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教仁案 |
释义 | 历史背景与概况1913年初国会选举,国民党获胜,将以多数党的地位组织责任内阁,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从而成为总统袁世凯独揽大权的最大政敌。袁世凯派人给宋教仁送去一张50万元的银行支票,并表示如不够用还可以增加。宋教仁不为金钱所诱,南下竞选。1913年春,宋教仁路经各地到达上海,沿途发表演说,批评时政,反对袁世凯专权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宪法,使袁世凯大为嫉恨。袁世凯收买宋教仁的阴谋破产,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谋杀宋教仁,除掉心腹大患。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袁世凯所派刺客枪击,21日逝世。 宋教仁遇刺详细经过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去北京。他正准备登车,突然遭到歹徒枪击,身中三弹。前往送行的黄兴等人,立即将宋教仁扶上汽车,送往附近的沪宁铁路医院。医生立即动手术钳出子弹,发现弹头有毒。宋教仁伤势很重。他对黄兴等人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但我不能活下去了。请你们快拿纸笔来代我写遗电。”在遗电中,他还幻想袁世凯“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次日清晨,宋教仁去世,年仅31岁。宋教仁去世的当天下午,有人将遇难的消息报告袁世凯。袁世凯假装惊愕的说:“有此事乎?”看过电报,又说:“确矣!这怎么好?”他又假惺惺的悬赏1万元钱,限期捉拿凶手,还让国务院研究从优抚恤。 图片《〈真相画报〉刊登的刺杀宋教仁有关人犯》说明:标题为“谋杀宋教仁先生之(词条编辑者注:画报中这个字极像“六”,请注意鉴别)关系者”,主使者袁世凯(上行中间),同谋者赵秉钧(上行右),联络者洪述祖,指挥行凶者应桂馨,直接行凶者武士英(下行左)。 宋教仁遇刺后的相关情况宋教仁到底是被谁刺杀的,至今在史学界还有争议,袁世凯有嫌疑。另一个重大嫌疑人是陈其美。陈其美是浙江湖州人,数代耕读的小乡绅家庭出身,于1906年赴日,进入东斌学校学习军事。陈其美到日本的时候加入同盟会,并结识了黄兴、宋教仁、汪精卫、胡汉民等人。陈其美同宋案凶手应桂馨、武士英等都是共进社成员,同属国民党阵营,全是清一色的国民党党员,受孙中山和宋教仁的领导,是同进同退的,利益上关系密不可分。应桂馨是陈其美的密友,反清时代,陈其美经常在应家留宿,关系非同一般。陈其美身上命案累累,搞暗杀如食生菜,前有陶成章,后有徐宝山、夏瑞芳、郑汝成等等。辛亥革命后,应桂馨担任陈其美的谍报科长,孙文回到上海后,应桂馨又被陈其美派去负责接待和保卫孙。孙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由应桂馨组织卫队,随行护卫。 凶手武士英也是在陈其美控制下的上海的模范监狱里死掉的。当宋教仁整合同盟会各大派系进行拉选时,在国民党内的风头盖过了孙中山极其嫡系陈其美。宋案发生后,袁世凯是坦然面对,提出要以司法手段解决宋案。但革命党跳开司法道路发动二次革命,在二次革命期间,上海检察厅的很多原始档案都被陈其美的士兵有意捣毁,真相更是难以查明。 不同意见:此文说:…… 凶手武士英也是在陈其美控制下的上海的模范监狱里死掉的,……上海检察厅的很多原始档案都被陈其美的士兵有意捣毁。