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混五六年
释义

《一混五六年》是作家端木刑天的首部作品集,其中包括著名的《民工王二小首都泡妞记》,以及端木刑天最新中篇小说《一混五六年》、作者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宋词与唐诗的爱情》,还有若干针砭时弊的杂文和关乎情感的随笔,全书约21万字,由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11年10月出版上市。

基本信息

书 名:一混五六年作 者:端木刑天著

出 版 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1

字 数: 210千字

印 张: 16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113-1702-5

上架建议: 畅销·文学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年作家端木刑天的随笔、杂文、中短篇小说合集,这些作品机智幽默,才华横溢,既有针砭时弊的书生意气,又有男欢女爱的回肠荡气,既有痛快淋漓的求学际遇,又有痛入骨髓的职场反思,多角度、立体式地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的生存现状和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端木刑天,青年作家,1984年9月生于山西。曾就职于北京某文学期刊,在《北京晚报》《泉州晚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大量作品。

编辑推荐

最干净的情感,最有趣的小说。

最犀利的时评,最幽默的杂文。

最深刻的思考,最漂亮的随笔。

名家评论

端木刑天的文字,有烟火气,有风尘味,对乡村的记忆和对城市的眷恋,成就了他笔下的悲欢离合。

——著名作家慕容雪村

在经历了不一般的生活砺练之后,作者的文字显得艰涩、厚重并充满了讽刺。我们不必强求他感叹沧桑,更不必阻止他旧事重提,我们看到了端木刑天冷峻的文字背后有一颗正直不羁的心,他不是一位普通的80后。

——作家、编剧、网络愤青领袖张怀旧

数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成就了这本集子,朴实的文字中带着淡淡的沧桑和漂泊感,仿佛打烊前的酒吧里传出的低沉嘶哑的歌声……青春将逝,梦想还远,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些文字中读到自己的情怀,即使只是曾经拥有。

——资深图书编辑、作家韩龙(变态老七)

时而感觉像桀骜不驯的青年男子,时而又感觉像多情妖娆的漂亮女人,字里行间依稀能看到李承鹏犀利的眼神,还有慕容雪村落寞的微笑,这就是端木刑天的文字。

——中国最著名的民工、作家万小刀

一混五六年其实不是混,而是把情感深切的投入后得到的伤痕累累和爱的代价,80后、北漂80后、农民工80后,“混”在城市的那种背井离乡而又颠倒红尘的印记,我们都有,看一混五六年就是看我们自己。

——半壁江原创中文网总编辑冷得像风

《一混五六年》目录

第一辑玉体横陈的夏天

一混五六年

赵副总监和“两球天后”

唐蓓的一夜

女保洁的副业

王二小的北京玫瑰梦

第二辑变幻不息的世界

梦断白牛镇

校花与混混

手语者万岁

青梅竹马上大学

宁娶凤姐不要马诺

80后的情书

越南女孩眼中的中国剩男

出租良心

回首夜未央

第三辑红尘滚滚的人间

那些漂亮而忧伤的年轻人

中国农民为啥不过圣诞节

80后的房子问题

年终奖的问题

“啃老”的问题

文人与女人及枪手与妓女的关系

娜拉的提醒

牛头马嘴

请勿乱摸

“日记门”影响的那些人

怪力乱神与共同修行

岁月静好,友情不老

不要迷恋哥,嫂子会揍你

“灰姑娘”到底嫁谁最幸福

老二的烦恼

让民工走着回家过年

第四辑和你走过的岁月

樱桃,我手机丢了

我与韩寒

15岁出门打工的少年

后悔

坐上那趟车

雪白的奴隶

从北京到吕梁

农村人的“三陪”

有一种美德叫仗义

生如夏花,死如地瓜

面具,知己,以及江湖

宋词与唐诗的爱情

让梦像子弹一样飞翔

代序

真的人生真的性情

答应给端木的书写序,不是因为早就知道他的文章在网上点击率超过千万次,也不是因为端木刑天的这个名字早就被众多网民所熟悉,而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是我这么多年以来最看重,也是从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认定他肯定会在文学上有一番作为的唯一一个学生。

