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唐锡晋
释义

晚清义士唐锡晋

唐锡晋(1847年—1912年),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字桐卿,江苏无锡人,清朝官吏。父文源,阖门殉粤难,积尸满井。乱平,锡晋拾亲骨,沥血取验,誓奉遗训力行善。光绪初,闻豫、晋灾,始募义赈。十四年,以恩贡授安东县教谕。时淮、徐、海大水,锡晋棹小舟往赈,忧劳甚,须发为白。明年,安东涝,益募金赈之。冬,复赈山东沿海诸郡灾,为置常平仓。

二十六年,两宫西狩,关中大饥,人相食,锡晋醵金四十万往赈,历二州八县,艰困不少阻。灾区广,赈款且匮,乃单车诣行在,请於大学士王文韶,得二十万金益之。事竣,返安东。坐劾安东知县贪残,同落职。两江总督端方等奏复锡晋官,改铨长洲,后以输金助赈保道员。三十二年,湘中灾,官绅复以赈事嘱。秋,淮浦被水,流民数十万汹聚,喻遣勿散,咸曰:“有司行赈不足恃,必得唐公。”时锡晋卧病,犹强扶而至,众见其来,驩曰:“吾生矣!”乃各还归待赈,遂以无事。

宣统三年,方筹赈江、皖,而武昌变起。锡晋忧愤,病日剧,越岁卒。锡晋治赈,自乙亥至辛亥,凡三十有七年,其赈地为行省八:山西、河南、江苏、山东以及陕西、湖南,东至吉林,西至甘肃;其赈款过百万以上。义赈之远且久,无过锡晋。殁后众思其德,受赈各省咸请立祠祀之。 唐锡晋临终前说了一番话,表其“一生尽瘁赈务”无愧父命,末了又示遗憾,“救一人即救一家,救一家即救一国之贫弱,此予所欲为而未及为,须汝辈志之。”他视救灾如救国的夙愿必不能在当时竟,然而知识阶层坚忍报国的品格却得到世世代代的传承。

唐锡晋诗作

唐锡晋脾气急躁,情感丰沛,常将感情化入诗句。在义赈队伍登山攀崖寻不见人迹,却在豺犬洞穴中发现人骸时,他曾激愤地写道:“诸君莫怨风霜苦,百万灾黎待此行。”以告诫属下人命关天,赈务急迫不可懈怠。

唐锡晋《赈涟杂咏》

“秋来一雨动经旬,水灌城闉浪拍津。桥外绿波平雁齿,屋边碧涨蹙鱼鳞。室庐半作河中沚,禾稼全成水上萍。太息催科诸长吏,还将租赋病灾民。”

诗中描绘1899年,涟水县顿成泽国的悲惨景象,流露出唐锡晋对受灾人民的同情,对不顾灾民死活依旧横征暴敛的满清官吏的愤懑!

他还用诗记录查赈所见:“轻车简从出郊圻,历遍茅檐与枳篱。劚露半筐茅有脊,迎风一路树无皮。千般鹄面窥门早,百结鹑衣出户迟。更有不堪倾听处,编芦将裹未埋尸。”

《赈沂南旋留别杨卓斋太守及郡幕诸君》

“忽报盐河水骤干,改从航海溯沂川。惊涛掀舶愁无地,复岭穿云别有天。 土锉晨炊饥易食,泥床夜宿倦无眠。艰危历尽曾何悔,要与灾黎策安全。”

唐锡晋所受的表彰

1919年,唐锡晋专祠落成。专祠位于无锡惠山之麓,宝善桥畔,是惠山祠堂群中的重要祠堂之一。

其时,能建专祠者,须获政府恩准,后例行官祭仪式,享受官府编银。清代无锡以文人身份入专祠的,仅唐锡晋一人。这也是继清廷为彰其赈灾业绩,授予“道员加二品”衔后,民国政府对他的隆重褒奖。

唐锡晋专祠首次祭典仪式于1919年清明节举行。祠堂周围悬挂曾任大总统黎元洪、副总统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冯国璋以及蔡元培、曹汝霖、阎锡山、齐燮元、王辑唐、张文藻等首脑和各界知名人士题写的匾额22块,挽联、颂词、赞文246幅。祠中铸立着三方石碑,分别是由内阁国务卿徐世昌撰写的“墓碑铭”,由清末民初大文学家、书画家林琴南撰写的“庙碑文”,和由国史馆总纂屠寄撰写的“祠堂记”。

唐锡晋之子唐宗愈曾是父亲从事义赈事业的重要臂膀,曾在政界、金融界、司法界任过多职,上通近代史风云人物盛宣怀,下达江南一带的中小商人,为义赈带去了丰富的社会资源。父亲去世后,唐宗愈联合志同道合者,在北京成立以唐锡晋本名唐孝惠命名的“孝惠学社”,尊家父宣扬的“义赈学说”为社旨,立下严格规约和章程,设查放局、留养所和积谷仓,制定标准格式的布告、赈票等,继续发扬唐锡晋行善入微的义赈作风。