……等等;其实陈其美1912年7月就被袁世凯解除沪军都督职(见 百度百科 “陈其美” 一词),而宋教仁被刺案是发生在1913年3月,凶手武士英在4月24日晚暴毙,此时何来“陈其美控制下的上海的模范监狱”?何来“上海检察厅的很多原始档案都被陈其美的士兵有意捣毁”一说? 况且上海检察厅并没有对陈其美不利的原始档案,陈其美为何要派士兵去捣毁? 事实上,上海检察厅持有大量对袁世凯不利的原始档案。上海检察厅曾公开传讯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和内务部秘书洪述祖,但袁氏政府拒绝让赵洪二氏到上海应讯。(见百度百科“二次革命”一词以及上海“真相画报”杂志当年发表的评论声明),这些原始档案均有可能被袁氏死党郑汝成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的袁氏当局所逐步销毁。 不同意见的不同意见:根据《上海军事志》记载,自1911年11月6日陈其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后,至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的这段时间,没有任何记录说明陈其美被解职或替换。而郑汝成是在1913年6月才被袁世凯调遣来沪的。也就是说在1913年4月刺宋凶手武士英暴毙于模范监狱之时,其无疑是在陈其美的控制之下。陈其美是孙中山当时最重要的心腹之一。 究竟是谁杀了宋教仁? 宋教仁被袁世凯刺杀一事早已定论,有关证据包括疑犯来往电报都早已公开,且此一结论和共识历经时代变迁从未改变过,近年来在辛亥革命将近一百周年时却有人提出异议“宋案”为孙派人物所为,然而其论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宋教仁到底是被谁刺杀的,袁世凯无疑有重大嫌疑。 1912年7月,陈其美的沪军都督一职被袁世凯解除,宋教仁曾劝告陈其美不要交出军权,陈仍决定交出军权,并说如果同志肯团结,他是可以再起的(1)。陈其美交出军权后,国民党开始受压。 宋教仁仍热衷于议会民主,为建责任内阁不遗余力,并书生气地照仿西方议会竞选的模式,公开抛头露面,批评时政,宣传国民党的主张,影响极大,对袁世凯的独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袁世凯不得不使出了他的惯用手段,先是拉拢宋教仁要任命宋为内阁总理,遭宋教仁拒绝,后又用50万重金收买,被宋教仁退回,于是起了杀心。 袁世凯注意到了因克扣贪污公款事发而被孙中山就地免职,后又组织“共进会”自封会长的臭名昭著的应桂馨(又名应夔丞)。当时应桂馨因参与武昌兵变而遭黎元洪通缉,袁世凯便利用这个机会,要其“智囊”内阁总理赵秉均派出其心腹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南下上海收买应桂馨。洪述祖通过江苏都督程德全的关系让黎元洪取消了对应桂馨的通缉令。此后袁世凯又将应桂馨召到北京,加封他为江苏巡查长,并给予五万元活动费。为此应桂馨对袁世凯感恩戴德,发誓要为袁氏效犬马之劳。回到上海,应桂馨用赵秉均给他的密码与北京方面保持直接的电信联系,根据洪述祖的指示,他亲自选中一个叫武士英的兵痞为杀手,开始了谋杀宋教仁的计划。 又宋教仁到处演讲,公开抛头露面,不顾个人安危,在上海陈其美就要他提防暗杀;在武汉,谭人凤曾告诫他“责任内阁现时难望成功,劝权养晦,无急于觊觎总理”。他还告诉宋教仁,有秘密报告说会党头目应蘷丞在北京直接与政府交涉,领有巨款,要他注意戒备。但宋认为这是“杯弓蛇影之事”。 1913年3月20日,他动身北上那天他到《民立报》和记者徐血儿话别,徐请他慎重防备,他坦然地说:“无妨。