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迁经济开发区 |
释义 | 开发区简介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1998年11月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宿迁新城区南侧,紧临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徐淮公路,距市政府仅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宿迁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建区以来,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35亿元,建成了“十四纵十一横”的道路网络,建成区内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全部铺设到位,基本实现“六通一平”。省政府扶持建设的标准厂房集中区规划占地面积3400亩,包括标准厂房区、三产服务区、生活配套区和仓储物流区,其中一期、二期工程占地780亩,建成总面积4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62幢和青年公寓5幢,目前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园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成效显著,生态型、园林化的开发区正展露新姿。 开发区实行“一站式、帮办式、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务制度,以最优惠的政策为投资者承办项目审批、征地拆迁、规划建设、工商财税等各种手续,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浓烈氛围。2006年,开发区以全市1.7%的人口创造了全市7.9%的财政贡献,财政收入再翻一番,突破3亿元,发展速度位列全省7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第七、苏北第一。在2006年全省“企业投资最佳开发区”评选活动中,宿迁经济开发区荣获“中国江苏企业投资最佳开发区”称号。 开发区坚持“外向型、高起点、国际化”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资源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工业,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加工业基地。截止2006年底,共有368个项目进区,协议利用资金234.3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58个,投产运营项目170个。娃哈哈饮料、芬那丝袜业、晨风服饰、流星工业园、三鼎织带、实信织带、华兴玻璃等工业项目投资额均在亿元以上。开发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区内己建成通成山庄、天星花园、欧洲花园等住宅小区,青华中学、钟吾医院等社会事业机构,总投资28亿元的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化工、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板块。 开发区优势1、区位及规划范围宿迁经济开发区位于宿迁市河西片、新城片南部,其规划范围东起发展大道、古黄河、西至十一支渠,南到南环路以南1公里,北至规划中的青海湖路,总用地19.08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条件区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黄河高漫滩,地面高程25.7-26.3米,西面为淮北平原地貌单元区,地面高程19.5-20.3米,两种地貌交汇于古城砖瓦场北侧,形成陡坎、斜坡。区内主要河流有南北向古黄河十一支渠、顺堤河,东西向民便河,另外众多小河流蜿蜒而过,水域总面积85.18公顷。 3、现状用地区内现状用地主要为农田,建设用地仅占20%,农田占76%,水域占4%。现状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和开发商品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62%,而工业用地仅占建设用地3%。 4、现状人口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现状人口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共有居住人口23450人,农村居民点主要有魏井、古城、道口、梨园、前庵、朱圩等居委会。 5,开发区领导班子 许步健:主持开发区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 王守兵:负责开发区日常工作,统筹招商引资工作、防汛抗旱工作、应急管理工作和土地“三清”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财政审计局、国税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协调金融部门工作。 李前聪:负责纪工委工作、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政法工作、软环境建设、信访工作、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农村、社区工作、社会事业工作和人武工作、社会保险、宗教工作,分管监察局、公安分局、社会事业局,协调公检法机关、涉农部门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信访、民政部门及软建办工作。 杨金国:负责招商服务工作、进区企业招工、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南北挂钩、策应扶持工作,分管经济发展局、机械电子产业招商局、招工办、环保分局、消防大队。协调市发改委、经贸委、外经贸局、海关、商检、科技局、旅游局、物价局、劳动局、考核办、安委办、安监局、食安办、环保局、药监局、质监局等部门工作。 周朝明:协助王守兵同志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协助分管党政办公室。负责规划、建设、绿化、人防、防汛防旱、拆迁安置及项目配套建设服务工作。分管规划建设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和城管监察大队,以及三产和服务外包招商局,协调交通道路、建设、通信、水务、供电、广电部门工作。 何 杰 :负责标准厂房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 李忠贤 :不参加具体分工。 刘 彬 : 协助周朝明同志分管规划、建设、环保、绿化、人防、防汛防旱、拆迁安置及项目配套建设服务工作,主抓土地“三清”工作。分管“三清”办公室。 叶晓晨:根据宿组干(2008)1号文件精神,任泗洪县朱湖镇副镇长(挂职),暂不参加分工。 