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桐萱
释义

孙桐萱将军字荫亭,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泊镇(现泊头市)文庙镇碱场孙村一个农民家庭。孙桐萱兄弟四人,他是老二,七岁过继给叔父孙锡荣。孙锡荣读过三四年书,后在泊镇一家商店里写帐。孙桐萱还有两位叔父,在家乡务农。孙桐萱的长兄孙桐章,早年去世。三弟孙桐峰,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在山东聊城任过县长,1973年在天津去世。四弟孙桐岗,是我国早期的著名空军飞行员,后来移居美国。现在天津市重庆道68号是孙桐萱旧居。

人物简介

孙桐萱(1895—1978年)河北交河人。早年在冯玉祥部队第十六混成旅当学兵。1925年升任团长。1926年国民军五原誓师后,历任十五师、二十师师长、十二军军长。抗战时期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曾在河南创办桐萱中学,在天津投资东亚毛呢公司等实业。1943年,被蒋介石以“通敌有据”的罪名下令予以扣押,但未能定罪。1946年退出军界前往北平,1978年病逝。

相关事件

孙桐萱幼年时,因为家庭人口多,生活贫困,仅在邻村齐堰读私塾3年便辍学,来到北京当学徒,差役谋生。1916年入直系军阀第16混成旅冯玉祥部当兵。孙桐萱入伍后从模范连毕业,先后随部队参加了讨袁战争和1917年7月反对张勋复辟。以后又随部队南下进攻护法军,驻扎在湖南常德,转战河南和陕西等地。 1923年冯玉祥部驻扎在北京南苑时,部队扩编为第11师和三个混成旅,孙桐萱升任第22旅(鹿仲麟)第43团(韩复榘)2营8连连长。因为韩复榘遇事好自作主张,43团营长吉鸿昌,张凌云(不清楚当时职务)很反对韩复榘的专横,吉鸿昌因此被韩复榘赶走。孙桐萱因为事事谨慎听话,深得韩复榘的另眼看待。 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升任直军第三路总司令。曹琨任命的直军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正在山海关与奉军激战时,冯于1924年10 月21日发动政变,其后队第22旅(鹿仲麟)变前队开回北京。囚禁了贿选总统曹琨。11月,鹿仲麟将溥仪驱逐出皇宫,孙桐萱曾带兵看守过溥仪。

北京政变后

北京政变后,冯部该称国民军,韩复榘升任国民军第一军(冯玉祥)第一师(鹿仲麟)第一旅旅长,孙任第2团团长。1925年,韩复榘将孙桐萱升为副官长,对孙桐萱一贯信任。1925年张作霖与冯玉祥的矛盾激化,到26年7月,终于爆发了南口大战,国民军大败。孙随韩复榘投靠晋军,也随韩复榘的升降而升降。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回国,在五原誓师,孙随韩复榘离开晋军回到冯部下。韩复榘任援陕军第六路军总指挥,孙桐萱升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 1927年,国民联军出关与国民革命军会师北伐,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国军,冯任总司令,韩任第二集团军第六军军长,孙升任第15师师长。在赫赫有名的彰德大战中,韩部与奉军作战极为激烈,韩的三个师长孙桐萱,曹福林和张凌云都负重伤。1928年,随着东北易帜,全国在形式上统一。全国军队开始整编,韩复榘部缩编为第二十师,孙桐萱任副师长。1928年12月21日,冯玉祥为了撤掉韩复榘的兵权,任命韩复榘为河南省主席,孙桐萱代理师长职务,部队驻扎在洛阳和郑州。不久由冯派总参谋长石敬亭来洛阳任二十师长。石敬亭到任后,将师部内韩复榘的人大部撤换,因为孙桐萱刚参军到模范连时,石敬亭是他的教官,在第11师任参谋长多年,也知道孙桐萱肯听话,所以接手二十师后也没有为难他。但这一段时间,孙桐萱为了避免嫌疑,始终不敢去开封见韩复榘。石敬亭整训二十师两三个月后就离开了,换成训练总监李中兴任师长。李接任后,对营团长没有太大的变动,为以后韩复榘重掌20师留下了便利。

蒋桂战争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冯任命韩复榘为讨逆第三路军司令,率20师等部南下武胜关,在汉口受到蒋介石的拉拢。5月,冯与蒋矛盾激化,冯军西撤,准备打仗,第20师驻守陕州。正在这时,一天上午,孙桐萱正在陕州车站负责指挥交通,韩复榘突然来到,让孙到韩的专车上,参谋长李树春在那里等孙,有事商量。其实,韩复榘是给第20师的旅团长们开会,布置东开投蒋,怕孙桐萱走漏风声。部队在东开过程中,在黑石关受到庞炳勋部队的截击,韩复榘亲自带第60旅冲锋未果,孙桐萱受命指挥其它部队绕路东行,徒步经许昌到开封。部队东开到开封后,韩复榘任命孙桐萱为20师师长,辖第58,59,60旅。此后,韩的部队由几千人扩充到3万人。

