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媒体乱象 |
释义 | 台湾媒体乱象主要指台湾于1980年代解严后,由于商业媒体(特指新闻媒体)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与捏造新闻等手段增加收视率或发行量之现象。此种乱象在新闻节目上尤其明显,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体批评团体并对媒体进行监督和批判。[1][2]。如1999年成立之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3]、2000年八掌溪事件后成立之“与媒体对抗”运动[4]及2002年成立之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等等。这些媒体批评团体有些偏向要求媒体内容净化[5],有些侧重人民媒体素养之提升,有些则偏向批判商业化之媒体环境并要求健全公共媒体空间[6]。 此外,台湾于1980年代解严前之新闻媒体,因多由中国国民党及政府持有,故“党政军退出媒体”之口号即针对该“乱象”[7]。此与对商业媒体“膻色腥”的批判有所不同,主要指戒严时代媒体成为统治者打击异议份子及遂行言论管制及意识型态宣传之工具,而当时的媒体监督机构主要也只单纯地探讨媒体内容,而从未针对媒体结构进行批判[8]。1987年解严及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新闻局的改造及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的成立,使政府控制媒体的情况不再,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世界评比,台湾于2007年在新闻自由排名上首次超美日 背景台湾因解严后解除媒体管制,各类媒体大量增多,昔日之平实报道风格已未能确保留住阅听人;于是各种争议性报道逐渐成为主流版面,致使今日台湾媒体之可信度受到质疑。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05年的评比报告就称台湾媒体虽自由,但像在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的报道台湾人却多认为媒体内容过于煽腥、商业化,政党色彩过重(Taiwanese believe media content is excessively sensational, commercialized, and overly partisan, as evinced by inaccurate report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在一篇叙述台湾媒体现状的报道中,将标题订为〈他们无能处理事实〉(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 台湾之收视率调查结果近几年由AC尼尔森(ACNielsen)垄断,此举虽可遏止商业电视台因各收视率调查公司之取样流程差异而皆声称自己制作之八点档为收视率第一,但部份人士认此举反倒对台湾电视环境有不良影响。另现今商业电视台主管所关心之收视率数据已经在误差值以内(多个同时段节目的收视率数据相差于统计误差内,例如收视误差如为1.2%,没有领先超过2.4%,依常识判断这些节目皆应被视为具有相同收视率,但电视台主管、媒体老板与广告主却重视这种微小差距。)。此外部份人士(如郑自隆)认因部份安装收视纪录器之家庭其社经地位较低,此等人之阅听倾向于一定程度上决定电视节目之走向,致使台湾电视节目日渐沉沦。 此外,2000年开始执政之民进党政府,因对媒体控制力的较为减少,导致各媒体主观化、私有化(privatized),加以多个重要媒体均由两方政党把持或立场各偏向泛蓝或泛绿,旧有影响势力不愿放弃过去所得特权(其中原因包括许多媒体成员是在威权时代所筛选养成的),新势力又利用执政优势积极去占有新发言权;因此部分台湾民众认为自此阶段开始,“媒体的客观性几乎等于无。”。在此认知下,台湾部分学者兴起了媒体对抗运动并试图解决此乱象。 2006年,爱德曼公关公司调查包括澳洲、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台湾。国家或地区之媒体受信赖程度,台湾敬陪末座。爱德曼公关公司亚太区总裁Alan Vandermolen认为台湾人批判性较高、台湾媒体竞争过度、台湾媒体偏向煽色腥走向等,皆为导致台湾媒体形象不佳之主因。据法国无疆界记者(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组织于2006年10月24日发布之全球新闻自由指数最新年度评比,台湾由前一年之51名进步为43名,排名较日本之51名、美国之53名为高。但台湾媒体受信赖程度于另一调查中却仅1%,为亚太最低。 其他1.社会记者好打高空,常于报道社会案件时加油添醋。如媳妇上吊,记者于笔下便出现许多臆测:如婆媳不和,恶婆婆虐死小媳妇,或公公性侵害媳妇等。其因为日治时期台湾报纸编辑、采访主任等核心工作皆由日人担任,战后台湾各家报纸除《中央日报》、《联合报》外多因缺乏人才而由外行人担任编辑及采访主任,故中文素养良好者即可当编辑,爱好写作又有活力之青年即可当记者(自二二八事件始,至美军中校格鲁佛命案终)。 2.记者在网络上,如批踢踢、Youtube等大型网络社群找新闻,并以直接翻拍的方法播报,但这些新闻几乎都不予以证实,常以“有网友说……”作为“客观评价”。 3.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 4.电子媒体之“新闻画面”多为靠新闻记者于一旁当“导演”,让当事者亲自将事件或动作重新进行一遍得来,甚至还有NG。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