其地址可能是现在河东教育局至第一热电厂一带。

据说,天津武备学堂从创办起,到被八国联军彻底破坏为止,虽然仅仅存在了16个年头,然而从海河东岸那座今已成谜的乾隆皇帝的旧行宫里,却走出了许多在旧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原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罗澍伟说,他们的功过是非,青史自有定评。然而他们—生事业的步伐,却是从海河东岸开始迈出的,初始与结果的巨大反差,曾使一些人的声名显赫一时,也使一些人至今默默无闻。武备学堂人才辈出,北洋军阀是由于袁世凯在小站练兵而培养起来的,而袁世凯在小站组建新建陆军时,其中就有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130多人,担任新军中的各项重要职务。在他们当中,冯国璋、曹锟后来都当上了大总统,段祺瑞当了国务总理和执政,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任苏、赣、鄂长江三督,田中玉当上山东督军,而吴佩孚则成为直系首脑。天津武备学堂之所以办得好,是跟李鸿章肯于礼聘当时贤硕充任教习,教师阵容齐整分不开的。例如算学总教习卢木斋(1856—1948)出身世代寒儒,笃好算学,经刻苦自习,27岁时写成《火器真诀释例》一书,为湖北巡抚彭祖贤所嘉许。29岁时中举,被直隶总督李鸿章聘为武备学堂教习。武备学堂很重视数学,也网罗了不少数学家,诸如著名数学家华蘅芳也被聘用。他在学堂任教期间,还自制成我国第一个氢气球,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据罗澍伟介绍,天津武备学堂最初系轮训性质,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进修学校。这所学校由李鸿章聘用在天津各营的德国军官为教师,为中国学员教课。参加进修的人才由北洋驻各军选送,经考试后,挑选“精悍灵敏者”进入学堂进行学习。同时与聘用德国教员订立合同,进行训练。

每隔三到五天,由教师督促学生“赴营演试枪炮阵式及造筑台垒之法”,每两个月由李鸿章等人到校进行考试,分别赏罚。天津武备学堂开办不久,学员名额由原来的100多人增加到300人,学制由原来设想的一年,改为两年,然后又改为三年,课程安排也渐入正轨。比如刚入学的学员侧重于基础训练,“头班学生操演枪炮,二班学生操演步队,学习德文兼测量绘图”。以后则侧重学习近代军事知识,如“天文、地理、测绘,算化诸学,炮台营垒新法”,同时经常“操习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诸式,并兼习经史以充根底”。对于在堂的学员,还订有40多条严格的学规。武备学堂教学法采取“左图右书,口讲指画”的西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一年以后,派回各兵营量才录用。第一批毕业生大多数发回各营任职。其中有成绩优异者留学堂作为帮教习,有的回营转为教员。武备学堂本为造就将材而设,规定忠君尊孔,禁止进步思想,以封建理教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规范,对学生的奖励,仍采取授官的形式,尚未从根本上打破科举取仕的情况。在校生员饮食、书籍、纸笔、器具、实习用的武器弹药,概由学校负责。学校的考勤制度非常严格,学生上课一日不到即少一日课业,要是有托病或借故不到的,记过一次,并处以罚款,对今后的任用还有直接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9: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