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世华
释义

男,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专利一项,论文数篇,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同时指导数名博士生。另有同名者,包括彩妆讲师、工程师、革命者、女子篮球队员等数人。

中文名:李世华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5年12月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主要成就: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东南大学教授

简介

男,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95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化所,2001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专业,其后留校至今。200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4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4月被破格批准为教授。目前担任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I”和“智能控制概论”的教学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和录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35篇,EI文章66篇。致力于走控制理论与应用结合的研究道路,在非线性系统控制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注重国际学术交流。2006年9月-2007年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现为IEEE Senior Member高级会员,IEEE南京分部控制系统分会副主席。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大学的实验室建立了固定的研究合作关系。项目组已送出赴美赴英交流的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3人。

获奖情况

2003年 获华英文化基金会 青年学者奖

2004年 获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资助

2005年 指导的毕业设计(学生-任远,题目-混沌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第四届全国高校嵌入式系统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与研究生合作)

2006年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08年 指导的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丁世宏,空间飞行器姿态有限时间控制研究,2007.03)

2009年 获东南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

2010年 获华英文化基金会 华英学者奖

2011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

混沌控制与同步

非线性系统辨识

主要承担科研项目

1. 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控制分析与综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2006.1-2008.12,总经费22万元)

2. 智能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企业合作项目(负责,2006.11-2009.10,总经费40万元)

3.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企业合作项目(负责,已完成)

4. 非完整系统的有限时间镇定与跟踪控制算法研究-东南大学科研基金(负责,已完成)

5.网络化机器人群编队的分布式协调控制-十一五国家863项目(排名第2,2006.12-2009.12,总经费100万元)

6.混杂系统的周期轨道控制和同步控制问题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排名第2,已完成)

7. 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研究-企业合作项目(排名第2,已完成)

涿鹿革命工作者

李世华(1925~),察哈尔省涿鹿县人,回族。察哈尔省立宣化师范毕业。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担任察哈尔省张家口回民救国会干部、回民完小教员、代校长,察哈尔省宣化市教师联合会常委,察哈尔省立宣化师范附小教员、察哈尔省大同女子公学(女中)附小主任(校长),察哈尔省大同市教育工会秘书、大同市总工会秘书等职。期间,曾被推选为察哈尔省宣化市第一至二届各界代表会议代表。同时被聘为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文教通讯员,察哈尔省大同市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察哈尔省大同市人民宣传员、大同市少年儿童先锋队辅导员等。1950年奉调大同首任察哈尔省大同女子公学附小主任之始,为创立解放后新大同的第一所新时代女子公学——察哈尔省大同女公(中)附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期间,还协助女师校长赵鸣九同志革除旧的教育体制,树立新校风,积极向教职员工宣讲党和人民政府对待知识分子的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为日后大同女中(大同五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当时全国性开展的政治运动中,他历尽挫折,受到了严重冲击,十年动乱期间再遭劫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的好政策深得人心。在这种大环境下,他和其他蒙受冤屈的同志们一样,喜迎新生,获得解放。

此后的日子里,他不灰心、不气馁,以花甲之年奋力追赶失去的光阴,用己之所学,尽己之所能,努力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他先后远涉多个省、市,收集了大量工运材料和原始档案,精心为出席全国、省市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撰写典型材料和词条;与刘鹤年、宋兴兰、李珂等同志负责编辑整理和出版《大同工人运动简史》、《大同工会志》;协助大同市档案局将各个时期的散落档案进行了统一编号立卷归档,为以后的建档、查档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成功的范例;1999年至2000年间,他不顾70多岁高龄,日日携子蹲守档案馆、走访知情人,遍查案牍、手抄脑记,废寝忘食半年有余,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交办的新编《大同市志·政党卷》和《大同市志·名人卷》部分重要章节的采编任务,为新时期的编史修志工作积极奉献余热。

