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释义

图书信息

书名: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英文书名:THE MAN WHO CHANGED CHINA:

The Life and Legacy of JIANG ZEMIN

作者:[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Robert Lawrence Kuhn) 著

翻译:谈峥 于海江 等 译

总校订:陆谷孙 校

出版: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

发行:世纪出版集团 发行中心 发行

开本(净尺寸):16开(158mm×225mm)

平装:ISBN 7-5327-3655-5 518页 38.00元

精装:ISBN 7-5327-3654-7 518页 48.00元

特精装(大字号):ISBN 7-5327-3653-9 670页 88.00元

作者简介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博士是著名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司战略家,解剖学博士,他还是作家、编辑、学者、科学家、私人投资家和慈善家。

库恩博士现任库恩基金会董事长,该基金会由他本人投资创立,运作文化、教育、科技和人文项目,包括追踪和传播科技和学术领域的新知识,举办古典音乐演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媒体教育以及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目前正在举办的项目有: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系列节目《走近真实:科学、意义和未来》,这一节目由库恩本人制作和主持,展现了科学家和学者对当今世界的前沿科学、新知识和基本问题的不同观点(www.pbs.org/closertotruth);纪实片《音乐家阿拉姆·哈恰图良的生平和音乐》(获2003年好莱坞电影节最佳纪实片奖);中美财经、媒体和科技学者跨文化大会。

库恩博士现任花旗集团执行董事,主要从事并购和企业理财,专职负责公司重组、财务战略和资本运作。

10多年来,库恩博士担任日内瓦公司总经理和合伙人,该公司在他的经营下成为美国私人拥有的最大的一流并购公司,后来经他洽谈出售给花旗集团。在他领导下,日内瓦公司完成了超过1200家私人公司的并购交易,并对10000家私人公司进行了估价,是美国当时业务量最大的公司。库恩博士担任库恩全球资本公司董事长,通过该公司管理自己的私人投资。

自1989年以来,库恩博士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之邀来到中国,一直担任中国国家部委、机构、企业和大公司顾问。他为中国政府提供经济政策、并购、科技、媒体以及中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的咨询。库恩博士致力于帮助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组织会议讲授并购和科技的商业化以及媒体经营。库恩博士还担任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副理事长。

库恩博士编著有25部著作,其中有《投资银行文库》(7卷)、《投资银行学:高风险交易的艺术与科学》、《创造性和创新性管理前沿》、《交易人》、《你所需要的谈判技巧和秘密》、《走近真实:挑战当今观念》、《在巨人当中胜出:中型公司的创造性管理》和《中国制造:新革命之声》等。他的三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交易人》、《走近真实》和《投资银行学》(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投资银行学著作)。

库恩博士是克莱蒙特研究生院的理事,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自由和责任分会会员。他曾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脑解剖学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担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商务与财经策略教授。

名人推荐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是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对江泽民精心研究之力作。书中生动刻画了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形象。所有有兴趣更好地理解中国未来发展动力的人都会从书中受益匪浅。

——美国前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

本书从崭新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第三代领导人的成就。通过第一手资料,详尽描述了江泽民令人回味的人生历程,对于那些渴望理解现代中国领导层的各个方面的人来说,本书将是珍贵的文献。

——美国参议员 范士丹

历史不会忘记中国是在江泽民时代经济上有了空前的发展。他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中国跃升为世界经济大国。在他当政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中美关系尽管起步很艰难,但在***任国家主席期间得到空前加强。《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讲述了他的非凡经历。

——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莫里斯·汉克·格林伯格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描述的是中国最引人好奇的领导人之一。我与***曾多次见面,我觉得他是世界上初露锋芒的中国的一位洞明世事、处事练达的领导人。库恩对江泽民的亲属、好友及有关工作人员所作的多次采访,展现了他对改变现代中国所起的作用,而且对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品格与思想作出新的阐释。

——维亚康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雷石东

本书对江泽民的政坛生活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揭开了中国领导层鲜为人知的决策内幕,令我手不释卷。他的描述给中国制度下的人事变迁、政治活动、社会体制增添了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书中讲述中国在世界迅速崛起的关键几十年的光辉历史。

——亚洲协会名誉主席 尼古拉斯·普拉特

毛主席统一中国,邓小平变革中国,江泽民使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主要大国。库恩引人入胜又令人信服地讲述了江泽民的成功故事。他对***的细致入微的描述与我对这位独一无二的领导人和爱国者的个人印象十分吻合。这是关注本世纪的中国的人的必读书。

——前任美国驻华大使(1989—1991) 李洁明

这本趣味盎然的传记刻画了一位对中国的恢复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是对21世纪的中国崛起这一重大事件有兴趣的人必读的一本书。

