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
释义 |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坐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区皇后岛上。该宫是1753年由瑞典国王阿尔道夫·福雷德里克下令秘密建造的。这一年的 7 月 24 日,在庆祝王后洛维萨·乌尔里卡生日时,国王将这座中国式楼阁作为礼物赠送给王后,使王后大为惊喜。最初的“中国宫”为本质结构,规模较小,也欠精致,据说建成几年后开始腐烂,1763 年,国王下令采用土石结构重建“中国宫”,1769 年建成,一度曾作为皇家夏日别墅。这座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于 1959~1967 年又进行了翻修,宫里还有一处具有回音特色的建筑,今天仍以其东方魅力和奇妙回音吸引着各国游客。 简介“中国宫”是一个中国与西欧建筑艺术的综合体。18 世纪,瑞典也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出现过“中国热”,当时瑞典同中国已经开始直接贸易。与此同时,瑞典人开始在建筑和艺术领域内模仿中国,“中国化”一时成为一种文化模式,它是上层阶级地位的象征,也是中产阶级追求的目标。 斯德哥尔摩“中国宫”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这座不大的建筑物中间是两层高的主殿,每层分前殿与后殿,各有 5、6 个房间。主殿两侧为回廊,各连接一座侧殿,从总体上看,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顶有雕龙和其他中国宫廷装饰,但却没有琉璃瓦。墙壁门窗两侧多是中国图案组成的边框,适于写贴中国对联。室内陈设几乎完全是中国式的,不同的房间里分别摆设着中国花瓶、茶具、漆器、象牙宝塔、泥人、宫灯、文房四宝以及中国的算盘和秤,墙上挂满了中国山水和花鸟画以及书法。走进“中国宫”,使人有进入北京故宫的一些房间之感,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瑞典王室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喜爱。 距“中国宫”一里之遥,有一片由十几座木房组成的村庄,叫作“广州村”,它是与“中国宫”同时建成的,是国王和王后的“工业村”。当时那里除了有一些铁器作坊外,还开辟了桑园,在国王和王后的亲自领导下,从事养蚕和缫丝,前后达 10 年之久。后来因成本太高,加之气候寒冷,桑树逐渐死亡,这些活动才停止。如今“广州村”原有的房舍还在,但是已经过翻修,变成了居民的住宅。斯德哥尔摩“中国宫”以其独有的中国建筑艺术风格,成为斯德哥尔摩的名胜之一。 建造历史1753年7月25日,6岁的瑞典“皇冠王子”古斯塔夫(即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身着中国传统服饰,操着简单的中文,将一把象征刚竣工的中国宫殿的钥匙送给他的母亲———喜爱中国艺术的王后乌尔利卡。 这座小宫殿就坐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著名风景区王后岛,人称“中国宫”,也有人叫它“瑞典王宫里的蒙古包”,其实,在中国人看来,它是一座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亭子。 中国宫灵感来自瓷塔 据瑞典的史料记载,“中国宫”的设计灵感来自法国凡尔赛的某一宫殿,而这处凡尔赛宫殿的设计则来源于中国南京的一个瓷塔。 “中国宫”由著名建筑师阿德克朗兹和琼·耶利克·列那共同设计。他们将洛可可建筑风格与当时人们崇尚的东方风情融为一体。瑞典绘画大师绘制的中国山水花鸟画悬挂在宫殿的四壁。建成后的“中国宫”成为18世纪“中国风”盛行欧洲的代表作。 “中国宫”从外形上看呈弓形,是中国式宫殿风格与法国洛可可式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宫殿的主体色调为红色,门窗及拐角的中继线涂成黄色,红黄相间,色彩亮丽。宫殿顶部铺的是绿色铜砖。门窗上雕刻着中国龙的形象。“中国宫”里有中国的漆器屏风,摆着中国陶瓷,墙面和椅子面则是中国的丝绸…… 先有“中国村”后有“中国宫” 1731年,随着瑞典与中国开始贸易往来,大批中国瓷器、漆器、丝绸、香料和茶叶被运抵瑞典最大的港口城市哥德堡。茶叶迅速被推广开来,带来巨大的商机。与这种外来“新式饮料”相匹配的,自然是中国的瓷器。瑞典的王室和贵族以拥有中国的商品而自豪。有一位王室子弟把自己专门用来收藏中国瓷器的房间称为“圣地”,显示它的稀有和神奇。在乌尔利卡王后的房间里,也摆满了中国瓷器、漆器和丝绸。 当年,乌尔利卡王后在王后岛建起了一个“中国村”,打算自己生产丝绸。现在,“中国宫”附近的“中国村”就是乌尔利卡王后当年种桑养蚕的地方。有人说,这恐怕是瑞典历史最早的“丝绸生产基地”了。 乌尔利卡王后想办法从中国请来能工巧匠在“中国村”种桑养蚕,可惜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东方运来的蚕宝宝,抵御不了瑞典寒冷的天气,纷纷夭折。乌尔利卡王后的“丝绸梦”就此破灭。国王为了安慰王后,悄悄地在“中国村”旁边兴建了这座“中国宫”。 