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斯基龙 |
释义 | 所属科目中文名称( chinese)→ 斯基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学名( name)→ segi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 含义( meaning)→ 美国亚利桑那州斯基大峡谷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neotherapoda 新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ceratosauria角鼻龙类 超科(super family)→ coelophysoidea 腔骨龙超科 科( family)→ coelophysidae 腔骨龙科 亚科(subfamily)→ procompsognathinae 原美颌龙亚科 属( genus)→ segisaurus 斯基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s. halli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时代( period)→ 侏罗纪早期 toarcian 分布( found in)→ 美国亚利桑那州 发现地层( stratum)→ ... 食性( diet)→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长1米[亚成年体] 推测体重( mass)→ 5公斤[亚成年体] 发现者( discoverer)→ camp,1936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camp,1936 简介斯基龙(学名:Segisaurus halli),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属于腔骨龙超科,身长接近1米。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在1933年发现于亚利桑那州Tsegi峡谷的早侏罗纪地层,斯基龙是以发现地Tsegi峡谷为名。斯基龙是该地区所出土的唯一恐龙。这些化石由古生物学家Charles Lewis Camp在1936年所叙述。斯基龙的化石为破碎的骨骸,包含部份四肢、骨盆、以及脊椎,但没有发现头颅部份。斯基龙的亲缘关系似乎接近于更著名的腔骨龙。两者的差别在于,斯基龙拥有坚固的骨头,而腔骨龙的骨头为中空的。这特征导致某些科学家考虑斯基龙是否为兽脚亚目恐龙。在2005年,一个针对斯基龙骨盆的研究,使得科学家们相信斯基龙其实较接近于原美颌龙。 叙述斯基龙生存于侏罗纪时期,约2亿600万年前到2亿年前。斯基龙是种原始的敏捷、二足兽脚类恐龙。斯基龙的体型相当于鹅,身长约1米,高约0.5米,重约4到7公斤。斯基龙为食虫性动物,也可能为食腐动物。斯基龙的身体结构类似鸟类,颈部长而灵活。斯基龙具有三个脚趾,腿部强壮,且相当于身体的长度。尾巴与前肢也很长。锁骨类似鸟类,这个发现有助于鸟类演化自恐龙的假说。 斯基龙目前只发现一个标本。该正模标本是个亚成年体,所以并不清楚斯基龙的成年体大小。斯基龙的标本上有叉骨,相同时期的恐龙并没有发现这个特征。 发现历史斯基龙最初是由一位居住于Tsegi峡谷的纳瓦约族印地安人Max Littlesalt所发现。Littlesalt替考古学家导引到化石的发现处。除了这些化石以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的斯基龙化石。在Charles Lewis Camp做了初步的叙述之后,正模标本有半个世纪的时间遭到忽视。在这段期间内,所有的研究都注重在斯基龙的叉骨与坚硬的骨头结构。在最近的研究中,斯基龙在早期兽脚类恐龙的演化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当发现斯基龙的化石时,因为化石的位置,Charles Lewis Camp将它们重建成母鸡下蛋的姿势。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会在大型沙尘暴时或睡觉时采取这个姿势,而斯基龙的化石的确是发现于砂岩层中,显示该动物是覆盖在一层砂中死亡。因为该地没有发现巢穴或洞的遗迹,所以这还仅止于假设。 在2005年9月,《古脊椎动物学期刊》(Th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公布了一份斯基龙正模标本的重新鉴定。研究人员指出虽然斯基龙非常独特,但仍属于腔骨龙超科。他们同时指出斯基龙可能是原美颌龙的近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