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苏寿崧
释义

贡生,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少时聪慧好学,他24岁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副举,授奉天直隶厅判。时值戊戊变法,寿崧受康梁思想影响,思革新图强,痛惜变法失败未赴任。为寻强国之途,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考入福建法政学堂高等科,毕业回乡。此间他加入同盟会,积极宣传“三民主义”,实践共和理想。以创办寿山两等小学(当时全县仅寿山、双溪两所)培养人才。他参与辛亥革命,因生病而派出堂弟苏福康等4人赴广州。起义失败,堂弟被杀,寿崧痛惜不已。他与同盟会员、护国军吴适多有联系,在当地组织武装力量打击北洋军阀在福建的势力。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寿崧选任屏南县首届参议员、福建省临时参议员,省议会议员。他博学多才,著有《双钏记》等揭露社会时弊的小说,发表于上海沈枕亚主编的杂志上。同胞兄弟苏寿昆、苏寿仑皆多才多艺,其书画、雕塑艺术颇具影响。

苏寿崧

苏寿崧,贡生,名正赏,号岳生,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出生)。少时聪慧好学,博览群书。1898年,廿四岁的苏寿崧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副举,授奉天直隶厅判。时值戊戌变法,苏寿崧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先进思想的影响,思革新图强,痛惜变法失败而未赴任。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苏寿崧考入福建法政学堂高等科,研习法政。此时孙中山已经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汹涌澎湃的革命潮流遍及了祖国各地。苏寿崧深明革命道理,毅然加入同盟会,积极宣传“三民主义”,实践共和理想。所著毕业论文述曰“专制政体,天子当阳,宰臣辅治,宰臣进退由人主。立宪政体,内阁任责,君上享成,内阁升降由人民”。并强调,“腐者蠹国,妄者乱国,二者均病。”

苏寿崧嗣后毕业,由于体弱多病,回到家乡屏南寿山。1909年(宣统元年),他在寿山村集资创办小学(当时在全县仅有寿山、双溪两所),初设二个班,收学生二十余人。学校起初是设立在他自己的家里,人数增加后搬到太保楼。苏寿崧自任校长兼义务教员,还先后聘用拔贡、秀才六人,培养出来的学生后大多成为一方人才。虽然蛰居深山,而革命意志弥坚,宣传同盟会宗旨不辍。

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发动了多次起义均告失败。但是同盟会员不屈不挠,决定于1911年4月再次组织广州起义。苏寿崧因病体不能长途跋涉,就动员堂弟苏福康、苏正仪、苏俄弟、苏正蓄等四人去参加起义军。3月29日,苏家兄弟四人从寿山出发,翻山越岭,经过宁德赶到福州马尾。这时,福州的大部队已经开赴广州,并且也联系不上。正当苏家兄弟四人准备自己乘船前往广州,传来了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福州的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八十余人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花岗72烈士”。得知恶讯,苏家兄弟四人只好折返寿山。

镇压广州起义的清庭随后追捕革命起义军,不久在寿山村暗后厂自然村苏郑烫(即郑威明)屋里围捕福康、正仪兄弟等。当晚,他们在其家中喝葬墓酒,不料背刀荷枪的清兵突然堵住屋门和窗户,因寡不敌众而被清兵押走。他们的好友苏郑烫当时恰好出去,未受牵连。福康、正仪等被关押在县城双溪的监牢内。清吏动用严刑酷法,欲让义士招出参加起义乃苏寿崧指使。福康等强忍巨痛,矢口否认,最后他们在双溪西门教场坪被清兵杀害,英勇就义。

苏寿崧得到噩耗后,悲痛欲绝,但是对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强,他坚持与同盟会员、福建光复会会长吴适频繁联系,在当地组织武装力量打击北洋军阀在福建的势力。

1911年12月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苏寿崧当选为屏南县首届参议员、福建省临时省议会常驻议员(当时全省总共17名常驻议员)。不久因疾病缠身而离职回乡。但苏寿崧仍时时挂念共和进步,在民国初期复杂时政变化之中,始终追随孙中山。

1928年,重病缠身的苏寿崧走完了“同盟理想”之一生,享年55岁。

苏寿崧思想进步,正直随和,博学多才,其书法刚健有力。清光绪末年开始著书,著有《双钏记》、《鹃啼记》等揭露社会时弊的小说,发表于上海沈枕亚主编的杂志《小说月报》。同胞兄弟苏寿昆、苏寿仑皆多才多艺,其书画、雕塑艺术颇具影响。在苏家浓郁的历史文化薰陶下,苏氏子弟读书成风,其后族人苏享世、苏七七、苏维邦等均受到苏寿崧文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