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江 |
释义 | 城市名片(湖南省革命老区县 湖南省文明县城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全国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 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 全国产粮大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绿色小康县 2010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湖南省桃江县概况桃江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北、资江中下游,因境内有桃花江而得名。县境古为楚地,自秦汉起一直是益阳县的一部分,1951年9月从益阳县析置。现辖15个乡镇、一个开发区、773个行政村、54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83万,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桃江县东与益阳市区相接,西与安化县相连、北抵汉寿县,南靠宁乡县,距益阳市中心城区24公里,距省会长沙仅98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洛湛铁路、石长铁路、桃益一级公路、长益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捷。全县辖24个乡镇,773个自然村。有人口82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桃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山水秀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闻名遐迩,“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的美名蜚声海内外。桃江山水秀美,十大旅游胜景,遐迩闻名。桃花江“灿漫芳菲,其色甚娇”,大竹海碧浪无垠,黛色如烟,浮邱山南楚胜地,云蒸霞蔚,凤凰台古木参天,钟灵毓秀,羞女峰如出浴美女,烟雨朦胧;罗溪瀑布是凌空白练,飞流直泻于幽谷之下……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 桃江县属于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1579.6小时,降水量1400-2000毫米,平均气温16.6℃。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竹子之乡”、“茶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建材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确定的山地综合开发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县竹林面积89万亩,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可供开采的地下矿产有黄金、石灰石、花岗岩、锰、煤炭、硫铁矿、矾等20余种,其中锑、金、花岗石、石灰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盛产大米、红薯、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烤烟等优质农产品,特别是葛类食品销往全球,武潭鱼誉满三湘,羞女山泉品质甘甜,雪峰山生态有机茶屡获金奖。水泥、锑、竹木制品、钢铁铸管等工矿业产品畅销全国,竹胶板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细木工板的产量占全国市场的1/2、水泥和锑的产量占全市的50%以上。资江贯穿县境102公里,梯级开发正在有序进行,目前已经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低水头贯流式电站马迹塘电站,年发电量2.4亿度,总投资近7亿元的修山电站建设工程已经完成过半,预算投资22亿元的金塘村电站也已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即将动工兴建。 桃江县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浮邱山森林公园、桃花江竹海等人文自然景观在境内外享有盛誉。桃花江上奇峰怪石,急涧瀑布相连,每当桃花盛开之时,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大有“烂漫芳菲,其色甚媚”的万千气象;桃花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四周青山起伏,古木迭翠,林间鹿兔时有出没;罗溪瀑布巧夺天工,飞流直下103米,奇山怪石令人心旷神怡,名贵树种不计其数;楚南名山浮邱山四季云雾缭绕,素有“小南岳”之称,浮邱古寺建筑壮观,石刻石碑琳琅满目,千年银杏、飞来石屋,火云洞等奇异景观让人流连忘返;羞女峰俨然一尊充盈天地间的少女浮雕,人称“东方维纳斯”。目前,桃江旅游开发形势喜人。国家AA级风景区桃花江竹海已由“中国自然与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整体收购,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国际生态旅游论坛会址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基地。“美人窝”旅游度假区已完成投资1688万元,三星级标准的美人窝大酒店、度假别墅区以及园区道路、绿化等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此外,新桃缘生态农庄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凤凰山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启动、桃花江女子旅游学院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张子清烈士故居项目已列入益阳市红色旅游基地的重点建设计划。 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名人颇多: 革命先驱,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红军领导人:夏曦 中共党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夏立表 红军一代将才:张子清 抗日名将:何宣 崇贞十五年(1642)官至江西巡抚,明末忠臣,旷世才子:郭都贤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称他为“革命模范”,黄兴、蔡锷、宋教仁尊其为老师:夏思痛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方克 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起):夏楚中 由于在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等研究方面的成果而获华罗庚数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丁夏畦医学遗传学奠基者的坎坷与风云,1999年获教育部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代著名画家:高希舜 绿林豪侠:邓赫绩 “狂生”,长江下游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卢性正 “江南才子”,庚寅科考任兵部武选司主事:肖大猷 一代江南才女,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的二女:郭纯贞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冬煦 中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杨灿明 省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省参事室主任:周朗华 中国工运学院教授:萧德周 湘西州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莫伟才 个人简历被收入到剑桥《世界名人传记》第26版,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熊伟民 湘潭大学党委书记:肖国安 南华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龚学余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高级经济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徐少春 中国娱乐网CEO,MySee创始人:高燃 金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广东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刘立荣 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蒋建国 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张思德》,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二十八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张思德》:吴 军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莫应丰等著名人物 诞生了丁夏畦、夏家辉、文伏波等3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700多名教授、专家,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县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转型、结构不断优化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经济效益和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106.53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7.23亿元,同比增长21.5%;第三产业增加值35.44亿元,同比增长13.