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髓内钉组合固定模式 |
释义 | 介绍当植入物与骨折端形成骨-植入物复合体(bone implant complex, BIC)时,可以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定作用,使BIC在工作长度内成为有机整体, 这种整体性可使BIC生物力学性能总体得到提高,无偏心性应力、应力遮挡和应力集中,使作用于骨折端的外来应力分布趋势平衡。提供有利于骨痂生长的最稳定的生物学环境。组合固定模式是从内植体的固定作用来阐明固定方式,组合固定模式是在不断发展:加压接骨板和交锁髓内钉都属于此范畴。 组合固定模式应组合固定模式应是在一种内固定装置上实现的,能克服单一固定作用的不足、简便易行的固定模式而不是通过2个(种)以上内固定装置来完成,乙太髓内钉在固定中具有四种固定作用:1近端插销作用,2范围扩大的髓内填充作用,3提拉-断端加压作用4髓内抱死(制动)——乙太髓内钉氏钉独有的固定作用;是典型的髓内钉组合固定模式.优势: 一)力学性能好1应力分布合理,无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2抗弯强度、抗压缩强度高于交锁钉 3抗扭转强度与交锁钉相同(无显著性差异);二)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排除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等不利的力学因素,无断钉和骨不连等并发症;三)骨折愈合快:1骨-植入物复合体成为有机整体利于骨愈合 2钉骨间接触压力及压力差促进骨愈合3排除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等力学因素对骨折愈合的不利影响4混合固定模式形成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应力分布合理,抗弯抗扭抗压缩强)提供有利于骨痂生长的最稳定的生物学环境;该固定模式为佛山市乙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骨科专家首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