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源法师
释义

台源和尚的出身,据东初法师《中国佛教近代史》中说∶「释台源,俗姓文,字介忱,东三省人。在俗曾任吉林省双城县劝学所所长(等于县教育局局长)。

前言

在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年前後的五、六年之间,北京城内有一位名气很大的名僧,他性情豪爽,善于交际应酬,出手十分大方,完全是当时所称的海派作风。他在北京活跃了五、六年,後来以时局变化,始销声匿迹,离开北京城,以後就不再为人提起了。这位名僧,就是当时北京柏林寺住持台源和尚。

《通城县志》记载,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元宵节,湖北省通城县台源村金盆寺举行剃度法会,为一位来自吉林的文姓施主剃度。89岁高龄的金盆寺住持赐文施主法号“台源”,收为入室闭门弟子。

民国十二年,住持圆寂,台源和尚接任金盆寺住持。

台源和尚学识高深,胆略过人,此后金盆寺在经营管理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台源和尚时期,通城县内大部分法事都由金盆寺承接包办,并影响到周边邻县如江西修水、湖南平江等地。鼎盛时期的金盆寺拥有良田千亩,养长、短工百余人。

民国十八年,富甲一方的台源和尚决定广布天下,金盆寺交给师弟张源和尚管理,自己云游四方讲学授禅。并散尽千金!

民国二十五年秋,台源和尚回归金盆寺,此时张源和尚已有些势力,不愿屈居人下,便暗使心服将女人头发及木疏藏于台源和尚枕内,并揭发。

民国二十六年春,台源和尚被张源和尚处以极刑——磨头,台源和尚的嫡系弟子十分愤怒,与张源和尚的弟子发生肢体冲突,现场几乎失控,后经张源和尚调解,将台源和尚头部以黄金雕塑完整再安葬,为防止盗墓,四十八幅棺材同时出殡,用石灰加糯火煮成糊浇灌坟墓。

台源法师详细介绍

虚法师至东北弘法,依 虚法师出家。」东老引用的资料有误,在 虚法师口述的《影尘回忆录》中,第十七章第一节,标题「台源其人」一文中,对之有详细的介绍∶

台源,是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我收的一个徒弟,俗名张介臣,是一个大粮户,家里有一千多亩地,他父亲开烧锅,很发财,因烟筒大,外号叫张大烟袋。他当初起家时,发一笔外财,因原先地方上没警察,有一次盗匪抢人财物,後边有人追,东西无处搁放,乃隔墙扔入张家院中,因此致富。

据 虚在回忆录中说∶张介臣兄弟四人,他是老大,读过不少书,还是一位末科秀才,因此认识很多学界的人。他父亲死后,兄弟四人,十几年的工夫,把数千亩土地挥霍一空。连深宅大院的房子也卖掉。家财荡尽,张介臣无以维生,不得已出外谋职当警佐。後来有一位自浙江巡抚退休的曾子固先生,在家乡办慈善会,见张介臣秀才出身,一表人才,能言善道,就请他当慈善会的主任。他是个挥霍惯了的人,在慈善会闹了亏空,为曾子固辞退。张介臣穷途末路,去找哈尔滨极乐寺的护法张景南,说他要出家当和尚。张景南把他介绍给 虚法师, 老碍于张景男的面子,为他剃度,法名能宝,字台源,张介臣以此出家做了沙弥。

有哈尔滨到北京

台源仪表很好,能写会算,也算是一个人才。极乐寺监院定西法师很欣赏他,向 老请求要他当知客, 老知道台源的习性,起初不允。後来定西一再请求, 老无奈,告诉定西说∶「他是一个新戒,要他在知客堂,如果有挂单的顶礼知客师,他如何能受比丘顶礼?先让他到南方受戒,受戒回来再到知客堂。」于是定西法师给台源准备衣服行装,并给他一百多现大洋做路费。在那个时代,一百多银元是很大的数字,但台源一向出手大方惯了,在戒期中给定西法师写信说∶「我供众等将款花光,回北方没有钱。」定西法师又给他汇款去,他回到哈尔滨,在极乐寺客堂当大知客。

由于台源是富家子弟出身,脾气很大,时日久了,和定西法师之间矛盾日著,不时争执。这时 老在北京弥勒院办佛学院,定西法师到北京找 老商议。这是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间的事。 老十月要到日本出席东亚佛教大会,就写信招台源到北京,要他照应弥勒佛学院的事务。 老在《影尘回忆录》中说∶

