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汤沟村 |
释义 | 1 连云港市灌南县汤沟镇汤沟村汤沟镇汤沟村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汤沟镇。地名含义:原有通往古硕项湖一条天然大沟,住户多姓汤,因此该条沟名汤沟,于是这里的自然村也称为汤沟。汤沟村因驻地汤沟这个自然村,且其自古以酿酒而闻名遐迩,所出产的美酒人称“汤沟酒”,源远流长,是我国享有盛誉的传统名产、历史文化名酒,故名。历史沿革:明时属淮安府海州辖地,清时属海州沭阳县韩山镇。民国初属沭阳县第五区。抗战时属东灌沭办事处,后属灌云县。解放后属灌云县曙红区。1958年成立灌南县属曙红公社。1960年属白皂公社。1981年成立汤沟公社,由白皂、孟兴庄西部部分村庄合并而成。1983年属汤沟乡,1985年10月撤乡设镇时属汤沟镇,2001年9月和原周口村合并,仍称汤沟村。汤沟村有村民小组24个,常住户1296户,5281口人,耕地面积3091亩。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10620万元,粮食总产量2804 吨,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人均纯收入6571.2元。汤沟村地处汤沟镇中心地带,商贸繁荣,被定为2008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下级组织:8个居民点,包括东南场、马庄、邬庄、周庄、大西庄、小湾子、陈庄、汤沟。 2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汤沟镇汤沟村汤沟村位于汤沟镇中部,镇政府所在地,东与前边村和与马阳村接壤,南与古石村接壤,西和北面与老爷庙村相邻。全村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5600亩,其中山林面积18000亩。全村有11个居民组,760户,人口2670人,其中男性1361人,占人口总数的51%,女性为1309人,占人口总数的40%。汤沟村是满族民住区, 95%为满族,5%是汉族和蒙古族。2007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200万元,人均收入4600元。 汤沟村传统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高梁、大豆。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高效农业,促进了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烟草生产,全村栽种烟草700余亩,收入可达50多万元。发展冷棚甜瓜近100棚,春栽甜瓜、秋栽青椒,年收入可达60万元。另外,大力发展五味子生产, 2007年全村栽种五味子100余亩,三年后收入可达50万元。全村有柞蚕场80余把,大茧收入可达40万元。林业资源丰富,由于落实林业政策,有近半数的村民承包了荒山,栽树造林初见成效。 3 江苏省无锡江阴市申港街道汤沟村◎ 简介江苏省无锡江阴市申港街道汤沟村地处申港、夏港、南闸、武进焦溪镇的交界处 ,总人口2201人,783户,12个村民小组。原汤沟村19个村民小组,后因新村建设,至2005年12月底,先后相继乔迁新居,村民小组已分散在新村1、2、3、4、5个区。原孟济里1590名村民因临港新城建设,基本入住普莱苑公寓楼,并已撤组。随着村级工业经济飞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村耕地面积全部用于工商两业发展用地及新城建设。东面是公墓, 北面是新建的看守所, 南面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长山,西面是武进市,隔开一条河,直接可以出江阴市 。 ◎ 农村管理“和谐共建、幸福共享”,“和谐共建、幸福共享”,汤沟村拥有今天的美好发展,取决于管理上的民主。自建村以来,民主管理就是重中之重。国务院在2004年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中把“完善村民自治”、“加大农村村务公开力度”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汤沟村,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村民职工代表大会坚持了7届21次。村党委、村委会等领导班子成员由选举产生,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合法产生,村民代表中妇女占有一定比例,由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形成共决策、互监督,从议案的提出、受理,到议定和实施,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轨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得到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村干部工作移交制度得到巩固,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全面、真实。在村务管理中,村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遵纪守法、廉洁勤政,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之路,壮大经济实力,带领村民大步奔小康;村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效落实,严于律已,严格监督,使村里无刑事案件发生、无群众违法上访事件,呈现一派政通人和、人人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 社会事业建设美丽建设美丽汤沟、绿色汤沟。村里先后投入3亿余元资金,建设幸福汤沟“四化”工程——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对新村水、电、路设施全面贯通,新村6000米主干道、12000多米区间通道路面实施硬化,3.5万多米的所有的水泥路埂也全部更换成花岗石路埂,安装了380余盏景观灯路灯,进一步地亮化、美化了新村环境;建设了450亩生态林、荷花池、莲花池。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立新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保洁机制,组建了村物业管理组、花木种植组和环境协管员队伍,80余人的物业管理队伍和35人的协管员队伍,长年担负了全村对村民的免费环境卫生、垃圾收集、花木种植、道路整修维护的物业管理任务,村民和睦相处,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标准社区卫生室、警务室、村调解中心,在法治江苏合格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并得到省、无锡市、江阴市政法委的认可。新村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村民每天晚上在村综合大楼广场上开展自娱自乐的舞蹈健身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