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陶桥村
释义

陶桥村位于源汇区与舞阳县交界处,全村共231户876人。东临黄河支流马颊河,南依青银高速,地理位置优越。村内养鸡业发达,是经济主要来源,少数村民为保护本土珍贵名犬山东细犬,养殖细犬的产业逐渐加温。其次为农业,以棉花和小麦为主。人口1100余人,村民性情醇厚,质朴善良。

陶桥村速览

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赤县神州,

冠以“陶桥村”芳名的村落不在少数。

夏津县陶桥村

山东省夏津县东李镇陶桥村(村内有汉槐一株,立地盈三方,余荫胜十米,政府未曾保护,已死!甚哀!)

古桥遗址陶家桥

陶家桥:位于夏津县东李镇陶桥村,跨马颊河,据清乾隆《夏津县志》记载,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由知县张恕修建。崇祯五年,邑人左继恩(左庄村)与高唐窦继俨等改修大桥五孔,磐石铸铁,上树花槛,一时称盛,有礼部主事张梧记其事。国初陶事君、张斗元等葺补。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监生左承位(左庄村)自捐薪木重修。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邑人陶珍等补筑,添建小桥三孔以分水势。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又被水冲,邑人韩模(韩庄村)捐资与高唐农官黄廷美(黄圈村)同修桥。工成而饥,民多赖以生。知县方学成各给匾旌之。据民国《夏津县志》记,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邑人姚福袼(姚寨村)与高唐军屯徐全良等倡议重修,工未竣而捻乱作,不免功亏一篑。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河水大至,桥逐漂没。至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邑人邹纯厚(邹庄村)、贺启典(贺屯村)与高唐黄立宏(黄圈村)、陈宗器等召集十八庄绅董倡义重修,鸠工庀材,数月告成。邑庠生贺兰亭(贺屯村)之妻董氏典质簪珥以助桥工。高唐王子服捐资树石栏以壮观瞻而期永固,上镌有“九思堂”字样。“七七事变后,该桥遭日军破坏,因而两岸交通多凭小船摆渡。古桥遗址现位于陶桥扬水站以南80米处,芦苇荡以北。1969年6月政府在古桥遗址以北一华里处重修此桥,排架15孔,桥长99米, 5米宽, 跨径6米。

(邑人:同乡 监生:国子监学生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 庠生:秀才 九思:君子九思 代之君子)

聊城茌平陶桥

山东聊城茌平县胡屯乡陶桥村

上海市南汇区陶桥村

上海市南汇区陶桥村

河南漯河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

河南漯河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

河南省汝南县韩庄乡陶桥村

河南省汝南县韩庄乡陶桥村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陶桥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桥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陶桥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江苏昆山千灯镇陶桥村

江苏昆山千灯镇陶桥村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博里镇陶桥村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博里镇陶桥村

安徽省明光市柳巷乡陶桥村

安徽省明光市柳巷乡陶桥村

前世今生

陶姓

古代我们的祖先们,他们没有今天的人们这般,爱给凡是于有关自己的一切事物而琢磨出光鲜亮丽的名字,古时人们很淳朴传统,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度的敬祖,对自己的姓氏不敢有一丝的懈怠跟不逊,他们依照自己的姓氏而命名自己居住的地方,像人们常常听到的李庄,王庄,张庄等等,他们定是以李,王,张这三种姓氏的落户者居多。如此这样,拓展阅读一下“陶”姓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显得尤为必要.

姓陶的人,真是既荣耀,又幸运,因为他们的姓源有二,而一支出自唐尧,一支出自虞舜。这份荣耀与生俱来,实在令人羡慕万分。

关于陶姓的姓源,《姓纂》上是这样说的:“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陶唐氏就是帝尧,虞阏则为舜的后代。

帝尧,是大家所熟悉的,可是为什么还要称他为陶唐氏呢?其中是有缘故的。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是帝喾的次子,也就是黄帝的玄孙。他最初封在“陶”,后来又徙到“唐”,所以才称为陶唐氏。至于“尧”,则是他的号,是他生时臣民用来对他称呼的,而不能算是他的姓氏。因此,尧的子孙后来才会有的以陶为姓,有的以唐为姓。