临去日本,台源已由哈尔滨赶到北京要参加,因他来得已迟,手续没办妥,人数已足,没能去。他想回哈尔滨,我没叫他去,留他在弥勒院替我主持办学。因他有点才气,虽是新出家,对普通经,还能讲一讲。他原先那些旧习气,也都改掉了些。把他留北京之後,乃请定西法师回哈尔滨。

发展迅速

台源留在北京,以他的仪表才干、交际手腕,很快建立起人际关系。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张作霖率东北军入北京,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元月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的新主人。台源本身是东北人,很快与张作霖的总参议杨宇庭拉上关系,杨宇庭教他接收北京柏林寺,出任住持。

柏林寺在北京东城柏林桥,位于雍和宫东侧,始创於元代,明、清几度扩建,康熙帝曾亲题「万古柏林」匾额,悬於大雄宝殿正中。主要建筑物有山门、天王殿、无梁殿、大雄宝殿、维摩阁等。寺中有多方雍正、乾隆御笔所题的匾额,并珍藏著《龙藏》的经版,计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块,这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因此,柏林寺也是北京十分有名的大寺院。

世界佛学苑柏林教理院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台源法师与朱子桥、杨明尘等居士,在柏林寺创办佛学研究社,聘请常惺法师为主讲。常惺法师曾主持闽南佛学院,道誉素隆,各方僧青年慕名就读者颇众,开班之时,有三十多名僧青年参加研究,乃于十九年(一九三O年)春季改组为柏林教理院。是年五月,朱子桥、齐耀珊诸护法居士,推杨明尘居士为代表,赴上海迎请太虚大师赴北京弘法。大师偕杨明尘居士北上,十八日抵北京,驻锡柏林寺。二十日北京佛教界於华北居士林开欢迎会,继而在居士林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於六月中旬离京返沪。大师驻锡柏林寺期间,与老友常惺法师朝夕相聚,也受到台源和尚热烈的招待。在此期间,大师与二人谈到创立世界佛学苑的理想,台源当下即表达支持的意愿,愿意提供柏林寺为世苑苑址,常惺法师并提议改组柏林佛学院为世界佛学苑柏林教理院。改组之议三人达成共识。

太虚大师回到上海,即召时在武昌主持世苑图书馆的法舫到上海,告知他将武院的世苑筹备处迁至北京柏林寺,并改组现有的柏林佛学院。命法舫去北京筹备。民国十九年(一九三O年)九月,世界佛学苑柏林教理院成立,由台源、常惺任院长,胡瑞霖(子笏)主财政,法舫任书记兼柏林教理院监学。并将原有教理院学生编为华日文系,将原在武昌的锡兰留学团迁至柏林寺,改编为华英文系。同时在柏林寺发行《佛教评论》,对佛教教育及僧侣制度等多加评论。於是柏林寺乃成为太虚大师推动世界佛教的中心,而柏林教理院也与厦门的闽南佛学院遥遥相对,成为北方的佛教教学中心。

普拉嘉特亲王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O年)秋间,暹罗(今泰国)亲王普拉嘉特游历北京,受到北京佛教界热烈欢迎。普拉嘉特亲王参观了柏林寺,目睹教理院师生精进研究佛学,并设有锡兰留学团及世界佛学苑筹备处,对佛教的前途、所持的理想均极为远大,深获亲王的赞佩。当场表示将致赠教理院巴利文藏经一部,以供研究。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三月,这部巴利文藏经运到北京,由暹罗驻华北京领事高福曼代表赠送。台源以极隆重的盛礼,率缁素四众迎之於领事馆,仪式庄严隆重。这对增进中暹两国佛教友谊,意义非常重大。

名气大增

柏林寺住持台源和尚,随著柏林寺地位的重要,水涨船高,在北京城名气日大,成为十分活跃的名僧。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四月,第三届全国佛教徒代表大会,台源籍著太虚的力量,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第三届执行委员。在第一次执行委员会议中,并当选为常务执行委员。这应该是台源和尚一生中声誉及名位最高的时候。

没落

可惜好景不常,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秋天,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东北,国难当头,整个华北受到威胁,经济马上萧条下来,同时也影响到寺院的经济来源。以此,柏林教理院勉强维持到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不得不宣告停办。教理院停办,更断绝了经济来源(没有理由向外捐钱了)。台源一向挥金如土,日久之後,终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南下江苏,到泰县光孝寺,依附友人常惺法师。常惺法师於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三月,回泰州出任光孝寺住持。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继之上海八一三战争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台源逃难到了重庆,因得到太虚大师的照顾,使他有一安身之所,供其静居,後来就客死四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