中原大战

1930年中原大战即将爆发,韩复榘为了避免与冯军作战,请蒋把自己调到山东,在鲁北地区与晋军作战。3,4月孙桐萱也随韩复榘的第三路军东开山东。5月上旬,鲁北晋军李生达和傅作义开始发动进攻。5月24日,孙桐萱指挥20师进行强有力的反击,将进攻禹城的晋军霍原壁师击退,旋又将傅作义部击溃。后因整个战局发展,部队撤回到黄河南岸继续抵抗。6月21日,晋军全面进攻,25日,韩的部队放弃济南,向胶东退去,一直退到潍县才站住脚,孙桐萱部赵心德旅负责守潍县。这时候韩复榘的部队损失惨重,6月28日,韩通电下野,经孙桐萱,曹福林,谷良民三位师长联名挽留,才作罢。8月1日,得到增援后的韩部全线反攻,孙桐萱部兼程前往,目的是收复济南,但还是被19路军蒋光鼐部在15日抢先收复。 6月21日,孙桐萱被任命为济南警备司令。

中原大战后,从1931年秋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孙部一直驻扎在兖州,长达6年多。其间1932年9月,韩复榘与驻扎在胶东的刘珍年第21师发生冲突,10月7日,孙桐萱部与曹福林部进攻掖县,刘拼死抵抗,孙桐萱没有攻下。在兖州驻防期间,20师师部在原兖州镇守使公署,该师辖三个正规旅,还有直属师部的炮兵团、辎重营、骑兵营、工兵营,共计11个团,14000多人,是三路军中实力最强的甲种师。

军事训练

孙桐萱治军严谨,军纪严明。这和西北军的老传统有很大的关系,他也能叫出部队中大多数的连以上军官的姓名。孙桐萱的二十师,除了一个旅驻南面的滕县外,其余的皆驻兖州。部队在兖州不占用民房,而是按编制,有组织地驻扎在铁路东和西关外修建的营房内。起初,张树林的五十八旅驻在西关外的营房里,赵心德的五十九旅驻在铁路东的营房里。1932年,赵旅与滕县孙华法(孙系兖州坝东马家村人)的六十旅换过一次防,此后再无大的变动。孙桐萱平时对部属管束较严,无事不许擅自走出营房,有事请假出营房也必须按时而归。因此,街上无游兵,更无寻衅闹事者。由于军饷发放及时、充足,官兵在市场上买卖公平,无有欺压百姓之事。军官家属租赁的民房,也无拖欠房租之事。群众反映,孙师与以前驻扎的其他军阀部队相比,堪称纪律严明。

兖州古城历来为屯兵重镇,特别是经过明、清两代的复修,周长十四多华里、青砖砌戒的城墙,变得更加高大坚固,而且城外有一丈多深的护城河环绕。可是,一个这么大的城镇,当时只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供人通行,而津浦线上的兖州车站又坐落在城外东北郊。孙桐萱来兖州后,目睹居民、旅客交通不变的情景,于是便亲自察看地形,与火车站站长商议,1933年春,派部队在火车站西凿透城墙,开辟了新东门,接着又开辟了新西门,并在护城河上架起石桥,从火车站往西,修筑了一条较为宽阔平坦的马路,与邻县的公路相连。现在兖州城内的建设路,就是在那条路基上扩建成的。当时,新东门到火车站之间是一片荒地,由于多年战乱,低洼不平,野草丛生。孙桐萱为了美化市荣,便将它购买下来,决定创建一个居民新村。所谓创建“新村”,就是叫没有宅基或买不起宅基的当地人,以及许多想在兖州定居的外地人,在那里盖房安家。由于他同情穷人,乐善好施,很快就有近百户人家由本人申请,经他人介绍,报当局批准,在那里盖房垒院居住下来。不久,孙桐萱又叫士兵在那儿建起石门一座,嵌以刻石“新村”两个大字。

孙的部队在操练的闲暇时间,除从事各项公益劳动外,还在农忙季节,派他们到离城不远的农村,帮助农民进行夏秋收割、播种的劳功。部队在农村劳动时,以连队为单位,自带干粮,只饮用农户的茶水。干活时,不分大户、小户,都可以得到帮助。并且,他还通知师部直属的炮兵团、骑兵营、辎重营,无代价的把骡马借给农民使用。

蒋介石拉拢

蒋介石为了控制韩复榘,便竭力拉拢孙桐萱,于是授意孔祥熙,让韩把山东省的一部分黄烟税收,交给孙师管理。这是一个很有油水的美差,每年除将部分税款上交外,孙桐萱从中获得很多的好处。他用这些钱为当地办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当地人都称他为“孙善人”。另外,他还出资办学、收孤贫儿。1933年春的一天清晨,孙由侍卫人员陪同,到城东北郊去察看地形,以便研究如何开凿新东门。走到吉神庙北时,发现庙墙后的路沟中,有一个十六七岁披麻袋的乞儿,奄奄待毙。孙问是干什么的,小乞丐战战兢兢,嗫嚅无语。孙的侍卫对他说:“这是我们的师长,心眼善良,是有名的孙善人,有什么事跟他说,没亏吃”。那个小孩回答说:姓万,名叫小义,家住河南,父母双亡,听说当兵的哥哥驻在兖州,就要饭来到这里。因找不到哥哥,只好白天要饭,夜晚住在庙里。昨晚回来时,庙门已经关闭,就躺在路沟里睡着了。说得泪流如雨。孙听后,遂生怜悯之心,令人将他带回师部。此后,他又见到不少衣不蔽体的穷苦儿童,沿街乞讨流浪,使逐渐产生了出资办学、收容贫困儿童的念头。他把这个想法与地方宫绅(当时的县长,商、农会会长等人)一商议,都赞不绝口,表示积极拥护。于是就由地方士绅组成了一个校董事会。十来天就在城内收容了三十多个孤贫孩子,随后又从农村沼来二十多名。办孤儿学校,可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好事。许多孤贫儿童入校后,学校除管吃管穿外,还能学文化、学技术。孙桐萱为增加学校经费来源和安置毕业生,又办了“孤贫学校习艺所”,专事卷烟,所生产的香烟行销国内外。后来,又办了澡堂和饭馆。该校延续了多年,直到1949年6月,解放后经鲁中南行署研究决定停办后,才宣告结束。

