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解释

基本信息

拼音:tì

注音:ㄊㄧˋ

简体部首:氵,部外笔画:7,总笔画:10

繁体部首:水

五笔86&98:IUXT

仓颉:ECNH

郑码:VUYZ

笔顺编号:4414351523

四角号码:381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D95

基本字义

释义:①眼泪:痛哭流涕。②鼻涕:涕泪交流。

方言集汇

粤语:tai3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1 [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pi5 [客英字典] ti5 [海陆丰腔] ti6 pi6 [宝安腔]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涕〈名〉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涕,泣也。――东汉·许慎《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

悲愁垂涕。――《列子·汤问》

涕流离而从横。――司马相如《长门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德威流涕。――清·全祖望《梅花岭

词性变化

涕tì

⒈眼泪:痛哭流~。

⒉鼻子里分泌出的粘液:鼻~。

⒊哭泣:破~为笑。

常用词组

涕零 tìlíng

[shed tears;tears streaming down] 哭泣流泪

涕泣沾襟

涕泣 tìqì

[weep] 哭泣;流泪

士皆重泪涕泣。——《战国策·燕策》

人慷慨涕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涕泣谋于禁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涕泗横流 tìsì-héngliú

[tears and mucus flowing down rapidly]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涕泗滂沱 tìsì-pángtuó

[let loose a banquet of brine] 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流眼泪鼻涕像下大雨一样。形容哭得很伤心

其他解释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涕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7

《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𠀤音体。《说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诗·邶风》泣涕如雨。 又竹名。《东方朔·神异经》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史记·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隐》涕音亦,尚书作驿。孔安国曰:气络绎连续。 又《集韵》待礼切,音弟。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他计切,音替。义𠀤同。

中医名词

涕,生理性分泌物名称。又名鼻液、鼻涕,为五液之一。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肝,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即指鼻窍中分泌的液体物质,具有润泽和清洁鼻窍的作用。因鼻窍通于脑,故又有脑渗为涕之说。肺开窍于鼻,邪气犯肺,鼻为之不利,涕亦变矣。受寒则鼻窍而流稀涕,化热则流脓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