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7:41.0:34.3调整为22.4:44.3:33.3,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1.2%和34.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9.1和5.0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4030元,比上年增加2212元,按年均汇率(1美元=6.7695元人民币)折算为2073美元。 民生改善扎实推进。2010年,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建了152.32公里乡镇到村水泥路;对18名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了抢救性康复;林权证发证率达83%;建设了4所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城镇廉租房已建设(筹集)10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115户;县城污水处理率达6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率达60.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28人,对68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就业援助,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51%,改扩建2所乡镇敬老院;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130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达55元;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案件224件;新建农村沼气池3000口;对35名移民进行了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对560名移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新增5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新增28个自然村通电话;对2所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解决了53864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了60家农家书屋;新建了20个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监控点;建设了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和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 物价水平整体上扬。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3.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 二、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良好。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4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16.72亿元,同比增长4.1%;林业产值3.90亿元,同比增长2.1%;牧业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3.2%;渔业产值0.59亿元,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9亿元,同比增长4.0%。粮食种植面积99.8万亩,粮食总产量37.18万吨,比上年增加5891吨,同比增长1.6%;肉类总产量69912吨,同比增长3.0%;全年出栏生猪92万头,同比增长3.4%;出栏牛2.1万头,同比增长16.7%;出栏羊0.23万只,同比增长15.0%;出笼家禽525.3万羽,同比增长12.0%;禽蛋产量11412吨,同比增长13.3%;水产品产量6489吨,同比增长5.0%。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10年获得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重点产茶大县。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产值51.6亿元。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93个,当年新增26个,入社社员2.8万人。以生猪为主的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楠竹笋材两用林、油茶、食用菌、吊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40.5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21.7万亩。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6000处,移动土石方近1000万立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4.64万千瓦,同比增长1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2.63亿元,同比增长20.2%,所占GDP比重为40.0%,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7%。2010年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企业个数达141家,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54亿元,同比增长25.5%,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6家。 工业效益显著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87亿元,同比增长23.8%,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06%。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0.7%,比上年提高44.4个百分点。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74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19.3%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60亿元,同比增长35.9%,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5家,年末从业人员6679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97亿元,竣工产值8.58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92亿元,同比增长40.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61亿元,同比增长44.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31亿元,同比增长13.6%。 重点项目投资带动效用明显。全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当年完成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3个,项目个数占比为9.1%,共完成投资31.72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5%。桃花江核电项目前期工程、金沙重型机械5万吨特种机械铸造件生产线技改、白竹洲水利发电、东方公司等当年投资在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9.2亿元。 房地产开发高速发展。2010年,全县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5家,共完成投资4.89亿元,同比增长79.1%,比上年加快36.1个百分点。房地产施工房屋面积47.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6.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9.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3%。 五、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6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3.58亿元,同比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8亿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完成零售额31.66亿元,同比增长17.2%,乡村完成零售额7.50亿元,同比增长21.6%。 