尧的最初封地陶丘,据《说文》上的考证,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后来所徙的唐地,则是现在河北省的唐县,所以出自帝尧的这一支陶姓,最初应该就是发源于这两个地方。

虞舜的后代之所以也姓陶,则是由于他的一个后代虞阏,在周朝的时候做了“陶正”的官。所谓“陶正”,就是专管治陶之事的官,后来虞阏的子孙就以官为姓,统统改姓了陶。

至于舜的后代之以虞为姓,则是因为他把君位禅让给禹之后,他的儿子商均就被禹封在“虞”,子孙也依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姓,就此姓了虞。当时虞地的位置,就是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因此,出自虞舜的陶姓,最初的发源地,也应该可以追溯到河南的虞城县。

根据以上的分析,天下的陶姓,不但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尧舜,在来源方面,还可以知道自己的祖先最初是来自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和河南虞城县,一切都是脉络分明,清清楚楚。

另外,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陶姓繁衍到后来,是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丹阳,是在今江苏省,位置在镇江的南方,是自唐代天宝年间以来就有的县治。浔阳,则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县。

历史移迁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今江西鄱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

分布

如今,位列全国83位,人口近280万。安徽最多,其次是云南和江苏。具体人口数字根据07年公安部户籍系统的统计,如下:

省份 人口数

北京 14698

天津 10360

河北 49114

山西 15689

内蒙古 27547

辽宁 65753

吉林 36368

黑龙江 61987

上海 67489

江苏 276663

浙江 147176

安徽 396595

福建 8050

江西 105418

山东 94991

河南 128263

湖北 166245

湖南 122209

广东 34063

广西 139556

海南 3389

重庆 115863

四川 175693

贵州 112500

云南 265927

西藏 180

陕西 35056

甘肃 44703

青海 8639

宁夏 7422

新疆 15497

全国 2753103

有关夏津县陶桥

明朝朱棣未夺取皇位在山东西北部(德州,聊城)大肆杀戒,史称"燕王扫北”,以至于“春燕归来无栖处,东地千里少人烟”。据旧志载明洪形武二十四年“户687,口4279”,如是,此地村民祖先便以千里迢迢的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于此。祖先因姓陶,且临桥而栖,定矣:陶桥!

村中的一些榜样们:

陶九义 1997年度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

陶振峰

2008年北京残奥会轮椅橄榄球选手

2008年度德州十大新闻人物

2008年度德州十大自强模范

2007年度德州十佳运动员

今年33岁的陶振峰是夏津县东李镇陶桥村人,1993年参加工作,成为夏津电业总公司一名外勤职工。一向敬业的他很快成长为“高空作业”的好手,先后两次被评为“青年突击手”。1999年底的一次高空作业中,他不慎从10米高的线杆上重重坠落在地,从此下肢失去知觉,再也没能站起来。

“我不能成为废人,我要自食其力,我要站着做人。”生性要强的他决心用意志战胜残疾。陶振峰自强不息的事迹感动了周围的人们,许多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轮椅橄榄球运动员张文莉(左三),在她的介绍下,陶振峰接触到了轮椅橄榄球,他艰难而又坚毅地进行了训练,水平不断提高。后经省残联推荐,2006年3月,陶振峰入选山东队,参加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轮椅橄榄球比赛,同年12月入选国家轮椅橄榄球队。

在人生的另一个舞台上,陶振峰不断创造着奇迹。2007年5月,在昆明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他在轮椅橄榄球比赛中夺得第4名的好成绩。2007年11月,陶振峰代表国家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世界亚太区残运会轮椅橄榄球比赛,2008年7月代表国家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世界八国邀请赛,也就是2008残奥会热身赛,2008年1月4日,陶振峰被评为德州市2007年十佳运动员,这是残疾运动员首次入选十佳运动员。

