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顺德府 |
释义 | 顺德府,邢台市的历史名称。原为西周时期的邢国,秦汉时改成巨鹿郡,晋隋更名襄国,唐宋称作邢州,元代中统三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改顺德府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又改顺德府,清因明制。民国初年,撤府存县,1945年邢台解放后,设邢台市至今,辖2市15县,为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 中文名称:顺德府 别名:邢州、卧牛城 行政区类别:府 所属地区:直隶省 下辖地区:辖邢台、南和、巨鹿、任县等九县 政府驻地:邢台 地理位置:直隶省南部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檀台、扁鹊庙、唐祖陵、尧山,顺德府十二景 简介邢台 冲,繁,难。倚。西:封山。野河出西北马岭口,淤。今自内丘入,会稻畦、浆水、路罗三川为洪河。 沙河 冲。府南三十五里。沙河自河南武安入,会邢台之洪河。右出支津,迳城南而东,纳西狼沟水,其东即东狼沟。 南和 繁,疲。府东南四十里。西:百泉河自邢台入。沙河支津亦自其县入,合东狼沟。其正渠曰乾河。又东洺河、 平乡 疲,难。府东八十里。东:滏阳河自鸡泽入。西:刘垒河自南和入。县驿一。 广宗 疲。府东百二十里。漳河故道二,康熙二十六年溢,知县吴存礼增筑东西堤万九千馀丈。县驿一。 钜鹿 疲,难。府东百十里。钜鹿薮即大陆泽。滏阳河自任入。老漳河,康熙中徙,废。县驿一。 唐山 简。府东北八十里。有宣务山。泜河、李阳河、柳林河,并自内丘入。有驿。 内丘 冲。府北六十里。鹊山一曰龙腾山,龙腾水出焉,汇西山九龙水,东流为柳林河。其西麓姑脑,泜河南源 任 简。府东北四十里。滏阳河自平乡入。有大陆泽,纳九河八水,东溢为鸡爪河来会。泽旧亘钜鹿、隆平、 历史沿革顺德府现为河北省邢台市 顺德府历史悠久,禹贡记为冀州之域。同祖乙曾迁都于邢,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纪周成王封周公量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春秋为晋国领地。战国为赵国信都 ,墨守成规区属赵,因“赵襄子食采于引,故有襄国之名”,邢称襄国始于此。公元前372年 赵成侯据邢,改邢为信都,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建,行郡县,置信都县,辖区属邯郸郡(一说 属巨鹿郡)。秦末汉初,项羽攻占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东汉属魏郡,三国时公属广平郡、世鹿郡。西晋末年,羯人石勒建后赵都襄国,置襄国郡,邢地属之。 隋开皇十六年废襄国郡置邢州。唐天宝元年改为巨鹿郡,至德二年复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为信德府,金复改为邢州。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改府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属京师,明末治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辖县九:邢台、沙河、广宗、甫和、任、内丘、唐山、平乡、巨鹿。 清属直隶省,清末辖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沙河(今河北省沙河市)、南和(今河北省南和县)、平乡(今河北省平乡县)、广宗(今河北省广宗县)、钜鹿(今河北省巨鹿县)、唐山(今河北省隆尧县)、内邱(今河北省内丘县)、任县(今河北省任县)共9县。1913年废。顺德府今已经改设邢台地级市,范围大致相同。 顺德府寺观文庙在邢台市顺德路北段西侧市政府院内原有一处高大的古老建筑,这就是顺德府文庙大成殿。 顺德府文庙,唐代称文宣王庙,宋、元时统称孔庙,明、清称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位居于全庙的中心。