——中美关系委员会主席 约翰·霍尔顿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详细描写了江泽民的一生经历、他的好恶和政治上的成败。库恩的描写充满感情和同情心。他在书中讲述了江泽民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斗士和练达的政治家、理想主义者和普通家庭成员的故事。他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振兴了中国经济,恢复中国的大国地位。

——波士顿大学教授 傅士卓

内容简介

有人说,江泽民不像毛泽东那样是一位高瞻远瞩的开国之父,也不像邓小平那样是一位勇敢的社会改革家。人们觉得毛和邓改变了中国,而江却没有。他们说,除了保持社会稳定并享受经济发展的好运气,他对中国的影响力微不足道。

上面这些只是假设,而下面这些却是事实。

2001年9月11日,北京午夜时分,亦即纽约正午时刻,短短数小时之前美国刚刚遭受了骇人的袭击,江泽民主席紧急致电乔治·布什总统。他是最早这样做的世界领导人之一。

江写道:“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你并通过你,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慰问,并对死难者表示哀悼。中国政府一贯谴责和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

翌日夜,江主席与布什总统通了电话,再次强烈谴责“这起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并保证“我们愿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和协助”。同日,在纽约联合国,中国投票支持美国提出的安理会反恐决议。根据北京的指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发言说:“昨天发生的袭击令全世界感到震惊,它虽然发生在美国,却意味着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公然挑衅。”中国的外交支持明确而坚定,帮助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挫败恐怖主义的联盟。

在袭击发生之后,中国几乎马上派遣了32名反恐专家前往美国,前所未有地让美国人分享情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惊人的转折。在随后数月中,当美国开始策划反击时,中国的反恐人员与美国同行定期举行会晤。江泽民领导下的中国关闭了与阿富汗和长期盟友巴基斯坦的边境,以防“基地”和塔利班领袖经中国逃窜。考虑到中国关于不破坏国家主权以及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政策,上述积极行为尤为世人瞩目。

10月,在上海,与布什总统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江主席说,中国和美国在“同国际社会一道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都拥有共同责任和利益”。11月,中国允许一艘美国航空母舰在前往阿富汗参战的途中逗留香港,这是一个毫不含糊的支持信号。

如果考虑到江泽民在1999年5月7日之后的言行,他的支持似乎令人吃惊。那天,美国空军的一架B-2隐形轰炸机从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不停留地飞到南联盟上空,投下了5枚卫星制导炸弹,结果炸毁了中国使馆,并炸死3名中国记者。怒火在整个中国的大街小巷及各大媒体上迸发而出,中国人本来就相信,美国的政策就是遏制中国并阻挠其具有历史意义的复兴,现在这种想法更是给这场反美风暴火上浇油。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围住了美国在北京的大使馆,高呼口号,并向使馆投掷石块,而江泽民也严厉抨击了美国的“蓄意挑衅行为”。

江泽民对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说,北约轰炸南联盟是美国“彻头彻尾的炮舰政策”的一个实例,应该“引起各国政治家的警惕”。他还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这一事件承担全部责任,否则中国人民不会答应。”第二天,在接见俄罗斯特使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时,江说:“中国人民以游行、集会、声明、座谈等各种形式表达他们的强烈愤慨,表明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的热情、意志和力量。”他还以无畏的气概宣布:“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可欺的,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侮的,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如果考虑到短短5个月前江泽民的态度,他对“9.11”事件的反应似乎也是令人吃惊的。当时,一架正在中国沿海监听电子信号的美国海军EP-3“白羊座”侦察机与中国的一架歼-8喷气式战斗机相撞,造成中国战机坠入南中国海,机毁人亡。受损的美国海军飞机则未经授权迫降于中国海南岛。消息传开后,波澜壮阔的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和学生的愤慨言论淹没了中国电台、电视台和报刊,遍布大街小巷,充斥了互联网。江主席再一次亲自表达了中国的愤怒。他说:“美国应该就此事件向中国人民道歉,并对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

尽管与在使馆被炸和撞机事件时江主席的愤怒态度相比,他有关“9.11”事件的“慰问与哀悼”似乎很像是一个大转弯,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了解江的真实信念,就很容易以为他在使馆被炸事件和撞机事件中对美国的严辞抨击是颇有算计和机会主义的,而且会以为他在利用这些不幸的偶然事件煽起国内的反美情绪。这一结论无疑是错误的,是基于对中国的误解而形成的简单化判断。

要理解江泽民的想法,就需要懂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即需要注意江出生、成长、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所呈现的一系列主题都表明,江有关使馆被炸、军机相撞和“9.11”袭击的声明在哲学上来自同一个源泉,都与他对中国的长远整体看法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美国的认识相一致。