文化教育

孙桐萱对部队不仅注重进行军事训练,还注意思想和文化教育,部队开设有“三民主义”课和“图文”课,师部还创办了《猛进》月刊。为了培养人才,师部办了个学兵连,选拔班长、副班长或优秀战士,加以培养。学兵连每年均进行考试,对成绩优秀者给予重奖,如考第一名者,奖给金质奖章一枚(刻上第一名),怀表一枚,毛毯一床,还有大批书籍。1936年,看到强敌压境,国势日蹙,孙桐萱便想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军队,又深感兵源不足。于是便向韩请示后,在当年冬、次年春,利用三个月的农闲时间,对滋阳县(今兖州)境内的青年进行一次军事训练。训练结束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检阅。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名胜古迹颇多。兖州离曲阜很近,又是火车站,不少中外人士,常由兖州到曲阜游览。可是,当时兖州、曲之间没有公路,交通甚为不便。为此,孙桐萱在1933年冬,令士兵从兖州火车站、经文口坝、至曲阜,修筑了一条公路,命名“孔道”。路面平坦宽阔,路两旁等距离地栽种了杨柳树,还树立了许多石围,上刻:“爱惜树木”、“保护道路”、《孔子家语》中的语句及路程里数等文字。修路后,为供游人途中休息、观瞻,又在公路两旁自西向东修理了一坊五亭。

1936年12月16日,曲阜孔府17岁的第77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结婚(1935年蒋介石已经把衍圣公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原定蒋介石也要来参加婚礼,但是四天前发生了“西安事变”。当时的曲阜却什么都不清楚,在结婚当天因等待蒋介石而迟迟不能举行仪式,一直到下午两点,孙桐萱携夫人到场祝贺,通知蒋不能到了,才举行仪式。民政厅长李树春、教育厅长何思源出席了婚礼。孙桐萱赠送了一套沙发,至今还摆在孔府后堂楼的新房中。

1933 年3月,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庐山陆军军官训练团,轮流训练各地军官。蒋介石当时感到韩复榘难驯服,孙桐萱是第3路军的二号人物,因此被电召到庐山任训练团第一期营长。5月4日第一期开学,6月5日结业。在结业前10天,孙因与当时任训练团交际科少将科长的刘万春是交河同乡,因此商量希望通过陈诚(训练团副团长),向蒋介石要一张相片为孙的父亲当年8月20的70大寿增光。蒋为了拉拢孙,不光赠送照片(在相片背后写到:“锡荣老伯惠存”,落款是“小侄蒋中正敬赠”)。另外还赠送寿幛,寿屏6幅。寿幛上款写:“孙伯父大人七十寿辰之禧”,下款是蒋中正赠。还有5000块钱,陈诚也送寿幛一幅。

凇沪会战

1937年八一三凇沪会战后,第三路军改编为第三集团军,孙桐萱升任第12军军长兼第20师师长,该军还辖第81师(展书堂)。日军战领平津后,一路南下,9月进入山东。韩部北上鲁北,兵力部署的大体情况是:第81师奉命驻守德州,第20师驻防禹城徒骇河一线抵抗。正当第81师与日军激战之时,因上海战事激烈,国民党中央将炮兵调回南京,因此德州守军无重武器,由于武器相差悬殊,中国军队的素质与日军相差就更大了,仅一昼夜,81师就溃退了,后面的20 师也受到猛攻。因为韩将第81师撤回到禹城,致使日军深入。眼看日军逼近黄河北岸,广大士兵义愤填膺,孙桐萱对韩说:“如果主席不打,恐怕三路军的官兵不同意,跟主席走的就不多了。”关于这段事,当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在几十年后还特意问过当时居住在北京的孙桐萱,韩的五个师长中孙桐萱,谷良民,李汉章解放后都在北京居住。孙桐萱对何思源说:“你也知道老总的脾气,他要真不打,我们哪个敢不跟着走。”

僵持战

由于日军放慢了进攻速度,10月份战局相对平静。1937年11月,韩复榘率第三集团军与日军在黄河北激战。韩亲自带领手枪营过黄河指挥,在济阳城关北一个小村指挥作战。日寇以主力攻击20师,另以一个大队附战车十几辆由惠民迂回到黄河沿岸,将济阳和韩的指挥所包围起来。从早8时开始,直到傍晚,韩的卫队损失殆尽,韩本人几乎被俘,后突围过河,骑摩托车跑回济南,所随部队大部牺牲,仅剩卫士一人。事后见到何思源后说:“打,打,打,都打光了。”埋怨何思源等主张硬拼的人。11月14日,20师也从济阳溃退下来。当时在津浦铁路上的第12军20师60旅旅长孙学法在装甲车上设临时指挥所,被敌人平射炮穿钢弹击中,该旅曹参谋长及参谋姜怀珍当场阵亡,孙学法也伤重而亡(这个有点不确定)。随后第三集团军部队拆毁黄河铁桥撤到黄河南防守,同时任命孙桐萱为戒严司令。曹福林的29师(甲种师)全部,在津浦线济南至德州右;孙桐萱的20师(甲种师)一部及谷良民的22师(乙种师)全部,在津浦线济南至德州左;此外, 20师的另一部、受重创后撤的展书堂的81师(丙种师)全部部署在西南地区;韩设指挥部于千佛山,日寇曾两次用飞机投掷信筒向韩诱降,韩将信筒悬于指挥部门上,表示决不投降。