殿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造在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石砌台基之上。通体七楹,面阔二十一米;前后三跨,进土十五米。单脊歇山顶,飞檐四起,檐下斗拱三跳六铺,脊上二鸱吻东西对列,整个大殿造型,庄严肃穆。 顺德府文庙的始建时间,据《顺德府志》载:“建自唐,寻废”。邢台在唐初已为上州,按朝廷规定,必须建立相应规模的文庙。此庙在唐末荒废后,宋代多次维修。到了元朝建国之初,忽必烈提倡尊孔,“诏修天下孔庙”。于是,顺德府文庙在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得到重修。明朝天顺四年(公元1460)和成化六年(公元1470),又曾先后两次,由知府亲自主持扩修文庙大成殿。正德元年(公元1506),又修建了文庙灵星门,并加筑甃泮池石桥。到了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进士出身的嵩县人王守诚做顺德府知府,到任不久即倡议“拓地扩修文庙”,加筑了四周的围墙,遂使邢台文庙的规模渐臻完备。入清以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又于文庙灵星门左右增建门楼,气势更加宏朴。 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在封建时代,也是知识分子设馔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各府、县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年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 顺德府文庙中其他建筑均已被毁,唯大成殿保存基本完好,被河北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大成殿移建于达活泉公园内。 城隍庙据《邢台县志》(乾隆本)记载:顺德府城隍庙县治西北,正殿三楹、后殿三楹,翼房二十间,前为仪门、为钟鼓楼,右前为石坊、为大门、为戏楼,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知县王心悟创建。 从历史地位上看,依据明代洪武二年朱元璋给城隍神的封爵定级,顺德府城隍庙属于正二品级别,朱元璋同时敕令各地规定城隍庙的建筑规模要与地方官衙厅堂相同,各地方官赴任必须先到任所城隍庙向城隍神宣誓就职,且对城隍的祭祀,必须由当地最高官员主祭。并有一府一县不得有两座城隍庙之规定。 火神庙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置就在邢台市桥西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 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 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 传说火神真君名罗宣,居住在神话中的火龙岛,后被姜子牙封为火德真君,在邢台,有关火神真君的传说神话故事有许多,这里只介绍一个。 传说,民间年间过会,要搭棚,庙里没有苇席,火神真君便派人到一个贩卖苇席的大财主家借苇席。但这个财主非常吝啬,爱财如命,他哪里肯借。财主刚把来人撵走,家中便起大火,财主这才知道得罪了火神,便马上将苇席送到火神庙,很快火灭烟消。这个传说教育人们不可为富不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一种心声。 在火神庙东侧院落中,主殿为奶奶殿,供奉火神真君的后宫娘娘,也就是火神真君的夫人,她也是一位神医,擅长治疗外科,以治疗各种疙瘩为特长,所以民间又俗称疙瘩奶奶。在奶奶殿东侧,为坐东朝西的送子殿,供奉送子母。 顺德府志邢台市明、清两代称顺德府。由邢台古代地方官员主持编写的《顺德府志》堪称“府宝”。今《顺德府志》保留下来的有明代成化年间《顺德府志》珍本、 明万历《顺德府志》万历卷一、万历卷二;清代乾隆版《顺德府志》,光绪版《顺德府志》 等。 