陶振峰:坐在轮椅上,你却将“生命之花”绽放得如此灿烂,你以自己的生命激情丰富了人生的感叹号。

9月12日13点至14点5分的北京残奥会轮椅橄榄球比赛吸引了许多德州市民的目光,因为在这场A组中国队与实力强大的美国队的对决中,中国队里有一名叫陶振峰的小伙子,他来自夏津县,是我市惟一一名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

今年32岁的陶振峰是夏津县东李镇陶桥村人,1993年参加工作,是夏津电业总公司的一名外勤职工,先后两次被评为“青年突击手”。1999年底的一次高空作业不幸发生意外,造成高位截瘫。“过去,我只是个躺在病床上无自理能力的‘残废’,可橄榄球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我们不是不幸的人,我们只是不便的人,我们也有追求和理想。”后来一次偶然,陶振峰接触到了轮椅橄榄球,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并参加了北京残奥会。陶振峰在运动场上战胜了自己,书写出一个站立的“人”字。

有关漯河陶桥村

书香村

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这个贫穷的小村走出了115名大学生,其中不乏中山大学、西安交大、北科大等名牌大学。现在该村村民子弟中,有5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今年又有5人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该村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书香村”。

一家三个孩子俩博士一硕士

“孩子考上大学,在我们村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家里所有子女全都考上大学的农户就有十几户。”陶桥村村支书、大学生村干部李松伟向记者介绍。

村民陶俊国,房子多处漏雨,一家人只好借住在同村表哥家的空房子里,一住就是七八年。他们借住的旧瓦屋没有院墙,用树枝扎了一圈篱笆,屋子里光线昏暗,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是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陶俊国告诉记者,这台电视机还是2001年一家亲戚淘汰下来送给他们的。

“贫穷、艰苦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笔财富。”陶俊国告诉记者,他的三个孩子很懂事,从不与别的孩子比吃穿,学习成绩都在班里一路领先。他们家三个孩子,两个考上博士,一个考上了硕士。

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以读书为荣,房子可以不盖,东西可以不买,衣服可以不穿,但孩子的书不能不读。”村支书李松伟告诉记者,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和打工收入,人均纯收入仅1040元。

在陶桥村,供子女上大学的家庭,几乎家家都走过一条艰难的道路,几乎每位成才学子的背后都有父母不弯脊梁支持儿女成才的故事。而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除了一连串让人骄傲的名牌大学的名字,最多的词汇就是贫穷、借贷。据介绍,一些村民一到周六就不敢回家,怕孩子要学费要书费。一名村民的孩子上学没钱交学费时,她常常跑到河边哭。尽管如此,“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仍是许多村民的口头禅。“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陶桥村人做了生动的实践。

放假打工减轻父母压力

告别偏僻贫穷走向富裕开阔,这中间要经历多少艰辛,只有身出寒门的学子才知个中味。在霓虹闪亮的深处,他们在努力适应城市学习生活的同时,贫寒的家庭也使他们不得不打工挣钱供自己读书。据介绍,该村的大学生在放假期间,大都选择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虽然我很想回家看父母,但今年暑假我还不能回家,现在正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目的是多挣一点学费。”在秦皇岛大学读书的陈春艳电话中告诉记者,哥哥和姐姐都在读大学,家里极贫困,她大学期间的寒暑假几乎没有回过家,在当地当家教、打工,为自己挣下学期的学费。

文化底蕴深厚上学形成攀比

陶金海是退休教师,退休后他一直在关注从该村“跃农门”走向城市的学子。经过多方走访调查,他把从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村里走出的大中专学生的学历、工作情况绘制了许多图表(如图),据他统计,在1993年到1997年5年间,该村就有30多人考上大中专学校;从2003年以后,该村参加工作的村民子弟,全部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仅1998年一年,该村就有11人考上大专院校,此后连续5年都在10人左右。

“我们村里一直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分析起村里出这么多大学生的原因,陶金海告诉记者,该村历史上就重视教育,很多农户都是诗书世家,为后人尚学成才留下了深厚的历史积淀。陶金海还分析,陶桥村里教师比较多,共有14名教师在附近中小学任教。教师教育孩子都有一定的方法,对村里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有一定影响。这也是陶桥村大学生多的因素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