对外贸易增势较快。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1336万美元,同比增长25.1%,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33万美元,进口303万美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954万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382万美元。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2010年我县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招商活动,储备项目。成功举办了2010年桃江(东莞)招商推介会,参加了上海·苏州招商推介会,省委、省政府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招商周等活动。全年新签约项目69个,签约资金25.5亿元,实际到位县域外资金37.3亿元,同比增长33%,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个,直接利用外资1251万美元,同比增长28.3%。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94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3.7%。在全省首批星级旅行社、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旅游家庭旅馆评星定级中,我县天问旅行社、桃花江旅行社被评为三星级旅行社,新桃缘生态农业园被评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家农家乐被评为旅游家庭旅馆。通过项目重点包装和多方位立体宣传,桃江定向运动、桃花江民俗文化旅游等特色品牌形象进一步树立。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业 交通事业阔步前进。2010年全县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桃马连接线一期工程已顺利通车、桃江港500吨级码头已完成主体建设、新建了1个农村客运站、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00公里,桃马连接线二期工程、国道G207线、省道S205线、常安高速主线、益马高速、益阳至宁乡横市公路和石长铁路二线等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70515辆,同比增长14.3%,其中汽车16510辆,同比增长27.1%,在汽车拥有量中:载客汽车9555辆,载货汽车2381辆,其他汽车4574辆,分别比上年增长48.2%、14.4%、2.6%。其中私人汽车15286辆,比上年增长28.3%。在载客汽车中:私人汽车8549辆,比上年增长55.8%。全年全社会货运周转量6981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52350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4.1%。 邮政通信业发展较快。全县邮政通信业务收入2.1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万户,宽带用户2.25户,平均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883部,拥有移动电话4611部。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778万元,同比增长22.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3648万元,同比增长25.1%。在财政总收入中,国税系统完成17300万元,同比增长12.7%,地税系统完成18270万元,同比增长28.0%,财政系统完成8208万元,同比增长32.2%。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8.01%,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优先保障民生。全年财政总支出144114万元,同比增长13.6%。社会民生支出99735万元,占总支出的69.2%,同比增长12.4%。其中:教育支出3074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77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019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1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92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8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51万元。 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11343万元,比年初增加102574万元,同比增长14.5%,各项贷款余额为340731万元,比年初增加41815万元,同比增长14.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96285万元,比年初增加65766万元,同比增长12.4%。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年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9个,共获得项目资金241万元。完成专利申报85个,职务发明28个,工矿企业职务发明率首次实现100%,专利申请35件,同比增长192%。全县建立了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制定了《桃江县科技进步奖奖励工作暂行办法》,评审了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桃花江竹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湖南虎山锑锌制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桃江新兴管件有限责任公司和桃花江竹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内外高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协议。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中小学校(幼儿园)236所,在校学生94096人,教职工人数12553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10264人,教职工人数895人;初中45所,在校学生22414人,教职工人数3249人;小学127所,在校学生46624人,教职工人数3188人。全年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教科书822万元,免除学杂费2456万元,向3997名家庭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280万元,全县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为1.5%。2010年,高考本科一批上线413人,上线率10.25%, 比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370人,上线率34.00%,比上年提高6.81个百分点,全县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总平均分均居全市之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推进。年末全县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269个,农家书屋111家,当年新增60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有序推进,动工新建了4家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年放映公益电影共9264场,组织开展了元宵活动和送戏下乡活动。娱乐场所、网吧市场、出版市场监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不断加强。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2010年,作为全省36个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区之一,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稳妥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启动实施了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18万多农民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人数为697860人,参合率98.00%,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统筹区域内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率为60.5%。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合管办1个。