邢台府志概说早在周代时期,金文礼器中就有了记载邢台地方历史的铭文,著名的有《麦尊铭》、《邢侯簋铭》,记载了邢侯封邢的重大历史事实,可以看做邢台地方志的渊源。自汉代至清代,有关邢台的地方志书多见于省志,例如汉代时期,邢台属于巨鹿、清河二郡,地方历史见载于《冀州风土志》中,北齐时期,邢台历史见载于《赵地记》、《赵记》中,唐代邢州概况见载于《贞元十道录》、《元和郡县志》、《河北图志》中,宋代邢州载于《河北记》、《河北图志》中,明代河北省无省志,清代见载于《畿辅通志》等书中。而作为单独的邢台地方志书出现,是在晋代时期,《襄国记》成书,这是迄今可知的邢台最早的地方志书了,元代有了记载邢台部分历史的《升邢为顺德府记》,明代邢台出现了4部《顺德府志》,清代出现三部《顺德府志》,并有了专门的志书。 邢台府志遗存1.《襄国记》(晋代版)这大概是最早的单独介绍邢台的地方志书了,原书散佚,存目和内容散见于其他著作。 2.《顺德府志》(明成化版)10卷,林恭纂修,弘治二年(1489年)刊刻,今存台湾。 3.《顺德府志》(嘉靖版)35卷,孙锦修,高迁纂,嘉靖十五年(1536年)刊刻,今存日本国会图书馆。 4.《顺德府志)(明万历版一)4卷,王守城修,张四箴纂,万历十一年(1583年)成书。 5.《顺德府志》(明万历版二)张延庭主修,万历十八年(1590年)成书 6.《顺德府志》(清顺治版)李盛枝主修,公元1651年完成;称顺治重刻本,今不知所踪。 7.《顺德府志》(清康熙版)4卷,殷作霖等纂修,康熙十九年(1680年)刊刻,称康熙增刻本,今不知所踪。 8.《顺德府志》(清乾隆版)徐景曾纂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成书,称乾隆进御本 9.《直隶顺德府赋役全书》(顺治版)10卷10册,顺治间成书 历任知府明代此为其中一部分 【职务】 【姓名】 【学历】 【任职】 顺德府知府 张时 宣德年间 有善政 顺德府知府 富敬 正统年间 顺德府知府 张鹤 景泰年间 政令严明 顺德府知府 杨浩 天顺年间(1457-1465) 顺德府知府 黎永明 进士 成化年间)1466-1470) 重修清风楼、文庙 顺德府知府 郑勤 进士 成化年间(1471-1475) 顺德府知府 范英 进士 成化年间(1475-1480) 以户部郎中来任 顺德府知府 林恭 举人 成化年间(1485-- 顺德府知府 张继 进士 成化年间 政绩吏部考评为最 顺德府知府 郭紝 进士 弘治年间(1500-1507) 誉为再世包公,建尊经阁 顺德府知府 赵鉴 进士 正德年间(1509-1510) 升刑部尚书 顺德府知府 刘簿 进士 正德年间(1511-1512) 顺德府知府 舒晟 进士 正德年间(1513-1514) 顺德府知府 彭杰 进士 正德年间(1514-1516) 顺德府知府 李春芳 进士 正德年间(1516-1517) 顺德府知府 王崧 待考 正德年间(1517-1519) 顺德府知府 王言 进士 正德年间(1520-1522) 顺德府知府 罗玉 进士 嘉靖年间(1523-1524) 顺德府知府 于桂 进士 嘉靖年间(1525-1527) 为政严明 顺德府知府 陈伯安 进士 嘉靖年间(1528-1529) 顺德府知府 李春芳 进士 嘉靖年间(1530-1531) 正德年间曾任,此为再任 顺德府知府 魏珽 进士 嘉靖年间 顺德府知府 孙锦 进士 嘉靖年间(1533-1537) 顺德府知府 张元孝 进士 嘉靖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汘 进士 嘉靖年间 主修《顺德府志》 顺德府知府 王朝贤 进士 嘉靖年间(1541-1544) 顺德府知府 萧德元 进士 嘉靖年间(1545-1548) 顺德府知府 张诏 进士 嘉靖年间(1549-1552) 顺德府知府 李攀龙 进士 嘉靖年间(1552-1555) 顺德府知府 任民望 进士 嘉靖年间(1556-1559) 顺德府知府 刘应节 进士 嘉靖年间(1560-1562) 顺德府知府 董遂 进士 嘉靖年间(1563-1564) 顺德府知府 徐衍祚 进士 嘉靖年间(1565-1567) 顺德府知府 费尧年 进士 隆庆年间(1567-1568) 顺德府知府 冯善 进士 隆庆年间(1569-1571) 顺德府知府 邓楚望 进士 隆庆年间(1572-1573) 顺德府知府 顾绥 进士 万历年间(1574-1576) 顺德府知府 李邦佐 进士 万历年间(1577-1579) 顺德府知府 杨邦宪 举人 万历年间(1580-1581) 顺德府知府 王守诚 进士 