在那个开学初,我受命为全院的辅导员整理新生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的讲义样本。一个腼腆的男生走了进来,他是学院派来帮我工作的新生。

那以后,他就默默地帮我整理讲义。他对文字的敏感,他对工作的认真和严谨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诚实厚道,他的勤劳和朴实也着实感动着我。

所以,书稿送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就承诺一定好好看看。

原以为,他的文章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命经历,生命体验,他的一思一念,和我们这一代都会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令我很惊讶的是,他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哲思,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触动着我,吸引着我。

在《一混五六年》里,当看到震东辞职离开北京的时候,我的眼泪再也无法控制,一群年轻人的命运就这样五彩缤纷又忧伤无比地铺展在我的面前。

“我们来过,灿烂过,痛快过,痛恨过,受伤过,背叛过,得到过,失去过,离开过……过去了的,无一例外;没过去的,正在离开。”

在这本书里,乍一看目录是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但深看下去,你会看到一双睿智而忧伤的眼睛,你会看到一种既关切又超脱的人生立场,它描述出来的一个个生命体验历程,构成了一种坚实的人生态度和心灵品质,如果我们要概括它就是以下这些:真的人生,真的性情,真的文字,真的生命过程。

唯有真才有感动。

这就是这本书所给予我们的内在的精神,和它表面的纷繁正好形成了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价值。如果读者想知道一个具有强烈的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在这个纷乱的繁华的城市里度过的,那么请好好读读它吧。它集中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年青人对自己对世界的成熟认识。

韩静慧

2011年6月30日于北京大学勺园

自序

六月的某个夜晚,我和编剧A、作家B、歌手C一起喝酒,一不小心喝的有点多,回到家里吐得差一杯美酒就没救,次日好不容易醒来,觉得阳光格外美好,而我格外疲劳。演员D知道我醉成这样,劈头盖脸就把我一顿臭骂,骂得我体无完肤,而她哇哇大哭。我一半得意一半诧异地问她是不是心疼我,她说你就臭美吧,我是心疼你那些文字,万一你就这么嘎嘣一下醉死了,这些文字还没有来得及面世,太可惜了。我听得心里一震又一酸,震的是此女言之在理,酸的是,想不到我某某人在这世上蹦达了二十多年,却还没有那么些不会说话不会喝酒的文字有人缘,想想真是心寒。

这个夏天很热忱,而我有点冷。

这些文字很生猛,而我有点闷。

十年之前,我17岁,按照城里人的观点,应该还是一个孩子,而我当时,已经在社会上打了两年工。作为一名打工仔,我浪迹江湖,泯然众人,不抽烟,不赌博,不打球,不风流,唯一的爱好是看书和写作,梦想是做一名作家。于是我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写散文诗,写完了就寄给《人民文学》,寄了不知多少份,从来没有一篇发表过,自信心很受打击,差点儿自暴自弃。后来邻居E大叔批评我说你一个男孩子搞什么写作啊,不如跟着大人去下煤窑赚钱;亲戚F老师告诉我说你不要一开始就投那些大杂志,你先从《吕梁日报》开始。我想了一个星期他们的话,最后决定给《吕梁日报》投几篇试试,如果能发表就继续写作,如果不能就下煤窑干活。

一个星期后,我投给《吕梁日报》的第一篇文章在其副刊上发表出来,F亲戚说不错,小伙继续努力;E大叔说稿费才15块,有啥意思。

此后十年,发生过太多事情,从社会到学校,从农村到城市,从吕梁到北京,再从学校到社会……看过太多白眼,经历太多黑夜,遗憾的是很多人变了,欣慰的是我还是我。当年那个写篇小说就敢给《人民文学》投稿的少年,一直在自己的梦想附近奔跑,从未走远。

这本书里的绝大多数文字是我在下班之后的晚上写的。并非因为我是属老鼠的,而是因为白天的工作实在太忙,并且我又不喜欢在上班时间干私活,感觉跟大姑娘偷人似的——一旦被发现以后还怎么见人。另外,本书三分之二的内容从未在任何媒体发表过。在我博客或报纸、杂志上看过其他三分之一作品的朋友,若有时间,站在书店里把没看过的三分之二看完便可——毕竟现在物价这么贵,省点钱去买菜更实惠。

