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川红杉 |
释义 | 分布地区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山地,地处大雪山至邛峡山以东。气候特点是全年无夏,冬春干寒,夏季温暖,雨量较多。年平均温4--8℃,相对湿度80--85%,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四川红杉为我国落叶松属植物中较耐阴的种类,喜温凉、湿润气候,多生于沟谷、溪边或冷杉、云杉林缘,常与其它阔时树种组成针阔混交林。花芽11月中旬前形成,翌年5月开花,球果9--10成熟。结果间隔期一般为3--5年。幼龄阶段有明显的速生性,比相同条件下的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in萌动早,生长期长。抗病虫害能力较弱,特别是幼龄阶段。形成块状疏林或混交林。 基本资料【中文学名】四川红杉 【种中文名】四川红杉 【种拉丁名】Larix mastersiana Rehd. et Wils. 【科中文名】松科 【科拉丁名】Pinaceae 【属中文名】落叶松属 【属拉丁名】Larix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学)[] 【濒危类别】濒危 【保护级别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海拔下限(米)】2300 【海拔上限(米) 】3500 【气候类型】全年无夏,冬春干寒,夏季温暖,雨量较多 【年降水量】1000- 【地形特征】山地,沟谷 【生态特征】耐阴,喜温凉湿润气候,多生于沟谷溪边或冷杉云杉林缘 【群落特征】常与其他阔叶树种组成针阔混交林 【花 期】5 【果 期】9-10 【科研价值】对研究落叶松属分类有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速生用材树种,荒山造林树种 【保护措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列入保护对象,促进天然更新,广泛栽培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栽培要求】播种前应选种消毒催芽,防止枯病 种群现状濒危种。四川红杉为我国特有种。仅产四川局部地区。过去曾有大面积纯林,由于长期过度采伐,森林面积越来越小,林地环境日趋恶化,目前呈小块状或零星散生。 分布情况【分布省县】四川茂汶,理县,汶川,灌县,马尔康,小金,平武,宝兴,天全 【分布描述】四川盆地西北缘山地,地处大雪山至邛崃山以东,四川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涪江上游,青衣江上游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80厘米;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小枝下垂,当年长长枝淡黄褐色或棕褐色,老枝黄灰色或灰黑色;短枝顶端叶枕之间密生淡褐黄色柔毛。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线形,长1.2一3.5厘米,宽1一1.2毫米,上面中脉凸起,下面中脉两侧各有3一5条气孔线。雌球花淡红紫色,苞鳞向外反折。球果椭圆状圆柱形,长2.5-4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前淡褐紫色,熟时褐色;中部种鳞倒三角状圆形或肾状圆形,背面近中部密生褐色长柔毛;苞鳞暗褐紫色,较种鳞长,明显向外反折或反曲,上部三角状,先端微急尖;种于近倒卵圆形,灰白色,长2一3毫米,翅褐色,长7一10毫米,先端圆或微钝。 保护价值为稀有、珍贵、速生用材树种。对研究落叶松属分类有科学价值。林质优良,生长较快,为川西峡谷地区低海拔的荒山荒地的优良造林树种。 保护措施产地四川卧龙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将四川红杉列入保护对象。在其它未建自然保护区的地方,应严禁砍伐,采取人为措施,促进天然更新。林业部门应积极开展育苗、造林,扩大其栽培范围。 栽培要点用种子繁殖。球果采收后,摊开曝晒,或置于通风处,待种子自然脱落,然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备用。圃地应选阳光充足、湿度大、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播种前应进行选种、消毒、催芽等处理。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苗期应注意防止立枯病。一般3年生苗即可出圃栽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