万历年间(1581-1585) 扩修顺德府城 顺德府知府 张延廷 举人 万历年间(1586-1588) 顺德府知府 肖翼 待考 万历年间(1589-1591)廉洁,离任时仅囊一琴 顺德府知府 王键 进士 万历年间(1592-1593) 顺德府知府 樊东谟 进士 万历年间(1593-1595) 顺德府知府 秦钟晋 进士 万历年间(1596-1598) 顺德府知府 陈载春 进士 万历年间(1599-1603) 顺德府知府 张大孝 进士 万历年间(1604-1605) 顺德府知府 陈瑛 进士 万历年间(1606-1608) 顺德府知府 潘文 进士 万历年间(1609-1611) 顺德府知府 周泰峙 进士 万历年间(1612-1613) 顺德府知府 陈基虞 进士 万历年间(1614-1615) 顺德府知府 汪元功 进士 万历年间(1616-1617) 顺德府知府 庄毓庆 进士 万历年间(1618-1619) 顺德府知府 王顺行 进士 天启年间(1621-1622) 顺德府知府 胡维霖 进士 天启年间(1623-1624) 顺德府知府 沈中英 进士 天启年间(1625-1626) 顺德府知府 金之俊 进士 天启年间(1627-1628) 顺德府知府 金昌祚 进士 崇祯年间(1628-1629) 顺德府知府 徐胤生 进士 崇祯年间(1630-1631) 顺德府知府 汤一湛 进士 崇祯年间(1632-1633) 顺德府知府 杨本盛 进士 崇祯年间(1634-1635) 顺德府知府 于颖 进士 崇祯年间(1636-1637) 顺德府知府 汪国策 进士 崇祯年间(1638-1639) 顺德府知府 胡允敬 进士 崇祯年间(1640-1641) 顺德府知府 吉孔嘉 举人 崇祯年间(1642-1643)清兵入关,以身殉城 顺德府知府 朱彝槐 待考 崇祯年间(1644--) 明亡后不知所终 备注:自明洪武元年至洪熙元年58年间,历任顺德府知府缺考,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年间历任顺德府知府缺考亦多。 清代此为其中一部分 【职务】 【姓名】 【学历】 【任职】 顺德府知府 金震出 待考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张名世 监生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徐逢时 待考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连登 进士 顺德府知府 李盛枝 进士 顺德府知府 周玮 进士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朱国治 贡士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来凤 举人 顺治年间 修学宫,断案如神 顺德府知府 郭础 进士 顺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思治 贡士 顺治年间 建府堂和吏舍 顺德府知府 史树骏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李嘉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杨于庭 举人 康熙年间 以刑部郎中任 顺德府知府 殷做霖 恩贡 康熙年间 修府治,做廨,有守有为 顺德府知府 鲁僖 荫生 康熙年间 有惠政 顺德府知府 范时崇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宜思恭 荫生 康熙年间 历任广西巡抚 顺德府知府 杨宽 监生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纪 举人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胆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孙兰苾 举人 康熙年间 以刑部郎中任 顺德府知府 黄亮可 进士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胡凤翥 岁贡 康熙年间 顺德府知府 范弘持 岁贡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会逢曾 