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军苏南之战
释义

1862年9月,李秀成率十三王回救天京后,李鸿章所部淮军在英法军、“常胜军”配合下,乘机进袭在上海附近的太平军,于10月24日攻陷嘉定。随后两军在苏南展开了斗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军苏南之站!

常熟、太仓争夺战

11月3日,谭绍光组织反击,与淮军、“常胜军”(此时华尔已被击毙,“常胜军”由美人白齐文统领)战于黄渡、四江口、白鹤港一带,后因作战失利,退守昆山。1863年1月16、17日,太平军常熟守将骆国忠等杀死忠于太平天国的将领二人和兵士五百余人,投降清军,并于19日袭占了常熟北面的福山港。当时,李秀成已由天京来到苏州,闻讯后立即与谭绍光等率军讨伐常熟叛军,企图一举夺回该城,严惩叛徒;同时,派会王蔡元隆(李秀成之婿)入守太仓,以防内变(早已通敌的太仓守将钱寿仁旋即率二千余人出城降于淮军并改姓名为周寿昌)。

由于太仓仍在太平军手中,淮军无法从陆路救援常熟,李鸿章便调派“常胜军”五百人,取道水路往援。因福山港已被太平军占领,“常胜军”于2月5日到达时,不得登岸。为此,李鸿章又饬令总兵程学启纠集清军万余和“常胜军”二千余人进攻太仓,企图打通往援常熟的陆路通道。2月14日,当敌军进至南码头时,凭河据守的太平军依托工事英勇阻击。“常胜军”以洋枪和炸炮(开花大炮)猛烈射击,太平军被迫退入城中。15日上午,“常胜军”头目奥伦督军用大炮轰塌南门城墙,淮军立即渡过浮桥冲锋,城内太平军伏兵骤起,用千余洋枪火力封锁城墙,大量杀伤敌人,打垮了敌人的进攻。接着,蔡元隆督令守军从西、南两门冲出,将敌人赶往望仙桥一带。“常胜军伤亡百余人,外国兵头亦伤十余人,一时难期力振。该军即于二十九日(16日)退回松江”。其后,李鸿章又先后派提督黄翼升、道员潘鼎新、总兵刘铭传等率水陆师赴援常熟,均未得逞。

4月5日,新任“常胜军”统领戈登会同黄翼升、潘鼎新等率兵近万人,攻占了福山港。常熟城内的叛军立即出城接应,与淮军、“常胜军”会合。太平军围攻常熟七十余日,终未能下,谭绍光(李秀成已于2月22日返回天京)不得已于4月6日下令撤围。淮军和“常胜军”占领常熟之后,李鸿章又饬令淮军加紧进攻太仓,并派员入城策反。太平军守将蔡元隆将计就计,约定于4月26日“献城”。届时,淮军统领李鹤章(李鸿章之弟)率领一千五百人前往受降,及抵城边,太平军伏兵骤起,淮军大量被歼,李鹤章也险些送命。5月2日,戈登率领“常胜军”二千八百余人(内有英军五百余名)协同淮军猛攻太仓,蔡元隆部经顽强抵抗后撤出。淮军入城后大肆屠杀,遇害者万余人。

5月4日,淮军及“常胜军”共约二万余人乘胜进犯昆山,守将刘肇均等率所部一万二千人依托坚城阔壕,顽强抵御。不久,李鸿章亲临昆山督师,他根据戈登的建议①,于5月30日与戈登同乘英军提供的“海生”号战舰,率军一举攻占昆山西面的正仪,然后回军东向,会同围攻昆山的淮军击败谭绍光所率太平军援兵。昆山太平军见后路被袭,次日即有七八千人向西撤退。戈登率炮船跟踪追击,太平军损失严重。6月1日,太平军全部西撤苏州,昆山遂陷,枪弹制造厂随之落入敌手,使尔后的军械供应发生极大困难。

苏州、无锡之战

敌军既得太仓、昆山,便准备进攻太平天国苏福省的首府苏州。李鸿章分析:苏常为金陵根本,物产丰富,太平军必死守力争;江南多水,进攻不易;归其统率的清军兵力仅四万余人(包括添募和收降之众)分布于常熟至金山卫之间的广阔地区内,能直接用于进攻苏州的兵力有限。因此,他决定采取“规取远势,以翦苏州枝叶,而后图其根本”的方针,并拟定了一个“以剿为堵”的三路进攻计划:中路从昆山直趋苏州,由程学启部担任;北路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由李鹤章及总兵刘铭传部担任;南路从泖淀湖攻吴江、平望、太湖,切断浙江太平军进援之道,由总兵李朝斌率所部太湖水师十营担任。此外,由黄翼升率淮扬水师往来策应,“常胜军”则驻昆山为总预备队,“专备各路游击援应”。

鉴于苏南形势危急,刚由皖北回到天京的李秀成于7月7日到达苏州,布置防守事宜,不久又返回天京。当时,谭绍光在苏州主持苏南军务,他雇请数十名外国人,教练炸炮,以增强太平军的防守能力。7月7日,北路淮军分三支向江阴进攻,太平军在江阴、常熟之交的顾山、长泾一带节节阻击。直至8月下旬,淮军才进抵江阴城下。9月13日,江阴失陷。北路淮军既得江阴,李鸿章便令刘铭传驻扎青暘镇,副将周盛波部和总兵郭松林部分别进驻无锡芙蓉山与缑山,道员张树声等部进驻张泾桥以为后援,李鹤章则督小队往来调度,准备集中力量攻取无锡,以配合中路、南路军合击苏州。9月24日,郭松林部进占无锡东面的东亭镇,前锋抵达无锡南门外。7月26日,中路淮军因南路李朝斌所部水师尚未开到,改变直取苏州的计划,会同戈登率领的“常胜军”等向吴江开进。29日进抵吴江城下时,太平军守将开门出降。吴江为浙江太平军援救苏州的必由之路,该城失陷,苏州的南路援绝。