卫生机构病床位2091张,卫生技术人员221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14人,注册护士781人。全县新生儿死亡率为4.4‰,孕产妇死亡率为34.5/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64%,高危孕产妇管理率90.9%,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62.2%。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坚持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并重,2010年,在省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县运动员获得了八金四银三铜,取得了全市第一、全省前茅的优异成绩,在省青少年举重比赛、省青少年定向越野赛上,共取得四金六银一铜的好成绩。成功举办湖南省第二届媒体精英定向越野挑战赛,并成为第一个授牌的全国学生定向运动训练基地。乒乓球、象棋、围棋、钓鱼、老年体协等协会组织活动的辐射带动,广场保健舞、健身操参与者的日益增加,有效地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工程“三同时”制度,全年共受理项目92个,否决7个,新投产项目40个,验收项目25个,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大力防治工业污染,全年共关闭“十五小”企业326家,捣毁非法小石灰窑345个,竹屑沤制池134个,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91.72%,环境噪声达到了功能区划标准,饮用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标准,节能减排完成“十一五”主要目标任务。 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37起,与上年基本持平,死亡人数17人,比上年增加1人,重伤人数23人,比上年增加22人,直接经济损失355.1万元,同比下降11.1%。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16人,同比下降11.1%,亿元生产总值事故数1.29次,同比下降15.1%。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41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工资性收入9024元,同比增长9.7%;经营性收入1968元,同比增长21.8%;财产性收入567元,同比增长61.0%;转移性收入3147元,同比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17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39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工资性收入3398元,同比增长13.9%;家庭经营收入2228元,同比增长14.1%;财产性收入118元,同比增长69.1%;转移性收入395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16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25784人,新增参保3259人,征缴基金1197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17302人,征缴基金211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28300人,新增参保1555人,征缴基金417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43115人,新增参保1863人,征缴基金5037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58952人,征缴基金59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32000人,新增参保3965人,征缴基金65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29611人,新增参保1728人,征缴基金152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9599户13144人,发放城市低保金3066万元,月人均补助13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1667户24616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330万元,月人均补助55元。全年共救助医疗救助对象1535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37.6万元,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2.2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00万元,有效地发挥了社会福利事业的扶持作用。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城市名片湖南省革命老区县桃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时期,就涌现了夏思痛、刘文锦、刘承烈等仁人志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夏曦、张昆弟、张子清、熊亨翰等革命先驱先后在家乡组织革命团体,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6年7月,成立了当地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此后桃江一直是湘中地区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桃江已建立3个区委,发展党员186人,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大革命,是全省工农运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桃江属湘鄂苏区的一部分。管辖的面积达1226平方公里,为建立和巩固湘鄂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桃江的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1938年成立桃江区委,次年1月成立了大栗港中心支部,共发展党员71人。在党的领导下,桃江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当时的大栗港中心支部被誉为“地下斗争的战斗堡垒”。 解放战争时期,桃江是湘中游击武装的根据地之一。桃江党员刘静安、文朗星等人先后成功发动了武装起义,组建了湖南人民解放突击第十二大队、湘中一支队突击第十二大队等革命武装,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桃江县被认定为“湖南省革命老区县”。目前,县内有熊亨翰烈士墓、张子清烈士故居、马迹塘解放军烈士陵园等红色文物。 湖南省文明县城桃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的文明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构建和谐桃江、尽快实现桃江跨越式发展目标的“一把手”工程来抓。确定了建设“中国竹城、中国内陆能源新城、中国生态旅游名城”的发展思路。通过切实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加强县城“四大秩序”管理,强化部门联动、专项整治、局长包路段负责制、门前“三包”等措施,县城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998年,桃江县城首次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县城”, 2004年,再次获得“湖南省文明县城”称号。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近年来,桃江县大力推行“市场推动、政策促动、大户带动、农民互动”的生猪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建设生猪生产大县。成立了生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桃江县加快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切实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国家项目支撑为契机,充分发挥生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商品猪在港澳市场竞争力较强等优势,建立了出口生猪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养殖基地、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生猪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新建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加,全县共有生猪养殖大户2600多户,养殖小区12个。完善生猪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疫病防控,近年全县没有发生大的生猪疫情,确保了全县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9年,全县共出栏生猪达89万头,存栏生猪68万头,发展能繁母猪7.19万头。