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桃墟镇
释义

简介

蒙阴县桃墟镇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处。东靠界牌镇,北蒙阴镇,南依蒙山与费县,平邑县连接,西接联城乡。总面积1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000万亩。辖157个自然村,61个村委会,42993口人。均为汉族。人中密度为251人/平方公里。驻地南桃墟有3个村民小组,1145口人。

沿革

桃墟镇以驻地村而得名。桃墟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定居。在村西半里河沟西边,发现有大量古砖瓦,据考证为古遗址。传说此地过去满山遍野都是野桃林,多桃树和废墟,后来就演变成了“桃墟”。民国年间,先为蒙阴县第二区,1945年属团埠区,1957年撤区并乡后为桃墟乡,1958年成立桃墟公社。1985年改为桃墟乡。1995年8月改称桃墟镇。

旅游资源

蒙山在蒙阴境内的部分大部位于桃墟镇,有不少名胜古迹。

“汶水拖蓝”

为蒙阴旧“八景”之一,位于桃墟村附近。据说汶水与桃墟河汇流处,水深变蓝,映上蓝天,天水一色,蔚为壮观,谓之“汶水拖蓝”。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吟咏赋诗,盛极一时。清宣统《蒙阴县志》载:“汶水拖蓝在城东25里苏家后之西,桃墟河与东汶河汇流处,其中独有方广数丈,经冬不冻。其下必有泉脉所出也。”蒙阴籍明朝进士、工部侍郎公一扬诗作,描述了“汶水拖蓝”的迷人景象。“汶河南汇带晴沙,渺渺拖蓝绕岸斜。万里秋光天似洗,清风清漾浪中花”。

“鲁宣公读书台”

又称鲁王台遗址,位于桃墟镇西南0.5公里的大庙村西北处。清宣统《蒙阴县志》记载:“鲁宣公读书台,大庙庄西,其上广约数亩,世传宣公来会齐侯,齐侯未至,公读书于此,尚有遗址。”大庙王氏家谱载:“邑有桃墟大庙庄,庙西数百步有台岿然,其上方广二十亩,敝瓦离离,为鲁宣公与齐侯相会处。”据实地考证,该台北面靠山,南面为断层,高出地面4~5米,系自然冲积小平台。面积为7200平方米,古砖古瓦,随处可见。目前出土文物有兽骨、陶片、豆柄、鬲足、铢钱等,文化层1~2米,属商周文化。该遗址1982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括

全镇地处蒙山、云蒙湖畔。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山峦起伏。农产以小麦、玉米、花生、地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苹果、板栗、桃、花椒等。1999年全镇人均纯收入2327元。是蒙山牛、蒙山羊、蒙山全蝎的主要产区之一。企业有矿山工具厂,建筑公司、纸箱厂、板材厂等30余家。矿山工具厂和板材厂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该镇有中学2处,小学42处,医院、粮所、供销社各1处。境南部为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境内有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沂蒙公路及桃(墟)联(城)路经过。农历二、七为集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