本来打算第一本书是要出长篇的,由于戒不了酒,隔三差五总是喝多,所以在许多人的建议下先出一个中短篇小说、杂文和随笔的合集,以免万一一醉不醒,给世界留下遗憾,也给自己留下遗憾。

《一混五六年》是我的第一本书。也许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好,也许比很多人想象中的好,我想说的是,这只是开始。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接下来的一本书将会是一个你所未见、我所钟爱的长篇。长篇之后,精彩继续。

十年之前,我的第一篇文章在吕梁发表;十年之后,我的第一本书在北京出版。长达十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一次开始,冥冥之中,我相信,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本书不能教你得到房子,也不能教你获得车子,可能还得破费你的票子,但这是一些见证梦想变成现实的文字。当你读过,你会发现,小说中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只是演员。当你读过,你会发现,杂文中的时弊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视而不见。当你读过,你会发现,随笔中的感动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而我们不曾眷恋。

相信天是蓝的,虽然泪是咸的,为了梦想向前走,不到终点别回头,会有一天,你会尝到属于你的甜;总有一天,你会拥有属于你的天。

端木刑天

2011年6月28日于北京

精彩书摘

一混五六年

(一)

周五我和陈浩明吵了一架,原因说来可笑,仅仅只是因为吃饭。他坚持要到隔壁新开的东北家常菜去吃猪肉炖粉条,我则认为还是楼下湘菜馆的湖南妹子长得耐看,白嫩嫩,水灵灵,细乳童颜,俊眉俏眼,一看就能多吃两大碗。陈浩明也不知道早餐吃的什么炸药,气鼓鼓地大声叫唤:你那是混蛋逻辑,中午吃个工作餐而已,你以为你逛窑子啊,到底是吃人还是吃饭?当时还在办公室,此言一出,引得一帮爱管闲事的浪男荡女都闻声涌来,探头探脑作围观状,我平生不喜被玩,最恨被人参观,看到这样也火了,冲陈浩明喊了声:妈的,吃个饭这么磨叽,自己吃自己的……话未说完,裤兜里铃声大作,手机震动得心惊肉跳,十分冲动,我接起电话来说了一声“喂,哪位”,电话那边热情洋溢地说:你好,请问是李震东吗?

我说,你好,是我,请问您哪位?电话那头嘿嘿笑了一声,声音突然切换成了我的老家话,说:震东啊,我是王大伟啊!我现在在火车上,再过几个小时我就要到北京了!

我一愣,马上反应过来,立刻装出兴高采烈喜不自胜的犯贱语气说:哎呀,真想不到是你啊!老同学,咱这有好几年没联系了吧?什么风把您给吹北京来了?这提前也不打个招呼,哥们也好准备准备……

王大伟又哈哈笑了一声说,几年没见了,兄弟想你了啊,这次到北京主要是看看你,顺便玩玩,然后坐火车去广州!又说:准备什么呀,又不是外人,我告诉你,咱老同学了你千万千万不要客气,其他啥都不用你管,你给我们把吃住的问题解决了就行……好了,就这样啊,手机快没电了,晚上七点三十分,记得来北京西站接我们啊,好,就这样,挂了!

挂掉电话,我愤愤不已,心想妈的,什么他妈到北京主要是看看我,明明是要去广州借道北京,知道我在这里,便来敲我竹杠打我秋风,要是真的来看我,那还去广州干吗啊?还说啥都不用我管,吃和住都给你解决了,啥都管完了你还要我管什么?回想起王大伟这厮口口声声说“我们”,显然并非他一个人,估计是带了女朋友,这么多年没联系了,不知道还是不是张艳那货……也不知道他们住几天,北京食宿这么贵,想想真是倒霉,刚发工资,又要破费一大笔。

