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世鸿
释义

1、革命英雄

简介

李世鸿(1842-1895),字海珊,安徽合肥人。

从军

1859年从军,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先后参加攻克寿州、六安的战役,“得奖六品职”。1863年改隶淮军,1865年,海援闽,克漳州府浦彰县,积功擢把总,晋守备。

革命之路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李世鸿率军由福建援台,“收复大龟纹溪、内外狮子头等番社,升都司,加游击衔”。旋内渡,驻军江阴,筑炮台。

1883年中法交战,李世鸿随军防守台南,并赴援台北。尝夜半率兵由菱山绕小路攻敌后营,夺还炮垒,获法国军旗与其它器械甚多。有率军赴援沪尾(今淡水),获捷。战争结束后,以功升游击,守台南。1887年,随总兵章高元赴山东,管带广武营,1892年移驻青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李世鸿奉命援旅顺,新募“福”字军两营,由李世鸿统领。军未行而旅顺陷落,日本海军夺得制海权。李世鸿冒险率部由登州茅家口上船,前往营口登陆。奉宋庆令守盖平,驻牵马岭。

1895年1月初,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为援助被清军围困在海城的日军第一军第三师团,派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少将率军由普兰店北犯盖平。宋庆闻警命李世鸿紧急回援。时驻守盖平的清军有章高元嵩武军、广武军、福字军共八营及张光前所部亲庆军五营。闻日军来犯,清军分三路防守。章高元亲率嵩武、广武一部守南门外。抵抗由正面进攻之敌;令张光前及嵩武军分统杨寿山、营官李仁党守东门外凤凰山,别遣李世鸿率福字营守盖平西南隅。

1月10日午前5时半,日军分左、中、右三路猛扑盖平。由正面进攻的日军,在盖州河南岸遭到章高元的奋勇狙击,不得进。左路日军在龙王庙子一带受到李世鸿福字营的顽强抵抗,死伤“将校以下十余名”。日军左中两路进攻受挫,乃集中向右路盖平东门外凤凰山猛扑,中日两军为争夺凤凰山阵地展开激战,杨寿山、李仁党先后中炮牺牲,张光前怯敌退走,凤凰山阵地失守。接着,日军越过盖州河,由东南角城墙缺口处攻入城内,“绕出章高元军后,拊背夹攻”。章高元部腹背受敌,立脚不住,败退。于是李世鸿防守之“西南隅遂孤立,矢尽援绝”。日军集中兵力疯狂进攻,李世鸿率军力战不屈,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日军冲至阵前,李世鸿“犹抽刀搏战,砍杀数人,冲入敌阵死之”。同时阵亡将校二十余人。事闻,朝廷嘉之,以参将阵亡例议恤,并附祀于提提督杨寿山专祠,以表其忠烈。

2、全国劳动模范

李世鸿,海城市三星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从16岁开始经商,而今已成为6家公司的当家人。2005年底,有“黄瓜之乡”美誉的中小镇制定发展设施农业的五年规划,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此时,镇里很需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来“领跑”,李世鸿首当其冲,在2006年投资1900万元,建起了三星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兴建了130多栋大棚,在商界驰骋了多年的他当起了“田把势”。李世鸿便借鉴国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用工业理念去经营农业,确定了走工厂化育苗、科技化生产、公司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现代农业道路。规模生产才有效益,李世鸿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将部分大棚低价承包给农民,改变过去农民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李世鸿在充分考察市场后,将其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为此,他想方设法引进荷兰、以色列、土耳其、日本等国家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营养口感佳的新品种,超甜玉米、彩色辣椒、结球菊苣、伊贝尔茄子树……这些新品种蔬菜的产量不仅比普通品种高出几倍,而且价格是普通品种的两倍。李世鸿引进的这些“金种子”,成为他进入东北三省蔬菜市场的“敲门砖”。

3、荣誉称号

2006年,李世鸿将蔬菜基地生产的8个品种的蔬菜注册了“金万家”商标,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达到绿色食品A级产品标准。有了“绿色通行证”,他的蔬菜火了,樱桃番茄、无刺黄瓜、青椒等蔬菜品种被组合在一起装进礼盒后,每盒7.5公斤的蔬菜售价高达百元以上,“金万家”蔬菜成了市场上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学技术做支撑。为解决农民缺乏技术、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种植品种单一等问题,李世鸿联合沈阳农业大学为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他从引进的300多个国外优良蔬菜品种中,筛选出12个品种向农民推广,用这些“金种子”种出的水果黄瓜、茄子等蔬菜,比普通品种亩效益可提高5000余元,促进当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