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弘为国选才 |
释义 | 选自《后汉书》,南朝,范晔。 文学常识1.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2.《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原文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①,征拜②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③称④。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⑤,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⑥令鼓⑦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⑧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⑨让⑩之日:“吾所以⑪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⑫进郑声,以乱⑬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⑭令相举以法一乎?”谭顿首辞⑮谢⑯,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⑰而问之。弘乃离席免⑱冠谢日:“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⑲郑声,臣之罪⑳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①即位:登上皇位 ②拜:授予官职 ③致:得到 ④称:表扬 ⑤洽闻:见多识广 ⑥辄:总是 ⑦鼓:n→v,弹奏 ⑧正:整理 ⑨而:表转折,却 ⑩让:责备 ⑪所以:...的原因 ⑫数(shuò):屡次 ⑬乱:使...乱 ⑭将:打算 ⑮辞:解释 ⑯谢:道歉 ⑰怪:以之为怪 ⑱免:摘下 ⑲悦:以之为悦 ⑳罪:过错 一:倒装 翻译宋弘字仲子,京兆郡长安县人,光武帝即位,授予宋弘太中大夫的职务。家中却没有一点积蓄,这种清廉的品行受到了世人的好评。 光武帝曾经向宋弘了解国内通博之士,宋弘便推荐了沛国的桓谭,称他才学广博,几乎可以赶上杨雄与刘向刘歆父子。光武帝于是任命桓谭为议郎、给事中。此后光武帝每次宴会,总是叫桓谭弹琴,因为他很喜欢那种美妙的轻音乐,宋弘知道后不高兴,后悔当时推荐了桓谭。宋弘等到桓谭从宫中退出,自己则整整齐地穿上朝服,坐在大司空府堂上,派了一名属吏去传唤桓谭,桓谭进来后,宋弘并不请他入坐,责备道:“我之所以推荐您的原因,是希望您用道德辅佐君王,但你现在几次向皇上演奏郑卫淫声,损害了《雅》、《颂》正音,这不是忠正之士应当做的。你能够自己改正吗?还是叫我依法纠举呢?”桓谭一再叩头认错,过了好久,宋弘才让他离开。后来光武帝大会群臣,又叫桓谭弹琴。桓谭看见宋弘也在坐,便显得非常不安,弹得也不像平常那样熟练自如。光武帝奇怪,便问其中的缘故。宋弘便离开座位,摘下官帽,向光武帝认错:“臣下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够用忠正之节引导君王,可是现在他让朝廷耽迷于郑卫淫乐,这是为臣的罪过。”光武帝一听,改变神情,马上向宋弘道歉,让他戴上帽子。此后便不再让桓谭担任给事中的职务了。宋弘共推荐贤士冯翊、桓梁等三十多人,其中有一些人相继担任了公卿大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