王大伟是我高中同学,同学那会儿其实关系并不算好,不过也不算坏,也就是一个教室上过课,一个宿舍睡过觉,每天早起互道早,曾经一起做过操,很普通很平淡那种,他是一个酸不拉唧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台球只泡妞,另外对古代文学有偏好,什么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小窗幽记呻吟语,背了不知多少,不过也没看他写出来过自己的几首诗,遇到作文满篇孔子曰孟子曰,引经据典,僵尸一片,全部是拾人牙慧,毫无自己思想。我和王大伟比邻而居,教室坐的地方和寝室睡的地方,直径距离都不远,说起来他也勉强算得是我“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但是王大伟和我秉性相差太大,他好静,我好动,他是乖孩子,我是捣蛋鬼,他一有时间就捧着书读,我每天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在运动场里踢足球、打篮球,读过的课外书还没他抄过的菜根谭多,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走得不近也就情有可原。

不过王大伟虽然在一群活蹦乱跳的男生堆里男人缘不是很好,但是女人缘却好得令人嫉妒,此人长得五短身材,满脸横肉,但是不知为何,女孩子都喜欢和他玩,也许是他爱吃零食的小嗜好使她们感觉像找到了同类,更重要的是有零食可吃,有便宜可占,所以乐得在一起。王大伟那时候就搞了个女朋友,此女名叫张艳,是我们学校当年有名的豪放女,传言她曾经和一帮男生一起喝酒,看着男的一个个倒下,她却越喝越有精神,最后众人皆醉她独醒,一个人竟把一帮男的硬是全弄回了学校,此中细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千沟万壑,不提也罢。

王大伟和张艳在一起以后,发生过一些笑话,最著名的是“买鞋记”。大概情节是说,王大伟和张艳一起去买鞋子,大伟兄看上了一双耐克,但是一问价格,明显超出了普通学生的消费水平,无可奈何地转身欲走,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值此关键时刻,说时迟那时快,一营业员见王大伟如此这般,竟用起了迂回战术,未经证实便擅自向张艳狂献殷勤,先是夸了她半天年轻漂亮,什么前面一看是西施,后面一看赛貂蝉,夸得张艳心花怒放,正高兴时营业员突然来一句:“您看您孩子这么喜欢这鞋,您就给孩子买上一双吧!”……我听到的版本至此戛然而止,后来发生了什么就不太清楚了,但是这个典故生动地告诉我们:王大伟一米五几的个子和胖乎乎的娃娃脸,与他女朋友张艳那将近一米七零的个子和熟得很透的身材以及比较沧桑的肤色相形之下,的确是有点不配。

高中的后两年里,这俩人感情时好时坏,时断时续,吵吵嚷嚷,打打闹闹,但无论如何,直到高考结束吃散伙饭时他们依然是众所周知的一对儿。高中毕业以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吃了一次散伙饭,席间照例很多人喝醉,都说毕业后还要像从前一样保持联系,但从此以后,很多人再也没有见过面,时隔多年,有的“手机丢掉”,有的“QQ被盗”,各活各的,渐行渐远,除了少数关系极好的人,绝大多数最后联系都断了。

(五)

那天送王大伟和刘菲菲坐上火车之后,天已黄昏,我给全聚德那小丫头打电话,一响就接,问清楚地址,她说好,马上就到,我已经等您一天了!

因为时间不多,所以王大伟这次来并没有多逛,就是到天安门去拍了几张照片,表示来过北京,顺道又在王府井转了一圈,给刘菲菲买了一条来历不明不知真假的珍珠项链,花费几百块。临走时,我突然觉得有点不舍,用老家话问他为什么和张艳分手,什么时候的事?他说:“早分了,也说不上为什么,高考以后各上各的大学,长时间不在一个城市,时间长了都没了感觉,再说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所以就一拍两散,各找各的了,对了,你和唐小雅怎么样了?当初你们那么好,这次来也没听你说起过。”我说我们也早分了,高考之后就分了,人家现在,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说完心里酸疼不已。王大伟看我脸色不大对,也没问为什么分,拍拍我肩膀说:“分就分了罢,缘分的事谁也说不清,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你怎么争也没有用!凭你现在的条件,再找一个更好的还不跟吃块蛋糕似的容易……对了,是不是早就有新的了?也没带出来给老同学瞧瞧,你小子不够意思啊!”我说现在真没有,倒是谈过几个,东北的,江南的,胖的瘦的土著的,都有,但都是玩玩还行,真要谈婚论嫁,没一个合适的!

