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明楼 |
释义 | 四明楼原址座落于河北省藁城市旧城十字街中央,原称四门楼,后改称四明楼,始建于公元1634年。1696年经知县赖于宣个人捐俸集资重建,1958年被人为拆除。其遗址位于现四明街与文源路交叉口西侧。于2010年8月13日再次开工重建,选址于藁城市四明街北侧牌楼位置,设计周围为四明广场,两侧沿街商业店面将结合四明楼形成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题,集传统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 中文名称:四明楼 别名:四门楼 所属地区:河北藁城 地理位置:藁城市四明街北侧牌楼位置 建筑风格:四门三开间三重檐明清阁楼式 建筑总高:27米 城台方:25米 简介四明楼原址座落于藁城市旧城区十字街中央,原称四门楼,后改称四明楼,始建于公元1634年(崇祯七年),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经知县赖于宣捐俸集资重建,后于公元1958年被人为拆除,其遗址位于现四明街与文源路交叉口西侧三十米处。藁城市为美化城市环境、扩展城市形象、提高人文历史,四明楼重建工程于2010年8月13日开工建设,新建四明楼选址于藁城市四明街北侧牌楼位置。 重建工程据相关资料显示:四明楼重建工程由北京市古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工程投资1140万元。四明楼(含城台)设计总高27米,城台方25米,是一座三开间三重檐带阁楼式建筑。建筑城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城楼为木结构,共两层,第二层平座层外有环廊,站在廊内可登高望远,饱览周围景观。 四明楼周围为藁城市四明广场,广场东西宽76米,南北长82米,广场北侧贴近高速隔墙边拟建亭子两座,中间倚游廊连接,作为群众坐憩、休闲、避雨、防晒的设施,广场周围配植适令花草树木与灯光,形成一个美丽宜人的文化游憩场地。四明广场南侧至文源路口,长180米,正立面装饰以明清商业店铺风格为主,将两侧商业店面装修成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商业建筑。使街面、广场、四明楼形成三位一体、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经典文化休闲场所。 藁城简介藁城市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市东侧。境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7°51′~38°18′44″,东经114°38′45″~114°58′47″。辖区总面积836平方公里。北邻新乐市,南接赵县境,东与晋州市相连,西与石家庄、正定搭界,东北与无极接壤,西南与栾城毗邻。市治西距石家庄市31公里,北至首都北京264公里。 截至2010年藁城市辖13镇、1个民族(回族)自治乡,即:廉州镇、兴安镇、常安镇、贾市庄镇、梅花镇、南营镇、丘头镇、岗上镇、南董镇、南孟镇、张家庄镇、西关镇、增村镇、九门回族乡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39个行政村,240个自然村。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