由于苏南形势日益恶化,经李秀成再三恳请,洪秀全允其再次离开天京前往苏州,但限期四十天回京。9月23日,李秀成抵苏州,本欲召集各镇将商讨对策,以求“会司并进”,“合力解京围、解省困”。但常州守将陈坤书、无锡守将黄子隆均未应约前来,也未发兵会师,李秀成只得将驻苏州的郜永宽等部调往苏州、无锡交界处,与无锡郊外的李世贤部相街接。自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李秀成督军连日向围攻无锡的李鹤章、刘铭传等部淮军发起进攻,交战于后宅、梅村、坊前、安镇一带。面对太平军的进攻,淮军“先以坚壁勿战挫其气,继风滚营并进遏其锋”,加之驻守无锡、常州的太平军没有很好地进行配合,因而淮军得以“稳扎稳打”地对付太平军。而中路淮军和“常胜军”则由浒墅关一带抄袭李秀成部后路,使其无法集中力量进攻围困无锡之敌。因此,李秀成部出击半个月,非但未能击败苏州、无锡外围之敌,反而损失不少兵力。

苏州城四面环水,太平军凭河修筑长墙,墙内又筑石垒、土营数十座,南自盘门,北至娄门,联络一气。城内穴地为屋,上面覆板堆土,以御炮击。由于太平军设防相当坚固严密,因此,程学启、戈登率部围攻两月,进展甚微。11月27日,敌军在护城河上偷架浮桥,调集炸炮,水陆配合,越河进攻。经过激战,城外东、南、西三面的防御工事全被毁坏,敌军直薄城下。李秀成见苏州城危,于11月30日撤离,由谭绍光坚守危城。此时,郜永宽等发生动摇,私下与敌议降。淮军以生擒李秀成或斩杀谭绍光为条件。12月4日,郜永宽等八人将慕王谭绍光杀害,开城降敌,苏州城遂为敌所占。几天之后,郜永宽等八人均被李鸿章处死。12月12日,无锡失守,黄子隆被俘,不久遇害。淮军攻陷苏州、无锡后,遂分兵两路:一路进窥浙江嘉兴,一路准备进攻常州。

常州失陷

12月15日,李鸿章到达无锡,对进攻常州作了部署。接着,提督刘铭传率部抵达常州西北的陈都桥、羊头桥、西施桥,前锋进抵孙村,与常州城仅一河之隔;总兵周盛波等部从无锡出发,经戚墅堰进抵常州城东十五里的擂鼓桥、白家桥,前锋抵三里桥一带。与此同时,常州西北奔牛镇的太平军守将邵志纶投敌,西路交通受到很大威胁。1864年2月,戈登率“常胜军”自昆山出发,经无锡攻宜兴,以截断浙江太平军北援之路。3月2日,宜兴失守;8日,溧阳守将降敌,常州南路被敌截断。

3月8日,太平军常州守将陈坤书曾会合自句容、丹阳来援的林绍璋、陈承琦等部援军,对奔牛镇之敌进行反击,结果失利。于是,陈承琦、李容发等率部自常州循江东进,15日攻江阴未下,17日攻常熟又未下,乃于18日占福山,20日又往攻无锡。李鸿章大为震动,急调郭松林部和“常胜军”回救,并从常州外围调李鹤章部回守无锡,调张树声等率三千人驻扎江阴南面的青暘,从嘉兴前线调郑国魁水陆三营驰援常熟。3月下旬,清援军赶到常熟外围的顾山、王庄一带,与太平军展开激战。太平军被迫撤常熟之围,退至江阴境内。31日,陈承琦部于江阴东南的华墅袭击回援的“常胜军”,使其“全队八百人覆没”。太平军缴获洋枪四百余杆。4月11日,李鸿章督令各路援军对华墅进行反扑,太平军予敌以重大杀伤后退回常州、丹阳。

太平军陈承琦、李容发部深入敌后作战,打乱了淮军的进攻部署,迫使李鸿章不得不从前线抽调部队回援,减轻了对常州等地太平军的压力。可是,这支部队深入敌占区后,仍热衷于围攻城市,并与回援之敌进行正面对阵,而没有坚持游动作战,因而最后仍难免被敌人击败。淮军在肃清突入江阴、常熟、无锡境内的太平军之后,又聚集于常州外围。4月22日,淮军水陆协同,攻占了常州西南的陈渡桥,太平军通金坛、丹阳之路均被切断。23日,常州城外的要点尽失,太平军全部退入城内。27日,大南门、小南门和北门城墙被淮军轰塌数处,太平军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敌之冲锋。后淮军在城壕外构筑长墙,移近炮位,并在晚间于护城河上偷架浮桥。5月10日,淮军发起总攻,以大炮对准旧缺口猛烈轰击。至11日,南城、北城各被轰塌十余丈,淮军由缺口冲入。太平军与突入之敌展开激烈的巷战,淮军付出了重大代价才占领常州城。陈坤书被俘后惨遭杀害。4月25日,清军提督鲍超部陷金坛。5月13日,清军提督冯子材部陷丹阳。至此,苏南各城全部被清军攻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