他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今年也二十五六了吧,如果在咱老家,你这年龄的哥们现在孩子都追着你叫爸爸了,抓紧啊,你自己不急也该想想父母,结婚记得通知我,人不到也礼到……我说知道了,老同学,赶紧上火车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刘菲菲在一旁早已等得不耐烦,一听此言,如蒙大赦,赶紧拉着王大伟冲我笑笑就地告别,直奔第二检票口绝尘而去。

王大伟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就婚姻这事,我妈也催我好几次了,我爸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每年过年回家都眼巴巴地盼着我给他们带回一个好姑娘,可惜每次回家我都是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除了一个长年不变的旅行包,就只有一部手机一个钱包相伴。今年正月从老家走时,正好有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去我们家玩,老汉一把抱住,又摸头发又亲脸蛋,水果糖、葡萄干、落花生给了一把又一把,嘴里还念念有词,似自言自语:“让干爷爷抱抱,让干爷爷抱抱,唉,干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当上亲爷爷……”听得我又心酸又愧疚,临出门时暗暗嘱咐自己,今年如果遇上合适的女孩,就带回家让他们看看吧,如果可以,就把婚事办了吧,人生总得这么一次,人家唐小雅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造物弄人,覆水难收,错过了的毕竟已经错过了,可是人生还得继续,不蒸馒头争口气,不为自己为父母,让他们高兴一点,多活几年,这也算是做好事积德。

其实自从到北京以来,我的生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刚开始时面对一班家境殷实的同学所吃皆名菜、所穿皆名牌,而自己缺金少钱甚至有的时候连吃饭都是问题,也曾自卑过,也曾纠结过,也曾不平衡过,但是很快我就找到了发财之道,不但能够自食其力,而且能够略有节余,大二那年冬天我甚至还拿贩假证赚来的钱给我妈买了一件波司登的羽绒服,给我爸买了一双老人头真皮鞋……从大一下半学期开始,跟着系里一个来自东北的师兄,我做过很多“生意”,像卖假证、贩假鞋、租假书、摆地摊、擦皮鞋、替人买票、给人撑腰,凡是能赚钱而又不是“很难做”的事情我几乎都做过,这些事情和杀人放火、贪赃枉法比起来,对社会的危害并不算很大,而且那些和我做生意的客户全是愿打愿挨,两相情愿——比如那些假证,曾让很多有能力没学历的人找到好的工作为自己赚钱,为社会奉献;比如那些假鞋,曾让很多买不起名牌而渴望名牌的少男少女们因此而获得小小的虚荣心满足,从而能在浮躁的同学面前“抬得起头”;比如假书,虽然盗版违法,山寨可耻,可是假书的低廉的价格却让很多看不起书的人看上了书;比如……比如……

大学毕业以后,最早我在一家小软件公司上班,累死累活一月赚的钱刚够交房租水电费以及吃饭,觉得前途一片漆黑人生实在漫漫。后来换了一家公司,工作倒是轻松了一些,但是工资涨得还没物价快,换汤不换药,让我想跳槽。再后来,一个关系不错的师兄介绍我去他以前做过的公司上班,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业务也很多,刚去时我很老实,别人拿回扣我不拿,别人接私活我不接,别人偷奸耍滑拍领导马屁,我只老老实实写自己的代码,时间一长,和同事关系处得十分微妙,表面上都对我称赞不已,私底下都骂我是个傻逼,不但喝酒唱歌找小姐不叫我,就连平时碰到都是皮笑肉不笑地哼哼哈哈打招呼,根本是应付,完全是搪塞,害我融入不了大集体,孤孤单单,郁郁寡欢,心底下愤懑无比。后来一次聚会上和介绍我去的师兄谈起这事,三杯酒下肚,师兄很够意思,把他这些年职场打拼所知所得尽数教我,我听了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高兴之余,开怀畅饮,直喝得天高月小,水落日出,杯盘狼藉,一醉如故。

