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环 |
释义 | 苏环一生清正廉洁,深感百姓疾苦,后被世人永记。 中文名:苏环 外文名:su huan 别名:字昌容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 出生日期:公元前639 逝世日期:公元前710 职业:尚书、宰相 毕业院校:本科状元 信仰:无 主要成就:借烧尾之事向唐中宗进言为民请命 苏环(639~710),字昌容,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高宗永徽七年(656)丙辰科进士第三人。因该科仅取进士三人,可考者唯存一人,故苏环亦可能是本科状元或进士第二人。 苏环少时聪敏异常,读《山盝志》时,看过一遍便可以背诵。稍大一点,遍读经史,尤善诗词。十八岁时进士高第,实属不易。据《玉芝堂谈荟》载:当时朝中时兴烧尾宴。所谓烧尾,是指“虎化为人,唯尾不化。需为烧之,乃得成人。”士子登第、官员升迁等如虎得人,本尾犹在,形体与精神合为一体,需为焚之,故云“烧尾”。又云新羊入群,常为诸羊相抵触,火烧其尾,羊群才安定。烧尾宴即庆贺宴。此外,烧尾又有登龙门一说。龙门位于今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的黄河河道上,两岸山势挺拔,形似门框,称龙门。黄河流经这里时,被地势挤压,从一窄谷奔腾咆哮而下,极为壮观。龙门之下,每年春天起,就有大量鲤鱼逆流嬉戏,一年下来,能够跳上龙门的不过几十条。这些鲤鱼一登上龙门,就有云雨跟随而至,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烧尾即登龙门、高人一等之意。烧尾宴也可以理解为庆贺升迁之宴。苏环初任尚书仆射时,不设烧尾宴。唐高宗问其缘故,苏环回答:“臣听说占据宰相之位的人应该主持正义、顺应天理,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如今京城的守卫中已经有人三天没有饭吃了。这都是我不称职造成的。所以不敢再设烧尾宴。”唐中宗曾经召见同任宰相的苏环、李峤之子进见。二子是同年进士。中宗言道:“尔宜记所通书言之。”苏环之子苏显回答说:“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李峤之子忘了书的名字,也回答说:“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皇上感叹地说:“苏环有子,李峤无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