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埠镇 |
释义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域总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镇长住人口2.8万人,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8个居委会,28个村。苏埠系千年古镇,自古以来就是皖西大别山口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素有小南京之称。1995年以来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中心建制镇、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乡镇概况苏埠镇域总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镇长住人口2.8万人,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8个居委会,28个村。苏埠系千年古镇,自古以来就是皖西大别山口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素有小南京之称。1995年以来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中心建制镇、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九九年度农村经济总收入2946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0188万元;第二产业14559万元;第三产业4717万元,财政总收1756万元。 苏埠镇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在机构设置上遵循精简、高效原则设置了;一办五局二处;即:党政办公室、财政局、农业发展局、社会发展局、土地建设环保局、经贸发展局、永慧街道办事处、金陵街道办事处。"一办五局二处"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开展工作。 乡镇沿革苏埠镇 始建于元,兴于明,繁盛于清,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苏家埠的繁荣,缘与淠河的舟楫之利。起始是一位姓苏的人在淠河上摆渡,人称“苏家渡”。后来,随着社会进步、生产不断发展,大批竹木茶麻在此集散、转运,于是渐成码头、商铺,由苏家渡而最后定名为苏埠镇。 地理位置六安市苏埠镇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东北麓,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镇南端。 苏埠交通便捷,105国道、312国道及宁西铁路擦镇而过,商景高速公路纵穿境内,距六安市区11公里、六安机场4公里,至合肥70公里;水路经淠河总干渠可通六安达合肥,经淠淮航道可通淮河达长江。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 镇域面积68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千米,16个村民委员会。苏埠镇系千年古镇,自古以来就是皖西大别山口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素有“小南京”之称,现是全国重点镇、省重点中心建制镇、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物产资源苏埠系淠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砂质土壤,盛产稻麦麻油和水产品、砂石。尤以大麻为最,其麻皮质量居全国之冠;9500多亩养殖水面,年产4300多吨水产品,还有大量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如虾、蟹、鳖、蛇等;老淠河河床蕴藏数亿吨砂石资源,在保存完好的千年老街和千年古刹黄莲寺,有老淠河沿岸万亩果园和11公里长的淠河总干渠旅游农业观光线,有徐向前元帅亲自指挥的"苏家埠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和刘伯承元帅题写"丰收之源"的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横排头旅游区山清水秀,清源楼拨地而起,九公寨耸入云霄,一年四季游客不断。 城乡建设1992年以来,苏埠镇确立了独具区域特色的“棋盘式”总体建设发展规划,先后在城镇新辟了“五纵五横”棋盘街,在农村开通了“八纵八横”棋盘路;城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完善,新建了十多所中小学校大楼和两所学校希望小学,建立了综合停车场,城镇建设注重建筑格调,切实加强了老街保护,苏埠镇为全省古商埠、古民居保护较为完整的乡镇之一。城镇新开发区建有竹木茶麻、粮油副食等十大专业市场;农村开辟了300多亩精养钱塘,开展了5000多亩土地综合治理,结合康居工程建设进行的土地复耕和文明卫生镇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逐步设施,城乡一体化初见成效。 小城镇建设坚持适度超前、市场动作、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方针,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存量资产为依托、市场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规划、建设、品位、效益四位一体同步发展的新机制。2005年按“招拍挂”程序,进行了占地9亩的福源大市场和占地30亩的黄莲寺步行街两个项目开发,完成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2006年进行了占地153.91亩的苏埠世纪星城(苏埠老街改造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已建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现代城市社区;2008年进行了占地132亩的综合农贸市场等4宗地开发建设,已开工建设7万平方米。目前,还储备了可供开发的地块四处,共计面积约800亩。近年来,城镇内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已达数亿元,主要是对外主通道苏戚路、永慧大道、苏横路等的道路配套建设、日产0.7万吨自来水厂建设、排水管道和河道防洪保障、消防环卫建设等。 投资环境淠史杭水利工程为风景区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她兴建于1958年,千米长堤将大别山峡泻而下的淠河水拦腰截断,上游形成了烟波浩森,面积达125公顷的丰源湖,落霞、群鹭、孤舟机映平湖,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人间仙境。 苏戚路为苏埠对外交通通道之一,全长7.7km,四车道,人行道由绿化带隔离,交通便捷,可直上312、105国道,商景高速公路等。 为纪念“苏家埠战役”胜利70周年,六安市委、政府、军分区在苏埠文体广场树立了徐向前元帅铜像,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字,苏埠镇党委、政府整修了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馆名的“苏家埠战役陈列馆”。 工业概况苏埠镇现有渔网具、麻纺织、建筑建材、粮油竹木加工等公司50余家,其中渔网具生产已形成集团优势,不少为出口创汇企业,职工总数8000人。基于镇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环境优势,先后有芜湖、宣城、阜阳、合肥、上海等地客商来镇办厂兴业,产销两旺。 行政辖村横排头村 引苏东村 大巷村 新村村 陵波村 祝院村 淠河村 黄集村 碾盘村 白圩村 张巷村 万寿村 万河村 高桥村 黄祠村 孙湾村 幸福村 岗桥村 范大塘村 戚桥村 南楼村 卢氏祠村 田垅村 黄莲村 团结村 白家庵村 八里村 苏南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8332 男 35342 女 32990 家庭户户数 19426 家庭户总人口(总) 66862 家庭户男 34535 家庭户女 32327 0-14岁(总) 17383 0-14岁男 9917 0-14岁女 7466 15-64岁(总) 45631 15-64岁男 22930 15-64岁女 22701 65岁及以上(总) 5318 65岁及以上男 2495 65岁及以上女 2823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6996 教育情况 镇中有 苏埠高中 苏南中学 苏埠职业技校长 等。。。 