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总统府 |
释义 | 基本简介台北"中华民国总统府"位于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正大门面对凯达格兰大道(原称“介寿路”,陈水扁当台北市长期间将其改现名:“总统府”原来的名称也是“介寿馆”,2006年3月24日陈水扁又将其“正名”为“总统府”),该建筑正面(东向)重庆南路,背面(西向)博爱路,北向为宝庆路,南向为贵阳街。 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台湾时期,于1906年至1907年决定兴建“总督府”(即现今“总统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栋建筑曾遭到轰炸而严重毁损。 台湾光复后,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完成,当时为庆祝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而非“总统”)的蒋中正先生六旬华诞,改称“介寿馆”。 国民党政府迁台后,便以此馆为“总统府”,延用至今。 "《总统府组织法》"于1996年进行大规模的修正,"总统府"的组织亦有所调整。在修法前后,"总统府"组织最大的改变,除了新增所谓的公共事务室之外,原本在国防军事方面扮演辅佐"总统"角色的参军长一职已经删除,而仅留原有的秘书长职务,承"总统"之命,综理"总统府"事务,并指挥、监督所属职员。 "总统府"除了府内各单位(局、室、处)之外,"总统府"并设置资政及国策顾问,由"总统"遴聘,对"国家"大计得向"总统"提供意见并备咨询,而在军事方面则设置战略顾问,由"总统"任命可以针对战略及有关国防事项向"总统"提供意见并备"总统"咨询。此外,另有三个政府机构直隶于"总统府"。 组织机构"总统府"秘书长(共1人,特任职) "总统府"副秘书长(共2人,其中一人特任) "总统府"侍卫长(共1人,领中将衔) "总统府"副侍卫长(共1人,领少将衔) 内部单位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机要室 侍卫室 公共事务室 人事处 会计处 政风处 直属机关"国家安全会议" "国家安全局" "中央研究院" 国史馆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纸上机关,仅止于法律上存在) 总统顾问人员资政(给职者不多于15人,无给职者不多于15人) 国策顾问(有给职者不多于30人,无给职者不多于60人) 战略顾问(共15人,军人担任,领上将衔) 办公地点台湾博爱特区凯达格兰大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