监生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色尔持(满) 笔帖式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德希寿(满) 监生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曹秉仁 岁贡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杨毓键 廪贡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陈法 进士 雍正年间 升大名道 顺德府知府 朱鸿绪 贡生 雍正年间 以吏部郎中任 顺德府知府 王祖庚 进士 雍正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廷言 贡生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郑为龙 进士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王德楷 待考 乾隆年间 以顺德府同知属任,升江苏淮徐道 顺德府知府 王大年 进士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秦学溥 举人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玉麟(满) 进士 乾隆年间 升直隶按察使司 顺德府知府 王畹 待考 乾隆年间 现任户部员外郎 顺德府知府 徐景曾 进士 乾隆年间 以翰林院庶吉士任,修顺德府志 顺德府知府 梁肯堂 待考 乾隆年间 顺德府知府 洪朴 进士 乾隆年间 以刑部郎中出任 顺德府知府 汪楠 待考 嘉庆年间 升中宪大夫 顺德府知府 李朝仪 进士 道光年间 顺德府知府 郑乔林 拔贡 道光年间 顺德府知府 薛斯来 进士 同治年间 以京畿道监察御史来任 顺德府知府 宋嵩庆 待考 同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高午禀 同治年间 顺德府知府 梁丹铭 待考 光绪年间 顺德府知府 李伯华 光绪年间 顺德府十二景出于明代万历本《顺德府志》李京增补。 太行叠巘(yan)[李京原文] 太行万里也,自龙门至医无闾,绵亘万里,皆太行也。中条、王屋、玄岳、五台,福地洞天,不可胜数。大河北之干龙,东西界之襟带,控燕、韩、晋、赵、郑、卫、齐、梁。在顺德则屏障西北,近入几案,视他郡为密迩。支颐丽瞩,以供朝夕。诗曰: 迎眸爽气自西来,紫翠重重次第开。 不尽云霞时隐见,无穷岁月漫徘徊。 此中是有桃源洞,世上何多滟滪堆。 但得纸驴张果赠,太行朝去暮邢台。 大陆澄波[李京原文] 大陆既作,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夏禹疏九河,分九州旧迹也。今旧迹虽迁移,泽尚在任县。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氵虒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汇于此。一名小东湖,一名张家泊。八月,水平万顷,茫然涵虚混太清矣。诗曰: 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 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 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擎飞向晚风。 明月兼阴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 尧山圣迹[李京原文] 尧山,唐山县之北八里,一名虚无,又名巏山务,又名宣雾。帝尧受封于此,后都山西蒲坂。旄山、孔岗、干言山、卧牛山,尧山内之他山,因山之形,人之重而名之。帝尧庙,尼父祠存焉。京师南行千里,坦途如砥,而征车召登陟,马首翠微自尧山始。诗曰: 平原东陆结山岗,灵秀飞来接太行。 日耸丰碑霄汉回,雨收废寺碧云凉。 帝尧封邑名还在,尼父停车道未荒。 斗大孤城人世变,时雍非复旧陶唐。 鹊庙仙迹[李京原文] 鹊庙,内丘蓬山中,一山形如鹊,有首有尾。