近几年来,他以耋耄之年耐心细致地帮助晚辈们校勘由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著出版的“大同歴史文化丛书”之《隋唐时期的大同》、《大同晋商》、《元代的大同》、《大同古现代工业》、《大同铁路史话》、《大同历史人物》等历史初稿,以及《大同清真寺碑记遗存》、《大同清真寺碑文赏析》、《光辉的历程——大同市政协组织史料集·代表人物》、《大同人心中永存的丰碑》、《大同伊斯兰教研究》、《呼市、大同穆斯林之间的世代交往》、《西京各地发生的伊斯兰教大事》、《晋商史料全览·大同卷》中“元·明·清·近代·人物”等各类资料和稿件前后累计百余万字。

日前,当他得知大同五中为迎校庆将编辑出版《大同五中校史》的信息后,他以自己曾为大同解放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参与者之一,特别是解放后大同女中(五中)发展历史上第一代直接参与者和主要见证人之一,深感责无旁贷,有责任也有义务应为校庆和《校史》的编辑和出版做点什么!于是,他立即操起笔来撰写并回忆相关史料,反复给尚健在的同事、故旧或学生打电话核实有关史实,尽量做到是史实清晰、史料准确、充分。

平日里,他除了读书看报几乎没有其它爱好,学习是他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乐趣。他常说,人活到老,要学到老,只有这样,智商才有望延缓衰退,思想和认识才不至落伍。他这种“手不停地写、脑不停地思、持之以恒、笔耕不辍”的品质和精神,也为其后代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奋进的动力。

湛江革命者

李世华(1921—1971年),又名李树华,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徐城镇南门塘首坊人。1936年曾在徐城曾宅祖祠读学 塾。1941年前后,在徐闻县立初级中学就读期间,接触共产党员、图画教师吴定盈,受其影 响,在同学中宣传进步思想。1942年夏到湛江市培才中学高中部就读,进一步接受校内共产党组织的教育,正式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8月考入雷州师范,在校内开展革命活动,以墙报为阵地,经常发表反对封建买卖婚姻等内容的文章,秘密介绍阅读进步书刊,并拒绝参加 “三青团”。1945年1月受共产党组织委派回徐闻县开展革命活动,被前山镇公所拘留。秋 ,被 担保获释后,到湛江市郊的一所小学任教。1945年8月,参加“老一团”,先在第三营第七 连当政治战士,后当排政治服务员。1945年随部队西进广西十万大山,由方野和李恒生介绍 ,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随一团一部分人员南下越南,支援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他作战勇敢,历任连队指导员、越南华侨志愿队政治指导员。1947年10月,任滇桂黔边区纵队二 团四连连长兼指导员。1947年12月,任滇桂黔边区纵队二团二大队教导员。1950年7月至1952年3月,先后任云南军区武定军分区独立一营、基干九团一营营长,1952年至1954年进南京 高级步校学习。毕业后调到北京工作。1958年至1968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校 政训处工作(副团级),此期间,曾借调到中央联合接待室工作,任周恩来总理联络员。1968 年8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四一团政委。1971年1月因心脏病猝发而辞世,终年51岁。

山东寿光工程师

李世华 男,1975年10月生,山东寿光人。工程师。先后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德国雷蒙德国际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雷蒙德集团亚太区总部执行董事、副总裁。中国通用机械行业学会理事、中国阀门行业协会理事、中国标准化研究学会机械行业分会副主任委员。

女子篮球运动员

李世华,(1937—),天津市人,运动员。女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健将。1956年入天津队,1958年入河北队,1960年被选入国家队。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国家体委篮球处副处长,国际篮球联合会女子委员会、亚洲篮球联合会女子委员会委员,中国篮球协会副秘书长。曾是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核心后卫。其所在的国家队,曾获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1964年法国“四国”女子篮球比赛冠军和1972年“哈瓦那杯”篮球赛、1973年意大利“海峡杯”篮球赛亚军。

1955—1957年入选天津队。1958年入选河北女篮。1959—1972年在国家女篮效力,并任队长。1963年后曾与队友一起战胜世界强队保加利亚和捷克斯洛伐克队,并被评为最佳运动员和优秀得分手。曾获1966年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1972—1997年任国家体委篮球处副处长、处长。先后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中国篮协副秘书长、亚洲篮联和国际篮联女子委员会委员、亚篮联中央局委员。1998年任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保龄球领队、地掷球协会副主席。1999年退休。