尽管江泽民反对他所说的美国“单边主义”,可是他欣赏美国文化、美国人民以及美国人民的理想。当许多美国人批评江泽民反美的时候,一些中国人却说他是“亲美派”。江泽民并不亲美,但他懂得美国。他首先是一名中国的爱国者,相信美中之间的良好关系对21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不可或缺的。

1989年,中国深陷于自人民共和国40年前立以来最大的各种危机之中。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大批抗议学生聚集在中国首都北京的心脏——天安门广场。政府作出了反应,先是发布戒严令,接着又动用了武力,随后发生的事招致了国际社会的责难。在一度混乱中,这个国家的最高职务——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一职被交给了一位前工程师。此人因其忠诚、老练、文化价值观以及知识分子的多种兴趣而闻名。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个前额头发开始变得稀疏、戴着大号眼镜的名叫江泽民的大个子,不过是个“过渡性人物”,在一个新的强人登台亮相之后,他就得让出自己的位子。

10年过去了,江泽民仍然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国家主席的职务,这使得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尽管他花费了多年时间革新政策、争取共识和纵横捭阖,但他确实让整个世界感到吃惊,因为他把他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在江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超出人们想像的变化,但是在1999年5月,这个国家却面临了一场严峻考验,起因是名副其实的“火”。

这年春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盟开始发动空袭,以迫使该国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停止塞族人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进攻。5月7日,一架美国的B-2轰炸机携带4万磅弹药前往南联盟执行一次轰炸任务。在它的数个打击目标中,有一个塞尔维亚人的军事补给站,该目标的详细坐标已被输入轰炸机先进的制导系统,并已与精度达一米的美军全球定位卫星相匹配。

1999年3月24日至5月6日之间,在北约部队投到南联盟的9000枚炸弹和导弹中,只有7枚炸错了目标。5月7日这天,有5枚这样的炸弹落到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炸弹摧毁了使馆建筑,并炸死了3名中国记者,另有20余人受伤。北约宣称这些炸弹并不是偏离了目标,问题是目标本身就是错的。为了辩解他们怎么会把那幢庞大、显眼的使馆建筑误认作一个军事补给站,北约的发言人将之归咎于“错误的情报”,说是中情局官员向军队决策者提供了不正确的资料——或者像美国情报部门所说的那样,是“旧地图”的缘故。

在使馆被炸之后的一小时内,江泽民召集国家的最高级领导人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组成党的最高领导班子并管理着国家的7名政治局常委都出席了会议,此外还有所有相关部门的首脑,包括中央军事委员会、外交部和国务院新闻办。他们需要作出迅速反应,但作出反应是一件需要周到地考虑各种平衡的微妙的事。

图书目录

引言:江泽民的经历

第一部分 根基 1926——1989年

第1章 1926——1943年“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

第2章 1943——1947年“我是一个爱国者”

第3章 1947——1955年“我是工程师”

第4章 1955——1962年“我爱才”

第5章 1962——1976年“史无前例的破坏时期”

第6章 1976——1985年“在工作中学习是我的习惯”

第7章 1985——1986年“少说多干”

第8章 1986——1989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第二部分 领导地位 1989——1996年

第9章 1989年1月——5月“准备做长期斗争”

第10章 1989年5月——6月“我深感担子很重”

第11章 1989年7月——12月“人非圣贤”

第12章 1990——1991年“稳定压倒一切”

第13章 1992年“大胆探索”和“加速改革”

第14章 1993年“我们将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是可信赖的”

第15章 1994年“外界对中国有很深的误解”

第16章 1995年“精神文明”

第17章 1996年“讲政治”

第三部分 崛起 1997——1999年

第18章 1997年1月——9月“怎样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呢?”

第19章 1997年10月——12月“我的耳朵还很管用”

第20章 1998年1月——7月“中国的改革现在已进入‘攻坚’阶段”

第21章 1998年7月——12月“我,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第22章 1999年“我真是感慨万千”

第四部分 展望 2000——2004年

第23章 2000年1月——6月“尊重科学家不同寻常的敏感和创造精神”

第24章 2000年7月——12月“是不是中国间谍?”

第25章 2001年1月——7月“我的一生与上个世纪几乎四分之三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26章 2001年8月——12月“世界的知识是浩瀚的,宇宙的奥秘是无穷的”

第27章 2002年1月——6月 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

第28章 2002年7月——10月“君子和而不同”

第29章 2002年11月——12月“希望同志们团结一致”

第30章 2003——2004年9月“我们中国人都对此感到高兴”

结束语 江泽民的历史功绩

江泽民生平年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