唐锡晋放赈规章

唐宗愈尊家父“义赈学说”为社旨,结合西洋、日本宪政经验,严格规约章程,设查放局、留养所和积谷仓,制定标准格式的布告、赈票等,继续发扬唐锡晋行善入微的义赈作风。唐宗愈出任中国义赈会长、唐宗郭出任秘书长。

唐宗愈、唐宗郭把这些规章都编撰成书,作为律已和教育后代的准则。

《唐锡晋查赈规章》:

一、誓神以坚其心。凡能自备资斧出任查户者,类皆心怀恻隐者也。然或混淆于吏胥,蛊惑于董保,将有不能坚持初心者,或始勤而中怠,或始滥而终遗,悚以维神降鉴之思,庶隐慑其衷而始终克一。

二、合查以同其眼。境异菀枯,情殊厚薄,有此视为当赈,而彼视之以为不当赈。有彼视之以为可赈,而此视之以为不应赈者。故分查之先,必先合查一二日,以同其眼,庶免偏厚偏枯之弊。

三、严厘剔以杜冒滥。多剔以尚可敷衍一家,即多给一非赈不生之户。故复查之际,查看其栏栅有无牲畜,瓶盎有无储蓄,甑斧所余何食,床榻所拥何衣,必如马长卿家徒四壁,陶元亮箪瓢屡空,方为应赈之户。并须区别其家人面色是肥泽?是浮肿?是瘦挺?是枯瘠?是病废?以决去取。

四、勤搜访以防遗漏。凡困穷无告颠连待毙之人,皆董保所攒眉蹙额而不与为缘者也,或情疏而弃置,或地僻而遗忘,然彼保甲册所不及载,正我散赈册所不忍弃,故复查之际必遍访绅耆,周巡偏僻,苟有一二得则生,不得则死之贫户,即不惮数里十数里之行,须知我不远千里而亲临灾区者,正为此辈,慎勿错过。

五、却供应以绝干求。查户之人,一肩行李,卧具食物皆备,取之在我,无求于人,义赈必如是者。诚恐受人之供应而生循庇,因循庇而容冒滥,因冒滥而致遗漏也,故一切馈遗概行屏却。

六、惜晷刻以期迅速。查一家即一家生,查百家即百家生,一日多查一家,十日即多查百家,故查户之人向明即起,黎明即食,逮明即行,乡晦方息,旦晚两餐,当午每不及食,即以馒头鸡蛋疗饥,大禹圣人尚惜寸阴,我辈当惜分阴,此东晋陶士行语也,当与诸君共勉之。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唐锡晋 (TANG, Xijin)

1967年生,1989年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毕业,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际知识与系统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做访问研究工作,参与完成多个自然科学基金、军工与部委项目,先后组织过多个国际会议。近年来致力于综合集成与知识科学研究。曾获1995年多目标决策分析应用威立(Wiley)荣誉提名奖(论文)、199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多次获得会议优秀论文奖。

研究方向:综合集成(Meta-synthes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知识科学 (knowledge science)

一. 自2005年以来代表论著:

1. Tang X J.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Analysis of Public Opinions for in-depth Study. Complex' 2009, Part II, LNICST 5, Springer-Verlag, pp. 2338-2353.

2. Tang X J, Zhang N and Wang Z, Exploration of TCM Masters Knowledge Mini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21(1):34-45, 2008.

3. Tang X J, Liu Y J and Zhang W. Augmented Analytical Exploitation of a Scientific Forum. In S. Iwata, et al. eds. Communications and Discoverie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Data, 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Vol.123, Springer-Verlag, 2008, pp65-79.

4. Tang X J and Zhang Z. W. How Knowledge Science is Studied - a Vision from Conference Mining of the Relevant Knowledge Science Sympo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Systems Sciences, 4(4): 51-60, 2007.

5. Tang X J . Towards Meta-synthetic Support to Un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6(3):491-508, 2007

6. 顾基发, 王浣尘, 唐锡晋 等(著). 综合集成方法体系与系统学研究(Meta-synthesis Method System and Systematology Research).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7. Zhang W, Tang X J and Yoshida T. Web Text Mining on a Scientific For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Systems Sciences, 3(4): 51-59, 2006.

8. 顾基发, 唐锡晋(著).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10.

9. Tang X J, Nie K, Liu Y J. Meta-synthesis Approach to Exploring 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14(4): 476-494, 2005.

10. Gu J F and Tang X J. Meta-synthesis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66(3): 597-614, 2005.

二.近期获奖:

2007 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