春秋时,赵简子病,秦越人诊脉,知七日而悟。简子神其术,赐越人扁鹊田四万亩。宋仁宗疾,梦人予药一粒,自言是秦越人。痊,问履历,建庙于鹊山,祀封灵应王。岁三月,四方千里祀者,充满岩谷。庙之西龙腾山太子岩,神僧咒龙,虢太子出家处。诗曰: 巍峨宫阙已千年,劫火曾灭世几迁。 古柏虽沾新雨露,残碑犹峙旧山川。 人声响彻惊三月,神贶通灵落九天。 安得上池明洞水,膏盲痼疾起沉痊。 百泉鸳水[李京原文] 百泉水,即湡水也。《山海经》云: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亩。碱卤田为膏腴,中下田供上上赋。诗曰: 泉涌碧沙坑漾深,净明润物作甘霖。 双泓澄澈千家玉,百道流澌万亩金。 日日有人耕夜月,村村无地不风林。 从来疏凿归沟洫,泽被邢襄自古今。 达活龙湫[李京原文] 氵虒水。《水经》言:在邢州。邢西山水,百脉千流,散而成河,离城三十里伏而不见。非雨集,河常涸也。至城西北五里,涌出水一潭,深不可测,蛟龙潜焉,曰达活泉,氵虒水涌出者,祷雨即应。潭面仅一、二亩,岁大旱不涸,流入城壕卫城,亦可分流灌两三村田。诗曰: 七十二河涵水灵,广源流伏涌郊垌。 潭开五亩玻璃镜,林绕千山翡翠萍。 日丽杏桃花散锦,风吹杨柳絮为平。 有时雷雨黄昏夜,夜惊蛰龙出野汀。 郡楼远眺[李京原文] 郡城内有楼焉,高十余丈,俯视城内外,望十五里远。西山爽气,入窗牖栏楯间,日夕万家烟火,如缕如织。城南七里河如带,百泉、达活泉如雨落星湾。鼓钟其上报晨昏,为郡谯楼。进府署由楼下行。建自唐宋。诗曰: 百尺丽谯不记年,千家灯火夕阳天。 登临平讶乾坤合,荡漾低看日月悬。 帘卷行山来暮景,窗开陆泽起寒烟。 钟声报漏仍高望,夜气苍茫北斗边。 古刹春游[李京原文] 东开元寺,创自唐。万安和尚阐扬佛教,建木浮图,高五十丈,中可容数千人。金元时,火焚其顶,又铲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莲,名五华殿。柏数十株,合抱围。正月十六日,贩农器者云集成市。合邑之乡民之力农者,争售其器,亦有妇女游,竟日而罢。诗曰: 大刹开元自昔称,琳宫绀宇尚层层。 此时象教终难问,旧日浮图不可登。 钟阁云深龙护寺,香台地古佛留僧。 嬉春四远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宫墙柏影[李京原文] 顺德府儒学,南北长二百三十一步,东西广一百一十一步,殿庑弘敞,宫墙崇峻。古柏数百株,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童童曲曲,皆唐宋间物。形胜甲天下,日月丽影,印拂阶墀,如筛金沥玉,风动声清远,袅袅似鸾凤鸣经,行其下,起人仰止敬肃,爽朗畅悦。诗曰: 宫墙古柏碧森森,培植千年雨露深。 泮水滋成苍秀色,芹香熏老岁寒心。 讲堂照日云流砌,书阁凌空月满林。 天际笙簧风细细,诸生弦诵和歌吟。 雉堞荷香[李京原文] 郡城高坚,池复深阔,女墙分列,箭楼威壮。四门门四重,左出右入,他郡无也。池种莲,东北最多。开时如散妙莲花,如众香国,池如香水海。北门外旧时有亭,曰君子亭。金大定间修后,改曰柳溪亭。为游憩玩赏胜地。今废址仍存,莲香尚在人心目。诗曰: 四围杨柳绕城堤,池内荷花开放齐。 露滴珍珠擎翠盎,风飘绛缟落青泥。 人游洛浦情偏荡,酒载兰陵醉欲迷。 玩赏流连归去晚,戍楼角动月明西。 龙岗霜月[李京原文] 龙岗,西城外城西北隅起,西南隅止,长五里,高五丈。厚二丈许,土龙也。如绳如带,如龙如蛇,后周以此名县。无林木蔽,少农牧践。八、九月,霜月凝空,城头下瞰,蜿蜒蠕蠕,似动似走,似起似卧,有五色云护之。元儒董朴结庐其傍,讲周、程、张、朱之学教士,隐居五十年,号龙岗先生。诗曰: 郁郁葱葱五里长,城头远眺小平岗。 晓风浮动黄如雾,夜月轻微淡似霜。 高不居村分土聚,逶迤近郭护金汤。 回旋龙脉饶形胜,北拱皇都控大荒。 擅台烟雨[李京原文] 顺德,信都也,即邢侯国城,为卧牛城。首西南昂然,尾东北伏然。牛首下有石如柱,立土中数丈,不得根,名栓牛石。地多榆、柳、槐、枣,蒙密蓊蔚,杂果树更伙。岿然土丘,相传战国时,赵成侯都邢,魏献“荣椽”,因筑檀台,以朝诸侯。今烟雨之朝,林莽中犹见台也。诗曰: 高台原在此邢州,不见荣椽空土丘。 衰草凄凄迷故址,荒林莽莽尽耕畴。 淡云疏雨流霜月,穴免栖狐卧喘牛。 感慨西风凭吊者,谁人能说赵成侯。 历史事件影响邢台历史进程的100个历史事件(目录) 1.【有苏氏、井方氏的活动与邢地得名】 2.【黄帝、蚩尤九战于陆泽】 3.【尧都柏人和封于尧山】 4.