又隔河僵持了一个多月后,12月22日夜,日军1000多人强渡黄河,第56军军长谷良民第22师(谷自兼)首先溃退,韩指挥的第三集团军未进行有力抵抗,几万人面对几千渡河日军全线撤退,影响极其恶劣。留下孙桐萱师在济南断后。25日,日军对济南猛攻,27日,孙桐萱师全部撤出济南,向鲁西南的曹县集结。同时孙部在济南城内放火,济南一片惨相。后撤过程中,在菏泽、兰考之间,20师在一次反击中,击毙日冠一部。在向曹县撤退途中,韩及各军长均接到孔祥熙的火急电报:“蒋委员长谕撤退时一定将奉祀官孔德成带走。”韩命孙桐萱去曲阜办理,于是孙桐萱乘火车经姚村站下车,1938年1月3日晚十时即到曲阜孔府,限孔德成先生在两小时内随之撤退,那时,因孔妻(孙琪芳,其与孔德成联姻的媒人是当时的山东省政府民政厅长李树春)要分娩,孔德成先生犹豫不决,孔府家属都给孙桐萱下了跪,要求留下不走。孙桐萱说:“在路上生孩子我们也有大夫、护士,不走不行,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事,这是民族气节问题。”孙桐萱令其家人加紧准备启程。孔德成先生于4日晨四时启程,行前安排孔令煜先生负责代理其奉祀官职务(现在奉祀官孔德成还生活在台湾)。走时孔的夫人孙琪芳正在梳头,连头也没梳完就催着上车了。孔德成离开曲阜一两天后,日军就占领曲阜了。孔的夫人在入川途中,在汉口生下一女--孔维鄂,以后又在重庆生一子--孔维益。撤到曹县后,局势又相对安定了一段时间。因为没有确切资料,所以不清楚孙部的损失有多大,但根据史料,第20师没有打什么硬仗。

分化政策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韩带孙桐萱参加会议。结果韩被扣押,蒋在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召见孙桐萱和于学忠,任命于学忠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为副总司令,曹福林为前敌总指挥。孙桐萱在韩被扣后曾极力多方营救,甚至准备集结部队在黄河边作激烈的抗争,由于曹福林不同意而作罢。当时第三集团军的各个师长都受到蒋的单独拉拢,只在孙的极力坚持下,全体将领才发个电报嘴上救一下韩。孙又派张钺携60000元巨款去汉口活动,见何应钦,何成浚等人,但无济于事。1月24日,韩被枪杀。

于学忠到曹县第三集团军总部几天后就离开了。由于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55军军长曹福林对56军军长谷良民有意见,理由是谷师作战不力,率先失守河防阵地,导致全线崩溃,逼迫孙桐萱撤销了56军番号,谷良民被迫离开军界(后来去重庆经商),所部22师并入12军。

为了分化原韩复榘部队,1938年4月台儿庄大战中,李宗仁将该部分开。55军曹福林(辖29、74师)被调到藤县北袭击敌人后路,以后划归刘汝明指挥;孙桐萱(代理第三集团军司令)指挥12军(孙桐萱)守曹县,金乡及北黄河沿线;吴化文新四师(原来56军)被调去袭击济南,策应徐州方向国军主力。孙所部12军22师曾一度收复济宁,有利的支援了台儿庄大捷。

1938年5月,台儿庄徐州吃紧,薛岳出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孙桐萱担任副司令。薛岳指挥兰封会战,孙派第20师副师长张测民指挥一部前往支援。同年四、五月间,台儿庄徐州沦陷后,第3集团军(其实只有第12军的三个师)奉命移防到河南许昌。部队经兰封,太康敌后到达许昌。正直黄河决口,孙桐萱指挥第12军与向许昌进攻的敌人作战,日军约千人不及撤退,被孙部消灭了4、5百人。接着奉调南下,扼守武胜关一带,阻敌南进。最后,因武汉转进计划业已策定,所有第五战区部队,除留置有力之数部于大别山脉担任游击外,其余均陆续转进平汉线以西。

1938年6月7日,孙桐萱正式担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

郑州一战

1938年7月26日日军占据九江后,为掩护其南侧翼之安全,即分向南浔铁路和瑞(昌)武(宁)公路前进。守备在瑞昌附近的是已经归第2兵团指挥的第3集团军孙桐萱12军,这时部队因为几个月来从山东到河南再到江南,官兵水土不服,已经减员3500多人。部队在瑞昌以东高地严阵以待,8月上旬以来,日军常向我阵地侵扰,均被我击退。8月8日:日军台湾旅团(波田支队)以一部于瑞昌东北之港口登陆,被我军击退。至10日又有敌400余人,在该处登陆,占领望夫山、平顶山。孙桐萱命令展书堂(81师)和时同然(22师)率部队反攻,第3集团军展开攻击,夺回望夫山、平顶山,把敌人逼入港口。敌波田支队再举增援,并以舰炮掩护攻击,又将两山攻占。15日,敌另一部利用舰炮掩护,在徐家湾江岸登陆,经两周之苦战,我军仍坚持在原阵线。到8月下旬,这方面之敌大举增援,于24日攻陷瑞昌。8月29日,孙桐萱将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阳新失守。武汉失守后,经过在江西整训的孙部又北上中原,协同第4集团军(孙蔚如)负责防守郑州地区,孙部负责郑州城及右翼黄河新道的防务。第3集团军这时只能指挥第12军的三个师。1938年10月,第3集团军的部队到达郑州地区,防区在郑州东侧,北起花园口,向南经中牟,蔚氏,扶沟,西华到商水县周家口,沿河弯曲300多里,第三集团军总部在郑州市内的陇海花园。