李世华的技术特点是速度快,脚步灵活,能攻善守,中投准确,是队内的核心队员。

走上领导岗位的李世华一心惦记着篮球,每年到了冬训,她就在郑州、柳州篮球训练基地指导工作。在长达一个半月的冬训里,李世华不仅帮助教练制定训练计划,解决每堂训练课所出现的问题,而且还为队员、教练员的生活琐事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李世华说:“我干了一辈子篮球,最大的体会是,要想出成绩,就必须抓好训练,训练是比赛的基础,训练是比赛胜利的基本保证。当今甲A联赛风风火火,篮球市场出现了新的气象,但从长远看,我们仍应扎扎实实地工作,脚踏实地地搞好队伍的训练和管理。

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著名彩妆讲师

简介

姓 名:李世华

英文名:JarryLe

从事20余年整体造型讲师,并以舞台整体造型概念从是礼服设计&;制作至今25年,合作过无数经典影视作品与影视名人,是台湾化妆造型教育极具权威的人物。台湾金马奖首席化妆师、国际彩妆资深讲师

资历

美术工艺科设计组毕业

美术专业系毕业

日本大学艺匠科毕业【专修室内设计,灯光照明设计,橱窗设计】

法国FOHO设计艺术学院毕业

法国MAKE UP FOR EVER彩妆艺术学院毕业

法国INECTITUTLAUGIER艺术指甲学院毕业

德国Alessandro艺术指甲学院毕业

英国莎顺美法艺术学院毕业

瑞士皮肤手技疗法艺术学院毕业

美国GIA珠宝设计&;珠宝鉴定修业

金马奖、金钟奖、金曲奖首席整体造型化妆师

台湾世贸婚纱展1-13届舞台总监

法国MAKE UP FOR EVER特聘整体造型讲师

士林扶轮社整体造型形象讲师

影视、广告、平面媒体整体造型专属化妆师

台湾婚纱摄影礼服专聘彩妆、造型顾问&;整体造型讲师

上海世界模选美特聘整体造型顾问

星、马地区专聘整体造型讲师

台湾意识延伸礼服设计制作公司设计师

从事20年整体造型讲师,并以舞台整体造型概念从是礼服设计&;制作至今25年。

乌海市医生

李世华 男,1957年9月生,陕西省神木县人。副主任医师,农工党员。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系。现任乌海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乌海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卫生与健康》报副总编,农工党乌海市主委、乌海市政协常委,兼任香港新闻出版社技术顾问、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国际会员等。1988-1989年在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进修,1992年在河北新闻函授中心新闻专科结业。该同志1990年发现《亨德森哈塞尔巴赫议程式的一个条件式》,该文被选入《当代优秀论文选集》中,1994年在首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崇拜的四项基本原则,即极值原理、目的分化原理,互染原理,消长转化原理。并给出崇拜度的数学表达式,同时首次提出“背崇综合征”的概念。首次提出《肠松弛下垂综合症》,得到医学界承认。发明《人体生物节律速查表》获国家专利,论文《异搏定加黄连素治疗持续性房颤》入选《中国名医名论要览》一书。《垂危病人的谵妄寿命规律》入选《世界名医文献库》。1995年在“内蒙古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上提出《万有升降周期论》,对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中预测世界人口极限约100亿的结论与一年后世界上公布的权威性结论(106亿)大至吻合,并预测21世纪数学领域的突破点是数域的扩大,即从现在的复数域扩大到“全数域”;还预测全球气候将变暖。到下世纪末海平面将上涨约2.3米,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理论越显示越常的价值。发表论文40余篇。创立“背视英文草式书法”这一中国书法艺术新流派,多次获奖。善治肺心病,心理失调性疾病,传略被载入《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当代发明家成果辞典》、《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业绩名典》、《世界名人录》等。

电子科大副教授

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同年到电子科技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光学与微波遥感的水稻物候特征反演(40801130)” ,参与973项目“基于地表参数知识库的遥感综合定量反演(2007CB7144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遥感-机理模型的中国农田生产力模拟研究(40601064)”。