【鲧治洪水与修筑鲧堤】 5.【舜继位于大麓】 6.【大禹治水导天下九河于大陆泽】 7.【商王昭明迁于泜石】 8.【祖乙迁邢】 9.【井方之女(妇井)出嫁商王武丁】 10.【纣营沙丘与井侯被诛】 11.【周公东征邢地与邢侯封国】 12.【邢侯搏戎与狄人伐邢】 13.【齐桓公救邢与邢迁夷仪】 14.【卫国灭邢与邢地归晋】 15.【巫臣封邢与狐庸封邢】 16.【孔子西游邢地与老子隐居邢地】 17.【赵襄子迁邢与豫让行刺】 18.【赵成侯立信都】 19.【赵武灵王与沙丘之变】 20.【赵魏房子之战、赵燕鄗之战与赵魏漳水会盟】 21.【邢籍名将李牧之死与秦灭赵国】 22.【扁鹊封于邢地鹊山与虢国太子居邢】 23.【秦始皇并合天下立邢地为巨鹿郡】 24.【秦始皇平台晾尸与沙丘之谋】 25.【张耳、陈余拥立赵歇于信都为赵王】 26.【巨鹿大战与项羽更信都为襄国】 27.【泜水之战与张耳被封常山王】 28.【柏人之谋与张敖失国】 29.【邢人冯唐论将与张苍建立律历学】 30.【邢地铜马起义与刘秀柏乡登基建立东汉】 31.【清河王子入统与清河窦太后无为而治】 32.【佛教文化初传邢地与南宫建立中华第一塔(普彤塔)】 33.【太平道兴起与黄巾qi义】 34.【袁绍、公孙瓒广宗之战】 35.【邢人王经之死与曹魏灭亡】 36.【石勒从十八骑起事到定都襄国建立后赵】 37.【后赵襄国保卫战与建平大城、襄国宫的兴建】 38.【石虎篡逆与荒淫无道】 39.【冉魏火烧襄国宫与后赵灭亡】 40.【佛图澄传佛襄国与龙岗咒水】 41.【北齐襄国宿铁刀的制造与冶炼技术革新】 42.【张丘建算经与张子信三大天文发现】 43.【释道生创立佛教涅盘说】 44.【隋唐邢州白瓷烧造与邢州四贡】 45.【窦建德起兵贝州与宇文化及丧命邢州】 46.【邢人李渊建立唐朝与李渊改襄国郡为邢州】 46.【李世民、李建成邢州三战刘黑闼】 47.【钜鹿魏徵与贞观之治】 48.【南和宋璟与开元盛世】 49.【唐玄宗封仙张果老】 50.【李抱真再建昭仪镇】 51.【孟方立割据邢州】 52.【晋梁邢州大战】 53.【宋氏五女与《女论语》】 54.【僧一行与《大衍历》】 55.【邢州开元寺的兴建与佛教曹洞宗的产生】 56.【柏乡大战与邢州守卫战】 57.【李存孝困邢州】 58.【贝邢兵变与邢州沦陷】 59.【邢人郭威建立后周】 60.【柴荣的北征与南伐】 61.【邢人孟知祥建立后蜀】 62.【孟昶对后蜀的营建治理与失国教训】 63.【后唐李嗣源结党邢州】 6 .【邢人曹利用与譠渊之盟】 65.【禁军之驻与邢州监牧业的兴起】 66.【北宋邢州酿酒、冶铁、陶瓷、纺织等工商业的空前繁荣】 67.【从马援守襄国到郭进守西山】 68.【宋徽宗升邢州为信德府,置安国军】 69.【贝州王则起义】 70.【宋、金、元邢州混战】 71.【信德府沦陷于金与牛皋结义太行】 72.【海陵暴政与完颜宗敏、完颜希尹直隶邢州】 73.【梁杨祖、杨存中等起兵信德府】 74.【木华黎邢州建元帅府与耶律楚材邢州学艺】 75.【邢州大治与邢州学派的兴起与成就】 76.【忽必烈下邢州与升邢州为顺德府】 77.【邢人刘秉忠定国号为元与顺德府资戒大会】 78.【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对顺德府的攻掠】 79.【李攀龙、归有光等文豪对顺德府文风的影响】 80.【邢人邹宏义传梅花拳于顺德府】 81.【王守诚扩建顺德府城】 82.【卢相生抗清与明清贾庄之战】 83.【明顺德府军民壮烈殉国与顺德府沦陷于清】 84.【康熙视察邢地与乾隆三游顺德府】 85.【顺德府南关皮毛业的兴起与衰落】 86.【清末临城煤矿的开办和顺德府卢汉铁路通车】 87.【西方教会的传入与顺德府教会医院、教会学校的建立】 88.【顺德府义和团起义与龙团起义】 8.【日军侵占顺德府与冀南道、顺德道的建立】 90.【民国河北省政府迁驻邢西山区】 91.【刘邓大军挺进邢西太行与徐向前挺进邢东冀南】 92.【抗大总校迁到邢台浆水】 93.【冀南暴动与杨秀峰在邢西建立冀西游击队】 94.【邢台四师、三女师、十二中学的学生运动与陈潭秋来邢台】 95.【日军邢西大扫荡与秦基伟解放邢台】 96.【北方大学在邢台建立与冀南建国学院在南宫建立】 97.【邢台各行各业倾力支援其他地区解放】 98.【邢台全境遭受63特大洪水】 99.【邢台遭受66特大地震】 100.【邢台各地红卫兵将历代文物破坏殆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