现在,王后岛的王宫南翼已经被改造成了王室的私人住宅。1982年,王室正式搬入。与王室的私人住宅相对称的王宫北翼则对外开放。国王和百姓可以共同感受这里的魅力。 安静的“中国宫”和“中国村”,轻轻地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古老家族的“中国梦”。 旅游须知开放时间:夏季8:00~20:00;冬季9:00~17:00。 启示多数去过斯德哥尔摩的游客都知道,离市区十几公里远的王后岛有座“中国宫”。这座今天看来不怎么起眼的宫殿就是18世纪瑞典王室的中国梦的结晶。 这座木结构的建筑落成于1759年。18世纪的时候,东方世界对于欧洲人还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欧洲上流社会尤其对中国有着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当时,去中国有如探月一般艰难,来回往往经年。 瑞典有名的商船“哥德堡号”来往于北欧和中国之间。建造这艘船耗费了瑞典国内生产总值的15%,而它每次从中国运回货物的总值却相当于瑞典当年全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人们在抚摸那些华美的绸缎和晶莹剔透的瓷器时,惊叹于中国的富足,当时的瑞典王室更对中国充满向往。瑞典贵族们以拥有中国商品而自豪。在所有中国货当中,有两种商品是最难仿制的。一个是瓷器,欧洲人很晚才知道高岭土的秘密,在那之前,所有欧洲作坊都无法烧制出真正的“中国瓷”。另一个是丝绸。18世纪已经有商人通过各种渠道偷运中国蚕种回欧洲。瑞典王后乌利加也对中国丝绸情有独钟,在王后岛建了一个“中国村”,组织人马种桑养蚕,希望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为此甚至不惜请来中国工匠进行指导,然而终因气候严寒而失败。之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为安慰王后,特地在其生日那天献上一份惊喜,也就是遗存至今的“中国宫”。 “中国宫”可以说是(想象中的)中国宫殿风格与1920年代兴起的法国洛可可风格的混合体。宫殿为木结构,体积不大,呈圆弧形,圈起约一百八十度的半个广场。屋顶模仿中国琉璃瓦,材料为铜板,在时光的洗刷下已经变成青铜特有的绿色。墙体则涂成红色,并夹杂大量的金色边框纹路。门窗及拐角的中继线涂成黄色,红黄相间,色彩靓丽。其繁复而柔软的花藻纹饰细腻柔媚,弧线、S线和漩涡则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然而再仔细看又能发现许许多多颇费心思的对中国风格的可笑模仿:屋檐上有成排的小雕像,门楣上自然少不了龙,但却都是矮胖直立,仿佛是侏罗纪公园里出来的;墙面上被分割成中国立轴挂画的格局,雕刻了莫名其妙的水果、竹子、山鸡还有油纸伞。 据野史记载,“中国宫”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乌利加王后的一个梦,正史记载,设计其实是抄袭了法国凡尔赛的某一宫殿,而凡尔赛宫殿的设计又拷贝了当时中国南京一个瓷塔。 “中国宫”由瑞典的著名建筑师阿德克朗兹和琼·耶利克·列那共同设计,这二人都没去过中国,只好从法国人那里抄些二手资料,顺带把当时法国正风行的洛可可风格也一并吸收了,因此才有了这个“四不像”的建筑。 每次去“中国宫”游览,总有些忍俊不禁的冲动,但再想想现在国内的建筑设计潮流,又觉可叹。记得2003年春天,从杭州机场坐车去市区,沿着十几公里的高速,可以看到一排排新富起来的当地农民的别墅,其风格真是千奇百怪,花样迭出。有的屋顶是阿拉伯清真寺式样,有的是东正教堂“洋葱头”,有的是莫斯科尖顶上戳一颗红五角星,有的装上彩绘玻璃窗,有的贴满马赛克。这些房子没有统一的风格,彼此不服气地挤在一起,组成了一道光怪陆离的滑稽画面。我一向以为,在中国建筑中,江南的黑瓦白墙是最美、最有诗意的,然而当自己第一次置身江南时,看到的却是暴发户将现代建材堆砌在一起的拙劣模仿。 回到我们的城市,回到现在,情况变得更糟。君不见全国城市正在变得千人一面,处处罗马花园、加州小镇、曼哈顿中央公园、尼斯海岸……河南的一个地级市把市政府办公大楼修成了美国白宫,模仿得足以以假乱真,与此同时全国还有160多个城市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一轮恶俗而且庸俗的仿造狂潮中,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建筑传统,生搬硬造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模仿得越来越逼真。然而,谁会意识到,无论我们如何模仿,归根结底都是在“造假”呢? 站在“中国宫”面前,看到那些经过能工巧匠之手雕成的中国花瓶、竹子、雨伞,无论如何逼真,总觉得它不是中国的东西。原因就在于这些东西被雕刻得太写实了,太像真的了,反而失去了中国艺术中的抽象与写意。而写意的风格是浸透在中国传统骨子里的,西方工匠是学不来的。同样,我们国内的那些“洋建筑”也永远不可能学到洋人的真谛。最近听说上海周围造了9个小镇,模仿欧美,据说到了那些地方都分不清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我只能说:我们的复制越逼真,也就越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