当时郑州与敌人只有黄河一水之隔,绅商纷纷西迁,许多市民也离城回乡,郑州人口锐减。仅有的四所中等学校中的两所西迁。郑州是从沦陷区到大后方的通道,聚集着许多流亡青年,还有一些随军子弟,学校远不致需要。孙桐萱在战前任国民党二十师师长驻防山东兖州时,就曾办过“孤贫学校”而被称为“孙善人”。他面对郑州的教育现状,为解决青年学子求学的困难,更有意于为自己输送一批下级军官人才,就下定了办学的决心,创立了桐萱中学。1939年夏,先后成立了筹备处和校董会,孙任董事长。1940年夏首次招生,直到1944年夏河南全境失守才停办。

游击总指挥

1939年,孙兼任豫皖边区游击总指挥。为加强河防,第3集团军除派侦探深入敌占区搜集情报外,还定期轮流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到河东的尉氏、杞县、太康等地进行游击战,这样既打击了敌人,又使部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4月1日,第3集团军成功地袭击了驻扎在开封的日军,消息传出后,立即轰动全国。外国通讯社称:此为华军对日军已占重要城市第一次有效攻击。

袭击开封的经过是这样的:经过情报人员长时间侦察后得知,隔河当面之敌系日军第三十五师团,师团长是指挥河南、冀南和鲁西南日伪军的原田熊吉中将。其司令部设在开封河南大学,四周装有电网,戒备森严。防守开封的日军包括步、骑、炮、战车等兵种,约千余人,分驻在城内、南关、车站等处。经过侦察,我军对开封城内各处的日军兵力、火力配备、岗哨设置等巳了若指掌。

第3集团军总部根据所掌握的敌情,经过周密的研究,决定派出一个混合师奇袭驻开封之日军。

1939年3月22日,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在郑州陇海花园召开了奇袭开封的战前预备会,参战部队营以上军官参加。会议由孙总司令主持。20师周遵时师长宣布了混合师组成的决定。

混合师的主力为第二十师,辖步兵三个团(第五十八团、第五十九团、第六十团),炮兵、工兵各一个营,骑兵、通讯兵各一个连,配属部队为第二十二师的第六十五团和炮兵、工兵各一个营、骑兵、通讯兵各一个连,以及总部直属的战防炮营。总兵力约12000余人。周遵时为作战指挥部指挥官,副指挥官孙政训(第二十师副师长),参谋长刘琛(第二十师参谋长)。决定袭击时间为4月1日凌晨4时。因为我军在新黄河以西,出动的又是万人以上的大部队,渡河后距开封还有60多华里,若31日夜渡河,时间太紧张,经研究决定、于30日夜出发。渡河后即潜伏在距开封40多华里村庄内。31日夜各部队秘密进入集结地带,就地隐蔽待命。

30日晚,部队分别由中牟的小潘庄和尉氏的芦馆两个渡口渡过新黄河,到达预定的地点宿营。31日晚,部队在夜幕下秘密进入集结地带。那天虽是农历二月十一日,但天公作美,浓厚的云层遮住月光,为我军的行动提供了极好的隐蔽条件。一支万余人的部队兵临城下,守城日军竟然毫无察觉。

4月1日凌晨4时,战斗开始,由于日军毫无戒备,仓皇应战,陷入一片混乱。从整个战场上敌我双方力旦对比来看,我军兵力虽十倍于敌,但武器装备却远远落后于日军,既无战车装甲车.更无制控权可言,而且又是孤军深入敌占区作战,全无后勤保障和增援部队,其困难和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但官兵们满怀抗日救国的热情,抱定誓死杀敌的决心,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同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4月1日傍晚6时,指挥部下达了撤退命令。经过一天的血战,我军毙伤敌军近800名,击落敌机1架,击毁、击伤战车6辆,汽车、装甲车10余辆,凯旋还师。

从1939年4月开始,第3集团军继续多次袭击开封的日军,同时也击退了小股日军的进袭。

1939年12军第81师在豫东游击战中每战皆捷,迭受嘉奖,获得该年终总评为全国正规军的游击战第一名。

因为第3集团军防区与敌人只是一水之隔,加上当时内地物资紧缺,因此第3集团军从孙桐萱以下很多官员都以过河收集情报为由,派人去沦陷区购买物资,走私回内地,趁机发国难财。就连战区副总司令汤恩伯也不例外(可见文史资料第54辑)。这就给守卫河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长沙会战

1941年9月底,日军为了配合第二次长沙会战,集合第36师团、第110师团、第35师团等5万余人于豫北。当时第12军的布置是22师(张测民)守河防,第一线守黄河新道从郑州东北自京水,迤逦东南至尉氏圃田附近,分驻沿河各村庄(师部驻祭城乡金庆)。第二线驻贾鲁河之西,枣园、磨李、小孟庄、南李庄等村。20师驻郑州城北东南郊至新郑一带。第81师在后方新郑整训。