吾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足畏惧,国家之事,虽有危害,仍当并力赴之。” 3月20日宋教仁被刺身亡。之后,上海县知事,上海地方检查厅悬赏缉捕,沪宁铁路局也出资悬赏,上海电报局局长吴佩璜不顾袁氏当局的压力和威胁,协助彻查了这一时期的来往电报,从中找出了重要线索。 3月23日,古董字画商王阿法到英租界捕房报称:一周以前因卖字画曾去巡查长应桂馨家(注:此巡查长一职为袁世凯所封, 此时的应桂馨已成袁氏走卒),应桂馨拿出一张照片,要他谋办照片上的人,愿出酬金1000元。王阿法当时不敢答应,宋遇刺后见各报刊登宋照片与他见照片相同,于是报案。 应桂馨随即成为第一个被捕的真凶。英租界捕房进一步拘捕若干嫌疑人,经沪宁车站的外国职员辨认,认出凶手武士英(真名吴福铭)。搜查应桂馨家宅,又搜得手枪一柄,枪内余弹两枚,经检验与宋教仁体内取出的弹头匹配。从应桂馨家宅搜出的信件中以及从电报局取得应桂馨发往北京的电稿中,发现国务总理赵秉钧的秘书洪述祖致电应桂馨说过:“毁宋酬勋,相度机宜,妥筹办理。”3月14日,应桂馨回洪述祖的“寒电”电文是:“梁山匪魁四出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乞转呈,候示。”3月18日,洪述祖复应桂馨电:“寒电立即照办。”3月19日,洪述祖又电催应:“事速照行。”3月21日凌晨晨两点即宋教仁遇刺不久,应致洪电:“二十时四十分钟,所发急令已达到,请先呈报。”3月21日,应致洪电:“号电谅悉,匪魁已灭,我军一无伤亡,堪慰,望转呈。”等。由此,洪述祖、赵秉钧和袁世凯成为幕后凶嫌。此时经和英法领事交涉,应桂馨、武士英从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转到上海地方当局中国人自己的监狱。移交不久,武士英吃了应桂馨的朋友送的毒馒头,暴毙狱中。蔡东藩因此在《民国演义》中感叹:“可见中国监狱,不如西捕房的严密,徒令西人观笑,这正是令人可叹了。” 应桂馨在一次劫狱事件逃出后先到青岛躲避起来。 国民党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应桂馨开始显露行迹,公开发出请“平反冤狱”的通电。后又公然从青岛到北京向袁世凯索酬,要求袁实践“毁宋酬勋”的诺言,给他勋位和巨额现金。袁本来希望用赏钱叫他离开北京,不能公开授勋,应桂馨却坚持勋位金钱两大条件缺一不可,终于惹翻袁,派出四名大汉追杀。应桂馨得到风声后逃跑,1914年1月在逃往天津的火车上被军政执法处人员郝占一和王双喜乱刀砍死。 宋教仁遇刺案发生后,总理赵秉钧引嫌辞职,不久调任为直隶都督(驻天津)。应桂馨在火车中被杀时,他正在直隶都督任上。他一获应桂馨的死讯,不请示袁就发出缉捕凶手的命令,并在长途电话中向袁抱怨:“应桂馨如此下场,以后谁还敢替总统办事呢?!”一个月之内,赵秉钧在天津督署内中毒,七窍流血而亡。 不久,对宋案内幕一清二楚的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市长)王治馨也被袁世凯以仅仅贪污500元的罪名迅速处决。 宋教仁被刺后,袁世凯发表声明称这是国民党自相残杀(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也曾造谣说这是由陈其美所为)。为此,内务总长,江苏都督程德全(原奉天巡抚),曾赴沪亲自审讯“宋教仁被刺案”之凶手并核对了所有罪证,并通电公开公布案件内情,澄清了事实。 宋案发生后,舆论哗然,民心激愤,上海的国民党人要求立即组织特别法庭审理此案,并要求总理赵秉钧及洪述祖出庭作证,却被袁世凯政府所拒绝。 上海的“真相画报”杂志发表评论声明:“……呜呼;政府不法。至於此极。海内外同胞。