酒喝多了,血就不干净。色好多了,嘴就不干净。财聚多了,魂就不干净。气积多了,梦就不干净。酒色财气,适可而止,不得远离,但也不能陷入太深。这是我师兄教我的。从此以后,流连红尘我格外小心,混迹职场我亦步亦趋,见风使舵,见钱眼开,吹牛拍马,主动逢迎,唯同流而合污,恰如鱼之得水,一帮同事干什么也带我了,做什么也叫我了,完全把我当做自己人,与此同时,我的收入亦随之提高不少,有一个月连干私活带收回扣我甚至拿到了一万块,为此高兴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在前一家公司干出点名堂后,半年前我又换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老板资源很广,业务颇多,虽然累了点,但是待遇十分优厚,再加上我自己外面再接点小私活,帮人开发开发小应用,又是编程,又是做网站,甚至有时候还会帮网络公关公司利用技术干掉一些所谓的负面帖子(俗称:黑客地干活),这样下来,前前后后,零零碎碎,平均每个月进账都在两万左右,生意特别火爆时甚至可以拿到三万。赚钱多了以后我每个月都会给父母账上打五千,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这些钱也足够他们花销了。剩下的五千块交房租,五千块交际应酬,另外五千块本想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很多时候都忍不住拿着泡了妞。

前面说过,和唐小雅分手以后我也谈过几个女友,但都是玩玩而已,从来没有当真。名义上的女朋友一共谈过三个,一个是东北的,我大学的同学,此女生得天然妙目,正大仙容,体格健壮,荷包实弹,满族姑娘很豪放,不但在床上表现生猛,叙事宏大,现实生活中也毫不婉转,动不动就操起一把水果刀说“信不信我削你”,久而久之,一和她上床我就想起那把明晃晃的水果刀,两眼直勾勾,胯下凉飕飕,想想瘆得慌,赶紧找了个借口,闪电分手。

另一个女孩是南京人,典型的江南女子,长得倒无过人之处,但是性格格外温柔,能说一口吴侬软语,莺歌燕语,沁人心脾,再加上腰肢细细,婀娜多姿,弱柳扶风,一步三摇,带身边见朋友有面子,放床上见周公有里子,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此女是我以前的同事,在一起上班时没怎么交往,后来我跳槽后跟朋友在一个酒吧里鬼混,发现她也在那里,这才知道平时文文静静的女孩一旦疯起来,可能比那什么都放得开。酒吧遇故知,后果很严重,一来二去,三调四戏,没用多久就搞到了一起。当然,这种女孩只可亵玩一时而不可厮守一世,所以同居了几个月,花样玩尽,花钱不少,彼此生厌,一拍两散,也算无疾而终。

第三个女友是北京的,女孩人长得还算大方,就是心眼小了点。我们在一个商业酒会上认识,当时她还是我们公司的客户,负责与我直接对接的,以前只是QQ和电话上聊过,这次真正见面才发现彼此感觉都不错,而且现阶段都是单身,酒会那种气氛特殊的场合其实极易激发荷尔蒙(以下省略500字)……一个礼拜后,我们开始谈恋爱,这女孩不算坏,品相不赖,皮肤也好,就是每次关键时刻都喜欢用京骂,“我×,我×”的,听着像欧美电影里的“卖糕的”似的,很令人兴奋。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改口称我为“老公”,走哪哪都得把她带着,很不方便。而且她还查我短信往来通话记录,搞得我很不爽。有一次有个女同事晚上十点酒醉给我打电话让我救她回家,注意,人家说的是“救”,可见多么危急,她就是不让,可见铁石心肠,此事过后我在单位里好久抬不起头,后来越想越没意思,反正北京姑娘是皇帝的女儿,心高气傲,自以为宝,咱也娶不起,长痛不如短痛,晚分不如早分——也分了。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三任女友,实际上泡过的妞高矮胖瘦,品种繁多,屈指算来,一打都远远不止。

与全聚德的陶圆姑娘会合后,我带她到权金城淋浴桑拿泡温泉吃自助,她显然没来过,一进大厅就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又看看我,看她眼神意思好像在说你不是承诺最多消费一百的吗?我什么话都没说,冲她笑笑,然后径直走到收银台拿出会员卡按照普通规格刷了两个人的。没想到卡都刷完了,让她换衣服她才说谢谢李哥替我付钱,不过不好意思,我今天倒霉了不能洗澡泡温泉只能吃点儿自助餐。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拿眼瞅她,她今天穿了一身红色镂空蕾丝连衣裙,长发貌似刚洗过不久,整整齐齐地披在肩上,与昨天穿着职业装相比,又是别有一番风味,我问她:什么倒霉?你怎么倒霉了?说出来也许我可以帮你!

