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
释义 | 简介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 cale, SHSS):据我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记载,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希尔加德 (Ernest Ropiequet Hilgard ,1904.07.25-2001.10.22)教授根据观察实验,在 1965 年编成类似心理测验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用以鉴定被试催眠感受性的高低。 基本信息据我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记载,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希尔加德 (Ernest Ropiequet Hilgard ,1904.07.25-2001.10.22)教授根据观察实验,在 1965 年编成类似心理测验的“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用以鉴定被试催眠感受性的高低。欧内斯特·希尔加德教授经过对 500 多个大学生施测后发现,具有明显催眠感受性者约占 25%,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者约占 10%,另有 10% 的人根本无法催眠,其他的人则催眠感受性不明显,由此可见催眠术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主要内容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加德实验观察发现,在催眠状态下受式者在心理上一般显示以下七种特征: 1、主动性反应减低 2、注意层面趋窄化 3、旧记忆还原现象 4、知觉扭曲与幻觉 5、暗示接受性提高 6、催眠中角色扮演 7、催眠中经验失忆 催眠师能否对受试者予以催眠,取决于三个条件: (1)受试者的催眠感受性。根据调查,具有催眠感受性的人,约占百分之二十五;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者,欲占百分之十;大约百分之十的人,根本就无法施以催眠。由此可见,催眠术并非对所有人普遍有效。 (2)适合于催眠的环境。催眠通常在安静的室内进行,一般采取个别的方式进行,并尽可能减少刺激的程度,如灯光,声音等等。 (3)良好的情绪关系。受试者对催眠师的态度,必须无恐惧,无怀疑。催眠师也应该表示出和善悦纳受试者的态度,并使之了解催眠术是一种科学方法,不是神秘的魔术。 暗示及通过标准(1)姿势改变(你弯下身去!) 不须强迫就自动弯下身去 (2)闭上眼睛(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 不须强迫就自动闭上眼睛 (3)手向下垂(你的左手垂下去!) 在10秒钟内左手垂下6英寸 (4)手臂定位(你的右臂无法移动!) 在10秒钟内右手举不到1英寸 (5)手指并拢(你的手指无法分开!) 在10秒钟内手指无法张开 (6)手臂僵硬(你的左臂开始僵硬!) 在10秒钟内手臂弯曲少于2英寸 (7)两手合拢(你的两手相向合拢!) 在10秒钟内两手合拢6英寸之内 (8)口语抑制(你说不出自己的姓名!) 在10秒钟内无法说出自己的姓名 (9)幻觉现象(你眼前有遗迹一只苍蝇!) 被试挥手试图将之赶走 (10)眼睛失控(你无法支配你的眼睛!) 在10秒钟内睁不开眼睛 (11) 醒后暗示(醒后请坐另一把椅子!) 醒后表现出移动的反应 (12)失忆测验(醒后你将忘记这一切!) 所能记忆的催眠中项目少于三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