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头寺
释义

一、徐州台头寺

台头寺又名陀头寺,位于徐州戏马台东侧,始建于南朝宋,距今1500余年。台头寺是户部山36景之一,为“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源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生于彭城绥舆里,称帝后封其子为彭城公,他念念不忘彭城是他的“桑梓之邦”,在戏马台东侧修建了台头寺。公元416年,刘裕于重阳之日,大宴群僚,登高赋诗。著名诗人谢灵运、谢瞻等人即席吟诗,一时传为佳话,后世便一直保持着重九户部山登高、赏菊、饮酒的习惯。北宋以前寺内有石经院,院内有山头井,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作有多首唱和台头寺的诗作,流传至今。

南朝(宋、齐、梁、陈)佛教盛行,大兴寺庙,杜牧诗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台头寺建于刘宋开国前数年,应当说是南朝寺院的源头。

台头寺是刘裕修的,刘裕,就是那个被辛弃疾歌颂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建了南宋后,因自己是徐州人,就回乡建了这个寺庙,还于重阳之日,大宴群僚,登高赋诗。那是公元416年的事。刘裕还于公元421年在兴化建过蒿坡庙,此庙有“南朝第一古寺”之誉,其实比台头寺晚建了五六年,台头寺,才应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源头。

诗词文化

台头寺愿上人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

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送查校书从事彭门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姓名旧在莺迁榜,诗什重题燕子楼。

渐有俸钱供药债,应无归梦到渔舟。

公余时上台头寺,珠履金貂共胜游。

再和寇十一二首

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

南山楼观插穹苍,林杪青灯出上方。

形胜自如诸老逝,功名随尽二流长。

马游从昔哀吾老,王粲当年赋异乡。

少日幻心今净尽,多生绮语未全忘。

答王定民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开缄奕奕满银钩,书尾题诗语更遒。

八法旧闻宗长史,五言今复拟苏州。

笔踪好在留台寺,旗队遥知到石沟。

欲寄鼠须并茧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台头寺送宋希元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相従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劚龙泉。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碾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寄孙巨源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霜林日夜西风急,老送君归百忧集。

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

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

凭君说向髯将军,衰鬓相逢应不识。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与张补阙、王炼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

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

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

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

二、夏津台头寺

台头寺,夏津县古刹。址在南关外,今县师范学校以南。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年间复重修。1934年修县志时,曾考“寺早已倾圮,仅存石佛一尊”。本县人某某又捐资修平房三间,供奉石佛。2000年前后,夏津县第一中学,挖地基盖教学楼时,出土石碑一通,上镌《重修台头寺记》,时为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年)仲秋立。石碑今保存于县图书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