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EI检索4篇。

商州革命工作者

李世华(1912~1983)商州人。其父为人正直,李受其影响,自幼爱憎分明。民国9年(1920)进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广交朋友,结伙成群,抱打不平。民国20年(1931)投奔凤翔县国民党绥靖司令部当兵,时隔不久返回,又投奔上秦川古世珍部下当差。由于不甘受人摆布,又离古返回,竖旗立杆,招募人员,拉起了一股地方武装。这支武装一成立,即遭到黑龙口联保主任周文美的反对。民国31年(1942)6月,经周多方活动,搬动驻商县的胡宗南正规军第八师一个营围剿李世华。在亲友掩护下,李脱离险境。此后,李世华重新组织人马,精心安排,趁周文美从商县城返回黑龙口经古树塬村时,李带人将周一行8人当场打死。这一举动,激怒了国民党商县当局,即调动胡宗南第八师一个正规团追剿李世华。此时,李想起户下一个远亲李志喻(共产党员)给他说过如有什么难处时,可去陕北柳林镇找王均治。他巧装改扮成生意人,冲破封锁线,避过通缉哨,1943年5月到达陕北关中地委所在地柳林镇,找见地委主要领导人、化名王均治的汪锋。经汪锋介绍,认识了商洛在马栏学习的巩德芳、薛兴军等人,并安排他在巩、薛二人办的“德记店”帮忙。经一年多的学习锻炼,李世华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944年2月,经“德记店”党支部书记王杰和经理巩德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关中地委领导根据革命斗争需要,交给了李世华一项特殊任务,让他回原籍麻街建立一个秘密地下交通站。李世华在国民党当局通缉捉拿的白色恐怖下,置生死于度外,联系在边区学习的麻街乡党共产党员王治邦、赵文杰共同筹划,1945年1月秘密成立麻街地下交通站。10月,中共关中地委派巩德芳、刘兆英、薛兴军等回商洛搞武装工作,途经麻街,交通站第一次圆满地完成接送任务。李世华为解除当局通缉,经组织批准,巧计投奔长期驻扎商洛一带、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新五军军长谢辅三麾下。1946年2月,李世华搞到30支枪,带着20多人公开回到麻街。谢辅三为稳住麻街,控制李世华,委其任陕西省第四区清剿指挥部参议、 国民党商县保安三团三营营长,允许拥有武装驻守麻街。国民党商县当局也于3月撤销对李世华的通缉令。6月,中共麻街地下交通站党支部成立,李世华任支部书记,先后发展党员20余人。李世华利用自己的武装和手中的权力,改组乡保基层政权,除乡长为他的好友外,其余副乡长和四个保长、保队副均为共产党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46、1947两年,李世华遵照上级指示以合法的身份四处活动,搞统一战线。1946年7月19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部队北路主力在中共中央委员、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中央委员、中原局代理书记郑位三,中央候补委员、中原局组织部长陈少敏的率领下到达陕南游击根据地。李世华所领导的地下交通站,在中共陕西省委派员协助下,将李先念、陈少敏安置在交通站,出色地完成了接应、安置和护送任务。1947年6月,李世华领导的麻街地下交通站将100多名共产党的干部接来送去,从未出过问题。此事虽然秘密,但还是被四区督察专员史直侦知。当李世华再次被通缉时,他在蓝田地下党掩护下逃到三原,后由三原返回,通过关系又当上山阳县自卫营营长。1948年7月,汪锋、王杰等向他写信,认为时机已到,要他率部起义。此后经过许多波折,终于1948年11月率领370多人在麻街宣布起义。经陕南军区批准,李部于11月底到达湖北郧阳,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支部队后改编为商县支队,李任队长,1949年7月参加了解放商县的战斗。

商县解放后,他曾担任商洛军分区五团副团长,武装科科长、武装部副部长、军训科科长等职。1954年8月转业到地方工作,曾任陕西省农林厅、陕西省农业厅病虫害防治站、农业技术推广处副主任、副处长。1960年后,又任商洛专区工交局、交通局副局长。“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被关押两年又五个月,使他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粉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李世华的不白之冤得到彻底平反,重新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