旅游概况横排头风景名胜区位于六安市西南部,行政区划涉及苏埠、青山、石板冲、独山、西口等乡镇,由苏埠老街、淠河总干渠、横排头、九公寨等四大景区构成,景点呈带状分布、较为紧凑,景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风景区毗邻宁西铁路和312、105国道,交通十分方便。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横排头为核心的周围,区内景点分布集中频度较高,有水路,公路及山间小路,将主要景点串成一线。各景点在空间上组合良好,对比鲜明,节奏感强。高耸雄伟的山峰与清亮欢快的小溪,陡峭的绝壁与宽阔的河流,轮廓分明的山脉与曲经通幽的石道,巍峨的群山与坦荡的田野,盘旋翱翔的白鹭与蜿蜒曲折的河流,婉转的画眉鸣叫与佛号声声的庙宇……,山与水,高与低,明与暗,张与池,动与静,实与虚,大与小,对比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使游人能充分感受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氛围,激发其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使之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环境。 风景区内山岗、水库、平原兼有,总地势南高北底,景区山脉属大别山山脉分支,景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0%以上,珍稀动物有白颈长尾雉、穿山甲、大灰鸽、画眉、野猪等,十万白鹭每年夏秋季节来此栖息繁与,这里已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风景区内山岗、水库、平原兼有,总地势南高北底,景区山脉属大别山山脉分支,景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0%以上,珍稀动物有白颈长尾雉、穿山甲、大灰鸽、画眉、野猪等,十万白鹭每年夏秋季节来此栖息繁与,这里已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淠史杭水利工程为风景区内一道特殊的人文景观,她兴建于1956年,千米长提将大别山峡奔泻而下的淠河水拦腰截断,上游形成了烟波森,面积达125公顷的丰源湖、落霞、群鹭、孤舟映平湖以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人间仙竟。风景区内还有刘伯承元帅亲笔题词“丰收之源”的放水闸,巍伟耸立;清源楼气势雄伟,登斯楼,远眺九公耸秀,近观碧波拍岩,两岸青山起伏,白鹭浅翔栖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风景区内还有众多佛教旅游圣地,望江寺舍利塔高21米,工艺精美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连禅寺近1700多年历史、寺庙宏伟,香火鼎盛,每年来此参观游览者达10万之众。苏埠老街保存完好,青砖灰瓦,飞檐斗拱,卵石街面、撤印深深,江北徽韵,别有一番胜景,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曾作专题报道。苏埠更是一块红色之乡,“苏埠四十八天战役”彪炳史册,留有众多革命旧址,现已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六安市横排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业经省城规划设计院设计编制完成并经批准实施。热忱欢迎省内外游客来此旅游观光,领略“青山绿水红土地”的魅力。 新农村建设苏埠镇苏南村不断拓宽发展思路,牢牢抓住成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等均取得较大进展,具备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苏南村概况 苏南村紧靠苏埠城镇南侧和老淠河东岸,是典型的沿淠湾区。全村有8个村民组,1200多农户,4083人。区域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1066亩,人均不足3分地。 村内有一条新建的特色商业街、一个占地153亩的木材大市场和一片500亩的意杨林场,现有豆制品、挂面加工户100多家。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砂石开采分成和木材大市场经营等。2006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4000元。 村两委班子始终保持团结协作,村工作体系和组织制度健全。2004年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定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6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苏南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抓好建设规划,分步组织实施。2006年5月份,该村聘请金安区土地勘测站对全村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测量调查。同年6月份,聘请省建工学院专家到村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制订规划,刻制规划光盘和规划文本、图幅等。整套规划方案以苏横路、苏南大道、李白路、白家庵路、世纪星城、竹木大市场为骨架,以突出地方特色、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根本,对全村进行了全理布局调整。随后,该村把基础条件较好的李庄、白院两个村民组确定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示范小区,从“三清四改”入手,着力打造“亮点”中的“亮点”,较好地发挥了先期示范效应。 2、明确产业定位,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木材业,以村集体投入为主,村民投资为辅,筹资100多万元,新建了木材大市场,上带锯30台(套),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了木材附加值,带动了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加工业等三产的发展,解决了1000多人就业,市场年交易额达亿元以上,全村人均增收500多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在老淠河荒滩栽植大面积意杨林,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成材后经济效益可达300多万元。做强传统手工业,鼓励农户利用当地天然的水资源和特有的制作技术,不断扩大豆制品、挂面加工生产,目前该村的豆制品和挂面产量占苏埠镇总量的95%以上,畅销六安,远销合肥等地。同时,该村对豆汁加工过程种产生的黄浆水采取集中排放、发酵制沼气,发展循环经济。 3、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实施“村村通”工程,投资200多万元新修水泥路8540米,实现了“村内水泥路网络化,组组通水泥路”目标;整修和清淤渠道3公里,新建排水渠2200米,加固老淠河堤防1800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新铺苏南大道彩砖人行道800米长、3.2米宽,栽香樟行道树620棵,建街头草坪花园420平方米,建标准化水冲式公厕两座,创造了优美环境;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李庄组进行综合整治,清理杂树2100多棵,平整粪窖25个、污水坑18口,整理通组路基2600米,初步实现了村容整洁。另外,投资5万元加强白家庵小学的办学硬件建设,投资5万余元建立了全区首批村级警务室等。 4、实行民主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村内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重大事务,均依照民主程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后做出科学决策。在各村民组分别选举产生村民理事会,自主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全程监督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发挥村治保委员会和民事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多年来一直无任何治安、刑事案件发生,无群体性上访案件发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