10月1日夜,日军一步兵混成旅,内附骑兵队及机械化联队约万余人。并配属空军数队,由开封方向进犯郑州,从琵琶陈强渡黄河。琵琶陈守军22师守备连士兵虽曾两次报告,而连营长以为是“奸民走贩私货”,没采取紧急措施,上段所讲的隐患变成了灾难。敌军登岸已多,驻守连始行应战。日军以枪炮猛烈轰击,我少数驻防部队伤亡殆尽。未及两小时,守军溃退。此时营、团、师部均已闻枪炮声,知敌已过河,开始向枪声紧密处调集队伍狙击。当时日军以主力来犯,而我以薄弱之步兵在正面防守,敌犹如以尖刀突薄纸,当然一突即破。我第一线在拂晓时已被突破。第22师部队即沿第二线阵地阻止敌人西进。

孙桐萱得到消息后当即命第20(周遵时)师与第22师竭尽全力阻止敌入扩张前进,同时把总部直属部队和预备队都派上一线。又以电话命令第81师师长贺粹之迅速由新郑沿新郑、郑州大道急来郑州以东地区增援第22师及第20师。并将当时情况与处置,报告第一战区长官部,同时要求另派部队接替尉氏以南防务,以便集中力量抗击登陆之敌。同时又将上述情况分别电告左右翼邻军及有关方面。

10月2日白天,第22师及第20师一面沿黄泛区集结兵力,一面竭力阻止敌人西犯。在敌人步、炮兵猛烈的火力下,我守军在每个据点的争夺中都能不顾在敌机枪与炮火下的伤亡,以短兵相接。在肉搏时,一些未撤走的村民也持劈刀、斧头参加对敌搏斗,士气振奋,这样苦战了一天,使敌人无所进展。当天晚上,日军已有6000多渡过黄河,郑州城郊已经有日军骑兵出现,孙的总指挥部也撤出郑州。

3日夜,第81师赶到郑州附近。师长一面报告总部,一面部署部队接22师的一部分阵地,主力沿贾鲁河沿岸占领阵地,阻止敌军前进。孙乘月夜至第81师师部,由孙当面将敌我情况向贺师长讲清楚,说明对岸敌炮火甚烈,明日拂晓可能以主力向你师进攻,须严加防范,要求他们提高士气,艰苦作战,任何困难也要克服,发挥冯先生教导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该师的官兵听到总司令到前线慰问,大为振奋,虽经过一日急行军仍不顾困乏,当夜奋力挖掘战壕。

10月4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与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我部队经过调整,以猛烈的火力阻止敌军前进。但来犯之敌在步、炮、飞机协同下向装备极其劣势的第20师及22师不断猛烈进攻,致我军感到坚守困难,迫使我第20师向京水镇方向、第22师向郑庵附近转移阵地。

第81师接防后,在沿贾鲁新堤一线,利用有利地形阻止敌主力。81师某团第三营吴营长,奉命到河边大花庄桥头接防,毙敌逾百人。白刃相接,该营长负伤,腹破肠拖,仍与其连长夺回机枪一挺,毙敌二、三人,最后战死于桥下。后该营大部壮烈牺牲,附近民众在激战中亦大力相助。

在战斗中,孙桐萱亲临前线督战,最危险时刻,孙的警卫营也拿上了火线。与日寇激战数日,未能阻敌于黄河(黄泛区)以东地区,而敌军主力又渡过黄泛区迫近郑州。郑州以东地区,地形开阔平坦,不利于我军防守,反利于敌之机械化与步、炮、飞机协同作战。我既无飞机又无有力炮火,而处于挨打的地位。为了调整作战力量争取主动,孙主张暂时放弃郑州,撤至郑州以西密县与荥阳以东之昆山山麓,这里地形荫蔽,天然沟渠纵横,利于我之防守而不利敌之机械化的活动。我军重新调整部署,可与敌保持对峙的局面,以逸待劳,打击敌之有生力量后待机反攻。

孙持此理由,一再请示第一战区长官,得到卫立煌长官的批准后,于五日下午,第3集团军放弃郑州,南撤到密县东曲梁镇。20师撤出郑州到西十八里河附近,面向郑州方向占领阵地;22两师撤至郑州南郊十八里河以东以南地区,形成护卫总司令部与敌人对峙的局面。81师奉命转移进到郑州西南黄岗寺。在部队后撤时,汤恩伯部第13军在孙部的背后设防,阻止其继续后撤;同时汤命所部截留第3集团军的供给物资,扣押去洛阳的第3集团军人员。

10月7日晚,卫立煌召开军事会议,共同研究如何消灭敌人、收复郑州。孙指出:当前河防既被突破,郑州及以东地形均系平原,不利我守势作战,不如郑州以西山麓易隐蔽,利于我守,与敌保持对峙,日夜以逸待劳,各师以主力坚守阵地以火力杀伤敌有生力量,夜间以敢死队游击敌之后方以断其补给。如此消灭来犯之敌,相机收复郑州,不收复郑州决不罢休。这时候,汤恩伯对孙说:“有人说:你的22师某连长出卖黄泛河口,敌人才轻而易举地渡过黄泛区的。”孙桐萱与卫的关系一向很好,加上当时孙桐萱也豁出去了,说:“副长官不能听信敌人的挑拨离间的宣传,所谓某连长,我敢说第12军中连长以上我是多半认识的,有的都能知其是某某地方的人。如果真有人出卖河防,只要说出姓名,除战死者外,我立刻把他抓来,以军法从事。”

