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松鸦
释义

松鸦(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是雀形目、鸦科的鸟类,体长约32厘米。整体近紫红褐色,腰部及肛周白色,两翅外缘带一辉亮的蓝色和黑色相间的块状斑。是山林鸟,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山上,很少见于平地。针叶林和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均可遇见。一般都远离人居。秋天到后,开始过着游荡生活,偶然会于城郊住宅附近见到。平常多见一对活动,秋后有结群现象,栖息在树顶上,在山上却较活跃,特别是繁殖前期。春末及夏天以昆虫为主,也吃蜘蛛、鸟雏、鸟卵等。分布于欧洲、非洲西部和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东至日本、东南亚。

中文学名:松鸦

拉丁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鸦科

属:松鸦属

亚种:34种

分布区域:欧洲、西北非、喜马拉雅山脉、中东、日本、东南亚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 :Eurasian Jay

英文名称 :Jay

外形特征

松鸦在中国亚种分化多,羽色变化较大。东北亚种前额、头顶、枕、头侧、后颈、颈侧红褐色或棕褐色,头顶至后颈具黑色纵纹,前额基部和覆嘴羽尖端黑色。背、肩、腰灰色沾棕,尤以上背和肩较为棕褐或红褐。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微具蓝色光泽,最外侧一对尾羽和尾羽基部羽色较浅淡呈浅褐色。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基部深褐色,先端栗色具黑褐色纵纹,大覆羽、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外翈基部具黑、白、蓝三色相间横斑,极为醒目。次级飞羽余部黑色,外翈靠基部一半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初级飞羽黑褐色,外翈灰白色,内侧三级飞羽内翈暗栗色,端部绒黑色。下嘴基部有一卵圆形黑斑,向后延伸至颈侧。颏、喉灰白色,胸、腹、两胁葡萄红色或淡棕褐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灰白色至白色。其余亚种和东北亚种大致相似,但云南亚种额白色,头顶黑色,普通亚种和西藏亚种头顶无黑色纵纹,次级飞羽基部无白色。甘肃亚种和北京亚种头顶黑色纵纹均较细,次级飞羽基部白斑亦较小。

虹膜灰色或淡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爪黑褐色。

体重♂135-175g,♀120-190g;体长♂300-360mm,♀300-350mm;嘴峰♂25-33mm,♀23-33mm;翅♂160-210mm,♀165-192mm;尾♂150-184mm,♀150-175mm;跗蹠♂32-48mm,♀31-49mm。

(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栖息环境

松鸦是一种森林鸟类,常年栖息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森林中,有时也到林缘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内,很少见于平原耕地。冬季偶尔可到林区居民点附近的耕地或路边丛林活动和觅食。留鸟,常在一定范围内游荡。

生活习性

除繁殖期多见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集成3-5只的小群四处游荡,栖息在树顶上,多躲藏在树叶丛中,不时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间或发出粗犷而单调的叫声,特别是在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时。叫声似“gar-gar-ar”。当有人或进到村屯附近时一般不鸣叫,冬季鸣叫亦少。

食性较杂,食物组成随季节和环境而变化。繁殖期主要以金龟子、天牛、尺蠖蛾、松毛虫、象甲、地老虎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蜘蛛、鸟卵、雏鸟等其他动物。秋、冬季和早春,则主要以松子、橡子、栗子、浆果、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兼食部分昆虫,有时也到林缘农田盗食玉米等农作物和到柞树林盗食蚕农饲养的柞蚕。对于吃不完的多余种子等食物常常贮藏在地上,后常丢弃。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多营巢于山地溪流和河岸附近的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在稠密的阔叶林中营巢。开始筑巢时间随地区及气候不同而略有变化,在我国东北地区4月末5月初即开始筑巢,通常营巢于高大乔木顶端较为隐蔽的枝权处。巢呈杯状,主要由枯枝、枯草、细根和苔藓等材料构成,内垫细草根和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9-27cm,内径12-15cm,高8-17cm,深4-8cm,巢距地高5-10m。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10枚,通常5-8枚。卵灰蓝色、绿色或灰黄色,被有紫褐、灰褐或黄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28.5-33.0mm×22.0-24.5mm。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7±1天。雏鸟晚成性,由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9-20天。

亚种分化

全部亚种

(34种)1. Garrulus glandarius hibernicus分布于爱尔兰.

2. Garrulus glandarius rufitergum分布于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和法国.

3. Garrulus glandarius glandarius分布于欧洲中部和北部,东至乌拉尔.

4. Garrulus glandarius fasciatus分布于西班牙和葡萄牙

5. Garrulus glandarius corsicanus分布于科西嘉岛。

6. Garrulus glandarius ichnusae分布于撒丁岛。

7. Garrulus glandarius albipectus分布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和达尔马提亚海岸.

8. Garrulus glandarius graecus分布于巴尔干西部地区,包括希腊大陆.

9. Garrulus glandarius ferdinandi分布于保加利亚东部和近邻的色雷斯中部。

10. Garrulus glandarius cretorum分布于克里特岛.

11. Garrulus glandarius glaszneri分布于塞浦路斯.

12. Garrulus glandarius whitakeri 分布于摩洛哥北部和阿尔及利亚西北部。

13. Garrulus glandarius minor分布于摩洛哥,撒哈拉周围及阿尔及利亚。

14. Garrulus glandarius cervicalis分布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

15. Garrulus glandarius samios分布于希腊(萨莫斯和可能科斯)和爱琴海的东南部。

16. Garrulus glandarius anatoliae分布于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

17. Garrulus glandarius iphigenia分布于克里米亚。

18. Garrulus glandarius krynicki分布于高加索和土耳其东北。

19. Garrulus glandarius atricapillus 分布于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相邻的部分地区。

20. Garrulus glandarius hyrcanus分布于阿塞拜疆的西南部和伊朗北部森林。

21. Garrulus glandarius brandtii 分布于乌拉尔至西伯利亚,蒙古,中国,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22. Garrulus glandarius kansuensis分布于中国甘肃、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23. Garrulus glandarius pekingensis分布于中国辽宁、北京、山西和河北。

24. Garrulus glandarius japonicus分布于日本本州岛和大岛

25. Garrulus glandarius tokugawae分布于日本佐渡岛。

26. Garrulus glandarius hiugaensis分布于日本九州岛。

27. Garrulus glandarius orii分布于日本屋久岛。

28. Garrulus glandarius sinensis分布于中国和缅甸北部。

29. Garrulus glandarius taivanus分布于中国台湾。

30. Garrulus glandarius bispecularis分布于喜马拉雅西部,东至尼泊尔西部。

31. Garrulus glandarius interstinctus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部,西藏东南部和阿萨姆邦。

32. Garrulus glandarius oatesi分布于缅甸西北部。

33. Garrulus glandarius haringtoni 分布于缅甸西部。

34. Garrulus glandarius leucotis分布于缅甸的中部和东部,中国南部(云南南部),泰国和印度支那中部和南部。

中国亚种

松鸦北京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pekingensis) 松鸦东北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bambergi )

松鸦云南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leucotis )

松鸦北疆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brandtii )

松鸦台湾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taivanus )

松鸦西藏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interstinctus)

松鸦普通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sinensis )

松鸦甘肃亚种(学名:Garrulus glandarius kansuensis)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