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 |
释义 | 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组建于2009年,由四川外语学院原英语系(成立于1959年)和英语语言文化系(成立于1984年)合并而成。目前,学院设有英语、翻译(英语)两个本科专业,2007年英语专业被评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翻译(英语)专业成为全国翻译专业建设点之一。英语专业下设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翻译、英语教育、英语国际会展与文化传播四个专业方向。 学院师资学院目前共有专职教师90名,其中教授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名,重庆市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3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2名,95%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95%的教师有海外留学、访学或进修的经历;常年聘有外国专家4名。 办学特色英语学院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扎实、国际视野广阔、人文素养全面、人格心理健全、高层次、通识型、国际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目前,学院开设有各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50多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重庆市精品课程5门,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英语学院教学成绩卓越,学生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连年超过全国外语院校平均及格率。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目前学院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语言桥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单位签署协议共建教学实习基地14个,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 历史沿革原英语系成立于1959年5月25日,当时为适应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满足中等学校普遍开设英语课程的迫切需要和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增多的需要,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改建为四川外语学院;除原有的俄语专业外,增设英语专业。1959年7月,建立英语教研室。9月,建立英语系党支部和共青团总支。1960年,法语教研室建立,归英语系领导(1964年5月,法语系正式成立,脱离英语系编制。)1961年,德语教研室成立,归英语系领导,1985年脱离英语系编制。70年英语系停止招新,72年4月恢复招生。1973年11月,学员临时党委成立,英语系党总支建立。79年,招第一届硕士8人。80年,开始社会办学。82年9月,新设英语师范专科。1984年正式成立外语师范系,脱离英语系编制。 86年7月28日,国家教委批准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科硕士授予权。1990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将英语系本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改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学制仍为4年。1994年5月,西南片区外语专业硕士点评审组来英语系评估,英语系英语硕士点被评为A级;同年7月,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英语系本科专业由英语语言文化改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国际关系、英语翻译三个专业方向。 原英语语言文化系前身为四川外语学院外语师范部,创建于1982年。1984年学院正式正立外语师范系,1993年更名为英语语言文化系(简称“英三系”)。 学生素质扎实的语言技能训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公益精神。近年来,该院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21世纪·联想杯”全国英语演讲赛、全国高校口译大赛、模拟联合国大会、全国高师技能大赛等专业类、高层次赛事中屡创佳绩。英语学院学生在亚洲足球赛、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东亚足球竞标赛、北京奥运会、英国青年代表团访渝、中国科协第十一届年会等大型会议会展以及外事活动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英语学院翻译志愿者凭借突出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各方面的赞誉。 学院毕业生英语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除了出国深造、保送或考取研究生之外,每年还有大批毕业生进入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安全部等国家机关以及外贸、外企、旅游、民航、海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涉外工作。 发展情况及前景英语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系多年来都对科研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近5年来,两系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立项8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5部,教材5部,获各级科研奖40余人次。按照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英语学院在成立之初便把科研发展作为学院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目的英语学院组建了新的教授委员会,并成立了5个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英语教育研究中心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英语学院将继续秉承原英语系和英语语言文化系朴实无华、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并在“海纳百川,止于至善”这一新院训的指导下,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开创英语学院辉煌的明天! 现任领导院长:张旭春教授 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沈彤教授 党总支副书记:吴维均 副院长:张东升 副院长:刘兴兵 院长助理:赵平静 何冰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