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评定桃江县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全国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油茶是桃江县森林资源的重要树种和传统经济林木,在全县分布广泛,历史上桃江油茶产品曾销往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在武汉等重要外埠有专门经营我县木本油料的商号。目前全县共有油茶林6947公顷,每年油茶产油量达3.5万公斤。 桃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茶生产,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计划从2009年开始投资5200万元,新增油茶林1000公顷,改造低产油茶林2000公顷,实现林农增收2.4亿元。至2009年底,全县已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立油茶优良采穗圃100多亩,育苗圃100多亩,培育良种油菜苗200万株,完成油茶林造林整地1200多亩。 2009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和林业局批准,桃江县被确定为“全国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 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桃江县位于湘中偏北,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地貌。桃江县委、县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大力实施“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1亿元,建设林区公路337公里,完成了沾溪、志溪、沂溪、桃花江四大水系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公顷,投资1.3亿元建成了1.2万平方米的桃花江(全国)竹业城,进一步完善了林业产业开发市场体系,全县新增森林面积26万亩,森林资源蓄积增加48%,林业产值达到25亿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人。 1997年,原国家林业部将桃江县评定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 全国产粮大县桃江县大力实施“农业安县”战略,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县政府聘请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我县粮食生产顾问,并确定我县为全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基地,由袁隆平院士亲自联系办点。 2009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97.9万亩,总产达到39.18万吨,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其中超级稻推广面积21.5万亩,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26%。桃花江、石牛江两个万亩高产示范片顺利通过省农业厅验收,双季单产分别达到954公斤、952.9公斤。同时,县内新型粮食生产主体蓬勃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全县共有承包50亩以上稻田的粮食生产大户280户,承包的稻田面积超过15万亩。 2009年,牛田镇种粮大户文湘桃种粮面积达到10800亩,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 2008年,国家农业部批准桃江县为全国产粮大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桃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来抓。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围绕县内主导产业,把发展核心技术、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创建知名品牌作为自主创新的努力方向,加快实施重点科技攻关,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近两年,全县用于科技项目、产业化建设的资金达4.8亿元。 至2009年底,全县共拥有民营科技型企业26家,科研机构5个,新兴管件、桃花江实业、新型机械、虎山锑锌、世益牧业等5家企业先后被批准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2月,国家科技部评定桃江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绿色小康县桃江县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丰产林培育工程,积极推进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建设,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森林生态体系日益完备,形成了“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产业,科技创高效”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全县新增人工造林26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87万亩,成为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竹木胶板、地板、凉席、竹工艺品等竹木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全县竹木加工企业达到2000多家,其中省市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带动15万多人从事竹木生产及加工产业,年创产值20亿元以上。 加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建立了以桃花江竹海、浮邱山和桃花湖为核心景区的桃花江国家森林公园,制定了《桃江县竹文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举办了桃花江竹文化节、竹博览会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生态文化成为了桃江的一张绿色名片。 2007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联合下文评定桃江县为“全国绿色小康县”。 2010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从2010中国上市公司与城市发展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1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100强、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发布会及投资对接交流会上传来好消息:在大会发布的“2010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和“2010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100强”的榜单中,我县均榜上有名,分列第13位和100位,展示了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生机活力。 “首届中国上市公司与城市发展论坛”是由中国上市公司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排行榜网站和《南方企业家》杂志社联合举办,主题是转变经济方式 合作共赢发展,活动旨在迎合中国各城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为中国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以及区域产业转移寻找最佳的促进城市作参考。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能源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立农村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等措施,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现代化的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据悉,国家将对符合条件的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予以支持。 我县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竹木加工余料、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人、畜、禽粪便收集量大,有适宜于能源植物种植的边际土地,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把能源开发利用作为县域重要产业来培育,作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开发建设了农村沼气工程、小水电代燃煤工程、太阳能利用工程和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我县积极引进核电,大力发展水电,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发电,形成了多元立体的绿色能源开发利用体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