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力木 |
释义 | 维吾尔族少年阿力木·吐拉克是五十团民族中学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发生在他身上的爱的故事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影响着这个团民汉学校的广大师生,他们说:“爱心就是最好的教育”。 阿力木阿力木的故事维吾尔族少年阿力木·吐拉克是五十团民族中学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发生在他身上的爱的故事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影响着这个团民汉学校的广大师生,他们说:“爱心就是最好的教育”。 系着红领巾,头戴鲜艳的维吾尔族花帽,阿力木·吐拉克显得很阳光。这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五十团民族中学广场上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着迎风招展的少年先锋队队旗,阿力木·吐拉克的眼神充满了希望,他的眼圈红了。他告诉我们,他能有今天,离不开兵团日报社对他的关爱。故事要从七年前说起。 阿里木经历2000年的新学期开始了,当时正在团民族中学十五连分校(现为一连)上学的阿力木·吐拉克却不得不辍学待在家里,他的父亲突患重病,瘫痪不起,哥哥、妹妹都还很小,母亲阿依夏木·尼牙孜,抚摸着8岁的阿力木·吐拉克叹息道:“没有钱供你上学了。” 这时,正在五十团接受基层锻炼的兵团日报社维文编辑木克热木知道了这一情况,她马上与团民族中学校长吐鲁洪·阿西木和分校教师帕夏因·买买提联系,他们三人一起来到阿力木·吐拉克家走访。木克热木是位赋有爱心的女编辑,她提出,由她每年提供300元资助阿力木·吐拉克继续上学,校长吐鲁洪·阿西木和帕夏因·买买提分别负责品德教育和文化课指导。爱心,使阿力木·吐拉克又一次走进了课堂。 两年后,故事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木克热木出国求学,临行前她来到五十团为阿力木·吐拉克存了1000元助学基金,资助阿力木·吐拉克完成学业。 兵团日报社的同行在木克热木离开后,共同承诺了这一爱心行动,每年给阿力木·吐拉克资助助学款500元,(后又增加到550元),保证使阿力木·吐拉克不再辍学。 “我希望你千万不要辜负兵团日报社的一片爱心,好好读书,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团民族中学校长吐鲁洪·阿西木是这一爱心的见证人,他又是一个体现爱心的好校长,他对阿力木·吐拉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那以后,这位校长无论工作再忙,都会挤出时间听取有关阿力木·吐拉克的成长汇报,定期把阿力木·吐拉克的学习和表现情况报告到兵团日报社。 阿力木·吐拉克也在爱心的帮助下健康成长。去年,原十五连民族分校并入团民族中学,学校离家远了,妈妈在家种地很辛苦,阿力木·吐拉克放假(他是住校生)回到家就帮妈妈做农活,妈妈有病到卫生所打针他也陪着,看到邻居老人挑水很吃力,他就主动跑上去帮助抬水桶。他变懂事了,懂得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他的班主任老师帕提姑告诉我们,阿力木·吐拉克年年都是班上的三好学生,数学成绩在班上是第一名。我们问这位接受了社会爱心的少年有什么打算,他说要好好完成学业,将来用知识和爱心回报社会。 6月1日,我们来到阿力木·吐拉克家,在这里我们看到由兵团赠送给这个贫困家庭的一台20寸彩电,这是家中唯一值钱的东西,除此之外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村子中间一排房子,有一栋新建的砖木结构的平房,屋山头的墙上有一行字写着“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这是2006年7月由兵团残联给阿力木·吐拉克家建的新居(他父亲是残疾人,现已去世)。阿力木·吐拉克告诉我们,他哥哥快结婚了,这套新居让给哥哥住。 仁爱,给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阿力木·吐拉克的故事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五十团民族中学有800名中小学生,学校党支部开展了党员扶贫帮困结对子活动,校长吐鲁洪·阿西木说,兵团日报社帮助了阿力木·吐拉克,我们要帮助更多像这样的贫困孩子。2003年至2005年,民族中学党支部每个党员出资5元作为扶困基金,帮助该团三连职工田星元家度过困难,2006年后,他们又把这笔资金转移给了六连一名汉族职工家,今年新学期开学,民族中学汇集扶困资金370元捐给了团场汉族中学。吐鲁洪·阿西木说,爱是不分民族的。 博爱,使生活变得美好,使社会充满阳光与欢笑。 5月4日,五十团团委号召救助贫困学生,共青团干部踊跃奉献爱心,每人拿出200元的岗位津贴,很快4000元捐款送到了学校贫困学生手中。今年三月,五十团副团长,自治区人大代表努尔买买提亲自把1000元的助学款送到了团场民汉两所学校。汉族中学校长张鸿飞把200元现金送到初三学生黄逊手上,他鼓励学生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阿力木·吐拉克的故事还在继续。 爱是没有终结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