孟献国 :负责招商服务工作,分管轻纺食品产业招商局和高新产业招商局。协助李前聪同志分管农村工作、社区工作,主抓社会保险工作。 开发区发展江苏省宿迁市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地处江苏省北部,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宿迁位于新兴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区域,东临中国八大港口之一连云港,西接全国交通枢纽徐州市,是历史悠久但又年轻的新兴中心城市。 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1998年11月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也是与国内著名学府—东南大学合作共建的高科技工业园。 水陆交通便捷发达,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宿迁是中国知名经济大省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也是江苏省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作为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发达。 开安区位于宿迁新城区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临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区主干道徐淮路,距市政府仅1.5公里,位于宁宿徐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出口处,宿泗公路和在建的徐宿淮盐一级公路贯穿全区,驱车30分钟可至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京杭大运河绕区而过,构成了开发区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 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园区发展日新月异。 宿迁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区内已形成“十四纵十一横”的道路网络,沿线的供电、供水、电信、广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已敷设到位,基本实现“八通一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已见成效,生态型、园林式的开发区初具雏形。 积极策应产业梯度结构转移,充分发挥新沂河作为省定排污河道功能,已启动了宿迁经济开发区北区的规划建设,构筑以化工、纺织、医药、印染为主的特色园区。北区规划面积约为31.5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9.9平方公里。 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宿迁经济开发区在干部人事管理、规划建设环保管理、土地管理、财税和工商管理等方面实行封闭运行。实行“政企合一,特区模式,封闭运行,实体运作,自立自强”的运作模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开发集团总公司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除有专门规定以外,享有自主的审批权、用人权和管理权。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工作的生命线,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围绕招商引资,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运行机制。坚持“一区多园,三级联动”的总体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建设特色工业小区,盘活资源,完善功能,形成规模,互动并进,共同发展。统一招商平台,统一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园区地域范围,提高了园区承载力。 优惠政策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宿发[2008]6号文件精神 ,明确具体的税收奖励标准、申报办法和时间界限,及时足额兑现 税收奖励,打造诚信宿迁形象,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申报时间:除了企业所得税外,各税种奖励按季 兑现,申报期为每季次月1—10日;企业所得税每年汇算清缴后于次月 10 日前申报。 第三条 土地税费指耕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开发资金、土 地使用变更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地管理费、勘测定界费、征地包干服务费、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第四条 各项规费指建设过程中办理规划许可证、建设许可证等所缴纳费用。 第五条 增值税优惠期的第一年,每亩纳税(含出口退税)低于5000元(标准厂房内企业每千平米低于3万元),或交纳增 值税总额低于50万元的不享受所有税收奖励,并相应减少优惠期。 第六条 大项目和外资项目特殊优惠中,“外资企业税费政策比照内资企业顺延一年”为顺延优惠期的最后一年。 第七条 高新技术项目优惠:“如企业产品出口产值达到其当年产值的 70% 以上,给予企业开发区财政实际所得的全额资金扶持”,执行时间从投产年度起的第9年至第10年。 第八条 物流企业营业税先按80%每2个月奖励一次,如果全年入库额超过500万元,年终兑现剩余的20%。且物流企业返还税款的45%返还车船主,剩余部分必须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第九条 凡是中央、省有关部门给予投资企业的各类优惠 政策,企业继续享受,但同一优惠政策中只能选择最优惠的政策 执行,每个项目不得重复享受优惠。 第十条 企业税收优惠期,从各进区企业与管委会签订合 同承诺的投产期计算。对已签订进区合同的工业企业,长期不投产运营的,已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不作奖励,待有流转税入库时再按上述规定奖励。土地、房产闲置时间抵冲优惠期。 第十一条 投资三产项目的税收优惠。“新建、改造扩建的大型商业和专业市场”指一次性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 第十二条 市区高层建筑已通过方案审查的,项目按原政 策执行;2008年3月7日之前,规划设计要点中提出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并在有效期内报送方案的项目,按原政策执行。 第十三条 涉及“规费减免”改“先征后奖”执行标准的, 已完成报批手续的 , 按原协议执行 ; 未办理报批手续的 , 按现行政策执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