会议后,孙连夜返回曲梁镇总部,召集各师长及主要团长开会。提出:大敌当前,唯一的出路是各师团提高士气,加强团结,大家齐心合力,把部队整顿好,爱护民众,军民结成一条心。只要积极抗日,消灭当面敌人,收复郑州。这样,我们即使部队牺牲光了,我孙本人牺牲了,也留得个抗日英雄,千古传名。希望各部队全体战士下定为国牺牲的决心,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此后20多天,第3集团军在坚守阵地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同时,不断派部队袭击郑州日军部队。10月31日,敌军以主力进攻黄冈寺我守军81师。日寇开始以飞机轰炸和炮击,掩护其步兵数千人向我守军猛攻。但在我强大火力网前,敌屡边顿挫,直至黄昏才接近阵地前沿,约数百名敌人强攻进入黄冈寺寨内,师长贺粹之亲率手枪连赴前线督战,突入寨内之敌被我尽歼。在黄冈寺北门外当场击毙日寇大佐小林联队长及其以下官兵百余名。

31日黄昏,当面敌火力渐弱,似有退却模样。10月31日至11月1日夜间,第3集团军全线发动反击,日军溃退,20师60团当夜收复郑州。经过一个月的鏖战,第3集团军上报毙伤日军6000余;击伤日军指挥官鲤登少将(伤重不治而亡)。

而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通讯营总机排排长郭宗正回忆,11月4日清扫战场,经检查,我军伤亡营长董万选等3人,连长以下军官27人,士兵1200余人。而日军伤亡,根据战斗情况及便探汇报约在2000人左右,俘30余人。何应钦的《八年抗战之经过》指出,“是役敌伤亡约3000余。”第3集团军12军22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李勋甫回忆,毙伤日军6000余人。日本史料中此战参战序列中鲤登少将只有鲤登行一一人,并未于此战战死,1941年11月6日,晋升为陆军中将,第七师团师团长北海道驻屯。1945年12月日本战败后复原,1972年11月17日死于日本。

此后部队大部到郑州以西休整,一部沿河监视日军。

1941年底1942年初,洛阳、郑州一线形势稍微稳定。卫立煌被撤去第一战区司令职务。原计划由孙连仲担任,但考虑到防线当面伪军开封省长刘郁芬是也西北军老人,因此改任命蒋鼎文为司令官。

1942年1月,第3集团军后调整训,部队移防到豫西的陕州。在1942年中,孙良诚和孙殿英、庞炳勋相继叛变投敌,再加上早就当汉奸的张岚峰,河南沦陷区的伪军大部都是原西北军的。

职务变动

卫立煌调走,汤恩伯当权。随着第3集团军后调,孙的职务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汤取代了孙的豫皖边区总指挥的职务。继续又夺取了孙对招募处的领导权,这个招募处全称是国民党军政部鲁西招募处,是在1940年春在河南郑州成立的。孙原认为第三集团军在山东省历史久,与人民有情感,能把已沦陷的鲁西青年吸收过来,补充部队,并免于资敌,经国民党军政部批准成立。处长由孙桐萱兼任,副处长由时同然担任(原22师师长)。干部全是由第3集团军12军各师抽调的。孙桐萱可以利用这个机构为第3集团军补充兵员和物资,更能从中捞取到巨额的钱财。据说在抗战中,因为孙部为西北军,被当成杂牌另眼看待。孙部与日军的作战中的损失,只补1/3,其余自行解决。因此这个招募处对第3集团军,对孙都是不可或缺的。

1942年军政部命令招募处经理人事仍由孙管辖,但行政业务由汤负责,加上孙部不再担任河防守备任务,等于斩断了孙和第3集团军的重要经济和人员补充来源。

孙部调驻陕州后,面对上述不利的形势,准备秘密派人北渡黄河过到晋南,发展势力。同时指示部下和伪军孙良诚拉上关系,准备两手打算,一担抗日形势不利就可以当伪军做汉奸,但遭到一部分部下的反对。另一方面,为了控制杂牌部队,蒋介石向第3集团军派了很多干部,但被孙以种种借口予以撤职。

以上几个方面汇总到蒋介石处后,针对西北军大批将领投敌的现实,蒋提前下手,以“通敌有据”(指勾结日寇)的罪名,密令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扣押孙桐萱。

解放后

根据解放后孙自己的叙述,他被蒋扣押是因为部队里有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他保护过共产党员,任由地下党在部队存在;另外他给过同在豫皖边区的新四军5000块钱。(这两种原因都列出来,因为我们不在那个环境,不是当事人。鉴于孙是在解放后在北京讲的,也许以后会真相大白的。)

1943年1月18日,蒋鼎文在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以宴客为由将孙桐萱扣押。3、4天后由三四十名人乘专列武装押解到宝鸡警备司令部,在此关押18天后,由重庆派来一架飞机,由军统吴仲离带四名特务将孙押往重庆。先是关在重庆市珊瑚坝蒋介石卫队团内。大约半月后,在一天夜间,由一群便衣特务乘四、五辆小汽车又将孙桐萱押到瓷器口东南山坡下的一个孤院子里,由蒋介石卫队团的一名副团长带领20名战士,另有七、八名便衣特务日夜轮流看守。十余日后,孙被押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亲自对其进行了审讯。据说在孙被扣期间,蒋介石曾批过一个条子,决定枪毙孙,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讨论时没有通过,一是认为证据不足,二是怕影响原西北军其他将领。

