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题息夫人庙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题息夫人庙 【年代】清 【作者】邓汉仪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题息夫人庙① ——邓汉仪 楚宫慵扫眉黛新②, 只自无言对暮春③。 千古艰难惟一死④, 伤心岂独息夫人。 作品注释①此诗即次杜牧《题桃花夫人庙》韵。息夫人:春秋时息侯夫人。楚伐息,夺纳夫人与后宫,楚王出游,息夫人见其夫守城门,自杀而死。 ②慵扫:懒散地修饰。慵:用于画眉的青色颜料。 ③无言:《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公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 ④“千古”句:借息夫人之事感叹贪生怕死者多,死节不易的道理。 作品赏析作者初句只一个“慵扫黛眉”便把一个“不共楚王言”的亡国之妇的形象刻划了出来。“暮春”,这里不仅是说时令,也似在说国朝,即楚国荒靡衰亡的气象。也许是针对世人对息夫人的委曲求全颇有微词,作者在诗里大胆地为其鸣不平,当时息夫人未必没有想到死,只是在不同的特定环境里,每个人并不是都象绿珠那样死的从容不迫,惊天动地。从此而言,诗人为息夫人伤心不无道理。此诗应是化用了明代女诗人冯小青的《读〈牡丹亭〉》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对比鉴赏千古以来,人最难面对是一个“死”字,而息夫人能够从容殉情而死;不过,人世间伤心哀痛的,又岂只一个息夫人?“千古艰难惟一死”,可以用来赞美忠贞从容就义的悲壮豪情;也可以形容人面对生死关头时,那种痛苦与挣扎的心境。 这首诗是步唐人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的原韵。杜诗曰:“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全谷坠楼人。”两诗对读,便会发现诗人有意要与杜牧比高低。邓诗不仅步杜牧原韵,而且又用了杜牧诗原题(改“桃花”为息)。 两诗都是写息夫人事,又都是通过描述的语言,具体的意象表现的,但是杜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邓诗则较逊色。杜诗以绿珠之死,形容息夫人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显露讥刺。使诗意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邓诗以反问作结,表示对一个受害的弱女子的同情,显然未跳出一洒同情泪的旧俗沉轨。这虽无可厚非,毕竟不及杜诗新颖。但是邓诗以“千古”“岂独”句式,使诗的内涵扩大化了,使息夫人的不幸典型化了,这是杜诗所缺少的。 作者简介邓汉仪(约1661年前后在世),字孝威,江苏泰州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官中书舍人,以年老授内阁中书回籍。著有《过岭集》、《被征集》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