遂无不痛心疾首。发指皆裂。引领而望此袁赵洪诸人。服从法律。解决此案也。惟彼凶手武士英者。则於宣布证据之前。遂毙於狱。未及明正典刑。人多憾焉。按後列各证据中。洪犯致应犯电。有毁宋酬勋位等语。而应犯致洪犯电。多有乞转呈候示及请先呈报等语。迨事发。赵洪皆抗传不到若有恃无恐者。故杀宋乃政府主谋。实百喙莫解也。至应犯第三件电中竟敢以民国元勋之宋先生比之梁山匪魁。而甘心为政府作伥购凶暗杀;则尤恶贯满盈。虽死不足以蔽其辜矣”。 该杂志不久即被袁世凯政府查封。 袁世凯见矢口抵赖不能摆脱被动局面,曾反守为攻,指挥京津警特机关制造“血光团”假案,硬说黄兴是“血光团”团长,造谣说黄兴正派遣大批团员潜入北京暗杀政府要人。京城到处哄动。京津军警四出搜捕“血光团”,并乘机逮捕了国民党议员谢持,弄得人人自危。袁世凯还装模作样地下令在总统府内实行宵禁,好像真有一个什么“血光团”在活动,转移全国人民的视线。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的嫡系爪牙,刺宋元凶之一洪述祖一直逍遥法外,为报杀父之仇,宋教仁之子宋振吕发誓一定要将洪述祖抓获。 洪述祖是袁世凯的亲戚(袁有一妻九妾,洪述祖为袁氏一妾之近亲),曾被袁世凯委任为内务部秘书,并授予三等嘉禾勋章。此时正携袁氏给他的钱款躲进了德国租借地青岛。后洪述祖又化名张皎安,偷偷回到上海。不料他与德商祥丰洋行韦尔发生债务诉讼,于1917年4月29日被控拘押在公共租界巡捕房,被在沪的国民党人探获。因洪述祖家属急忙筹款还清了债务并请原告韦尔撤回了诉讼,洪述祖于30日下午2点由公共租界会审公堂开释。刚走出大门,就被宋教仁的儿子宋振吕及宋教仁前秘书刘白一起死死抓住并扭送至会审公堂。 检察官调阅宋案全卷后认定洪述祖确系宋案要犯,遂将他送巡捕房收押。经交涉,洪述祖被公共租界会审堂移送解往北京。这时袁世凯已死,黎元洪任总统。后洪述祖经京师地方检察厅以主使杀人罪提出诉讼,于1919年3月27日经北京大理院判处死刑。 洪述祖曾呼冤,谓自己所做一切 “乃奉大总统之命” 而为,并在临死前给自己写了份挽联:“服官政,祸及其身,自觉问心无愧作;当乱世,生不如死,本来何处着尘埃。”。 服谁的官政?当然是服袁世凯的官政。 1919年4月5日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原清朝刑部大牢)对洪述祖执行了绞刑,终于告慰了革命先烈宋教仁的在天之灵。 袁世凯的暗杀史 袁世凯为人阴险狡诈,一向有暗杀习惯,早在出使朝鲜时就曾提议暗杀朝鲜开化派首领金玉均,1885年10月11日他谒见朝鲜国王时笔谈写道:“据说日本政府亦很讨厌金玉均,此时若收买一壮士将其刺死,日人既不能办朝鲜人,自必送交外署加以远配,搪塞日本人,此事不难办成。”国王写道:“关于玉贼之事,果是明见之论,当见机行事。”(见甲午悲歌:金玉均之死 郑彭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有关文史研究所还藏有多封袁世凯在光绪十二年至李鸿章的电稿,内容涉及如何遣使赴日暗杀金玉均一事。 1911年11月7日袁世凯暗杀了燕晋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吴禄贞,(见何达:《吴禄贞血洒石家庄》) 1912年08月16日 配合黎元洪以恶劣的手段诱杀了辛亥武昌首义元勋,革命党人张振武(见 竹山:《死于非命的首义元勋张振武》) 1916年5月18日又窜通指示山东军阀张宗昌暗杀了革命党人,原沪军都督,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其美(陈英士)。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