被审讯后,孙桐萱仍被押回山坡下那个独院里监禁。一直呆了八个多月,后来有所松动,可以在特务跟随的情况下到附近山坡上散步。一次,军政部长何应钦动员孙在歌乐山买所房子,在重庆长期居住下去。孙说:”我没有钱。”最后,何应钦提出让孙将其父孙锡荣迁来重庆,孙答应了。孙锡荣来到重庆,在名义上对孙宣布释放,但被告知:不得出重庆,不得向外写信和任何人联系、并在暗中有特务监视。

蒋介石由于并没有抓住孙投敌的真凭实据,最后提出给孙调动工作。不久,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派人给孙送来一纸中将军事参议的委任状。

孙桐萱被扣押之后,第3集团军被撤,其基本部队第12军被汤恩伯收编,将营以上军官大部分进行了撤换,由贺粹之担任军长,只有第22和81两师。抗战后,12军的2个师被缩编为整编81旅,并入刘汝明的第四绥靖区整编68师,后来又恢复为68军81师。在刘汝明撤往福建时,第81师在师长葛开祥率领下起义,副军长王振声和参谋长杜允中也随同起义。

1945年日本投降后,孙桐萱曾向蒋介石写书面报告,要求退出军界。1946年程潜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孙在第一战区时曾跟随过程潜,便向他提出回北平等待办理退役手续的要求,得到批准。1946年6月16日孙桐萱回到北平。

晚年生活

孙以后一直住在北平。解放后,全国政协委员会对孙桐萱以生活上的照顾使他得以安度晚年。

孙桐萱将军于1978年9月9日在北京病故。逝世后,全国政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悼词中说:“孙桐萱先生早年就与我党有联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影响下,他同情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由于他不满蒋介石的卖国政策和反动统治,曾被其长期扣押和监视,几遭杀害。”

为人民服务

这里的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主要体现在以下:

1、第三集团军司令部机要室秘书主任朱晦生上校是1926年入党的老党员,是郑州、开封一带地下党的负责人,曾在孙部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并建立了特别支部。朱晦生从参军就在跟随在孙的左右,是孙的老部下了。第一战区特务头子岳炳烛侦知朱是共产党后,曾要抓捕朱晦生,被孙顶了回去。汤恩伯也曾亲自出马给孙打电话,孙桐萱以自身性命担保,掩护下来。朱晦生为了报恩,在孙被扣后曾酬款去救,但无果。

2、1939年在国民党宣布“制止异党活动”、积极开始反共的时候,刘贯一同志找到孙桐萱为新四军募集服装费,孙慷慨解囊,捐助大洋五千。

孙桐萱爱好书法,驻防兖州时,只要有空,每天都要写毛笔字。他还经常将自己练字时,写得较为满意的字幅留出来,存放一边。字虽写得不算好但只要有人向他索取,他便很高兴地馈赠一幅。

孙的原配夫人张伯苓。也很爱好写字。她留跟孙的秘书高迈天(当时较有名气的书法家)学习书法。孙的二姨太肖艳芬,在孙驻防兖州时在周村娶的一个戏班演员。孙还有个三姨太 。

孙桐萱四弟孙桐岗,是中国早期的著名空军飞行员。从德国毕业时,驾机从柏林横跨地中海、印度洋飞到国内,飞回南京,当时轰动全国。1945年8月日军投降时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任空军少校。在1935年,有人从中作媒,提议孔、孙两家联姻,即把孔祥熙的大小姐孔今仪嫁给孙桐岗为妻。但不清楚具体原因,没有成。

孙的子女具体不详,应有一名叫孙智正,还有一名叫孙美霓。

孙桐萱故居

重庆道68号

特点:该楼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733平方米,为独具特色的3层砖混结构楼房,现代风格,平面呈不规则结构,右侧为半圆形,门窗均有雨厦。内装修豪华,居住舒适。院落宽阔,遍植花草。现已经过大修改造,为办公用房。

家庭生活

孙的原配夫人张伯苓。也很爱好写字。她留跟孙的秘书高迈天(当时较有名气的书法家)学习书法。孙的二姨太肖艳芬,在孙驻防兖州时在周村娶的一个戏班演员。孙还有个三姨太。孙桐萱爱好书法,驻防兖州时,只要有空,每天都要写毛笔字。他还经常将自己练字时,写得较为满意的字幅留出来,存放一边。字虽写得不算好但只要有人向他索取,他便很高兴地馈赠一幅。

人物评价

孙桐萱为人正派,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很早就与中共有过关系。孙桐萱驻兖时任国民党第三路军二十师师长,由于他本人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所以孙部驻兖期间没有发生过骚扰百姓、寻衅滋事一类事情,而且他还主动协助地方在社会治安、市政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好事。孙桐萱在兖州还创办了孤贫学校,用以收养教育当时因战乱灾荒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孤贫儿童。这个学校办了十余年,收容了大批孤贫儿童,使他们得免饥寒冻馁之苦,还都学会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他还主持修建道路,建了津浦花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津浦花园内修有“劳工休息室”,亲题“劳工神圣”扁额,反映了他尊重劳动者的思想。在兖期间,他还多次组织军队下乡帮百姓收割播种,又让军队医院为贫苦百姓治病施药,对当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抢劫绑架案,他也打击不遗余力,使兖州一带社会秩序相对较好,这些善政,至今还常常被人们提起。建国后孙桐萱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逝世后,中共统战部、政协全国委员会、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人民日报》发了消息,给以相当高评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