她羞红了脸,嗫嚅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是,是我……大姨妈来了!”这次我听清楚了,心想妈的,真是不巧,看来今天计划要泡汤了,这姑娘也是,来例假也不早说,不过想想这么一点小钱从哪儿赚不到,心下也就释然,又想今天初次见面,如果不成也正好有个缓冲期,好事常多磨,好汤慢慢熬,放长线钓大鱼,不急在这一时,于是换副笑脸跟她说:“没关系,不能洗就吃呗,多吃点儿!哎,对了,不洗也得把衣服换上,这边,女间!”她听得满心欢喜,跟着服务员笑盈盈地去了。

晚上回到家,整个房子空空荡荡,打电话给两个藕断丝连的旧情人,都说太晚了,已经睡了,言下之意十分明显,分明是说你李某人来晚了,老娘已经有客在身了,想想真他妈没劲,看了会儿电视也觉得索然无味,拿着手机上了一会儿微博,看到一个叫“端木刑天”的家伙发了两条段子,乍看貌似有理,细读前后矛盾,非常滑稽,可笑至极。这厮前面一条不错,说什么“天黑了,才发现阳光是最美的;长大了,才发现儿童是最乐的。天亮了,才发现被窝是最美的;上班了,才发现上学是最爽的。失意了,才发现朋友是最美的;累病了,才发现健康是最贵的。失恋了,才发现爱情是最美的;无聊了,才发现微博是最好的。”貌似是为六一儿童节应景作的,却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勉强可算佳作,可是接下来就俗得掉渣了,他说:“看见美女心旷神怡,看见丑女深明大义;遇见权贵不卑不屈,遇见强敌无畏无惧;对待糟糠不离不弃,对待梦想不偏不移;文韬武略有张有弛,忠孝仁爱所向无敌。——此之谓大丈夫。”什么乱七八糟的,尤其是,谁规定大丈夫一辈子就只能睡一个女人?事实上古今中外,哪个英雄豪杰除了正妻,没有一两个红粉知己情人啥的,只有死没出息的小老百姓才他妈一辈子吊死在一棵树上。

正想翻页看看别的,这厮又发出来一条,这次这条确实不错,看得我心潮澎湃,颇有同感:“多少次吹着冷风听海啸,多少次给人低头和弯腰,多少次翻身站起又跌倒,多少次热血总被凉水浇,多少次卧薪后睡不着觉,多少次尝胆前刚过了桥,多少次为了理想而跳槽,多少次为了生活而煎熬,从来不曾太监心中的理想,从来不曾宫女对爱的向往,一身肝胆向远方,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芬芳。”看得出这位端木也是位闷骚的货,尤其后面两句,“从来不曾太监心中的理想,从来不曾宫女对爱的向往”,端的是闷不可当,骚气逼人,本来想转发评论支持一下,不料又看到这货发的一条,全条如下:

“骑白马,回乡下,不渴慕功名,不追求上进,每天吹吹老家的风,早晨睡到自然醒,不用手机,不上网,不写信,春天种树,夏天钓鱼,秋天收获,冬天滑雪,下雨天请谁家嫂子做桌家乡菜,和一帮不识字的兄弟一起喝酒划拳吹牛,天晴到山上打猎,打完猎回来继续喝酒,喝完酒写故事,就这样到老死,其实也挺好。”

如果说前面几条还有些才气,那这条就纯粹是装逼了,前面还气势磅礴地说什么“遇见强敌无畏无惧”、“对待梦想不偏不移”、“一身肝胆向远方,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芬芳”,后面这条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认输装,萌生退意,“不渴慕功名,不追求上进”,还说“就这样到老死,其实也挺好”,累不累啊?看看时间,突然发现已经凌晨12点半,不知道这货累不累,反正我是累了,于是扔掉手机,倒头就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