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塔口庵经幢
释义

景点简介

塔口庵经幢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立于漳州市区大同路塔口庵前,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通高7米、底直径1.2米,以二十四层浮雕块石累叠筑成。基座及利用唐代遗存的石构件建造,为八角柱状须弥座。基座之上,以分别雕有海水、螭龙、莲瓣的鼓形、覆盆形等状不同的六层块石,承托着中隔仰莲花石的两层八角柱形幢身。幢身下层八面各雕或坐或立、形态各异的佛像一尊;上层南向一面刻楷书直读“宝塔建造于宋绍圣四年丁丑至大明崇祯拾伍年陆月初十日飓风颓坏原任钦差福建中路副总兵王尚忠捐资重造”等字,余七面均刻“南无阿弥陀佛”竖排六字楷书。幢身之上,以雕有佛像、莲花等图案的十三层各种形状的块石,向上收分,构成五重八角出檐、高耸奇特的幢顶,上置葫芦状尖峰。此经幢雕琢浑古,造型独特,且位于三条街道交叉汇合处,前有巨大榕树覆盖,后有塔口庵为衬,风貌别具一格。

历史沿革

该景点建于北宋绍圣肆年(1097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修。经幢石构,宝塔式,高7米,底径1.2米,八角形基座,系用唐代遗存的石构件,上置覆盆。幢上有圆鼓状、八角形、覆盆、圆柱整石交替雕垒,檐顶八角略有翘起,相轮式十三线天塔刹。幢身下层八面各雕佛像1尊;上层一面阴刻楷书“宝塔建造于宋绍圣四年丁丑,至大明崇祯拾伍年陆月初十日飓风刮颓,原任福建钦差中路副总兵王尚忠捐资重造”;余七面均阴刻“南无阿弥陀佛”。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