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西镇 |
释义 | 1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水西镇是地名,一处是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另一处是江西省新余市水西镇。 ◎ 概述水西镇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北部,总面积63.20平方公里。南隔章江紧邻市区,北接赣县五云镇,西与湖边镇毗邻,东隔赣江与水东镇、赣县储潭镇相望。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略呈西高东低。105国道纵贯全镇12公里,是南至广东,北至南昌、北京等地的交通要道。以摩崖石刻闻名的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和江西省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赣州宝葫芦农庄坐落于境内。 镇政府驻105国道赤珠岭处,距赣州市城区4公里。2006年,镇政府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四个综合性办公室。辖水西、赤珠、联三、罗边、黄沙、和乐、白田、石甫、石珠、凌源10个行政村和水西居委会,152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小组。总面积63.2万平方公里,总户数5690户、3.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人。200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5元。 驻镇企事业单位有赣州逸豪优美科实业有限公司、赣州华劲纸业、江西东芝电子有限公司、中国钨矿赣州锡业有限公司、通天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宝葫芦农庄有限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华通企业集团公司、水西派出所和水西农电所等20余家,现正积极开展水西有色冶金基地、瑞赣高速公路建设工作。 该镇主要种植蔬菜和水稻,是区内主要蔬菜、粮食产区之一。传统农副特产有冬瓜、油茶、鱼饼、年糕等。生猪及家禽养殖已成规模,并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工业产品有建材、电子、稀土、有色金属冶炼产品、新闻纸等。 现在昆夏高速公路正在动工,将经过水西镇.现任镇党委书记是许伟、镇长是胡礼爱。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2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5亿元;农业总产值0.73亿元。 ◎ 历史沿革以驻地水西街得名。解放前夕,属赣县直属区水西乡。解放初属赣县湖边区水西乡、和乐乡、赤珠乡。1950年5月20日水西乡从赣县划入赣州市,属郊区。1951年属第五区,1952年为直属乡,1953年属第三区。1956年属西处办事处,后属农林水利局。1957年复属郊区,1958年并入章贡乡(又名郊区公社)。1959年撤章贡乡,改为水西乡(公社),并将通天岩、赤珠、联三大队从赣县划入。1968年冬与水东、白云、南桥公社合并设立市郊区公社。1972年改名水西公社。 1984年4月改为水西乡。1990年调整为现区划。1997年,面积62.3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水西、通天岩、联三、赤珠、罗边、黄沙、白田、和乐、石珠、石铺、凌源11个行政村和岭头上、沙角、赣南造材厂、江西直流电机厂、赣南机械总厂5个居委会,乡政府驻水西街,距市政府1.2千米。2000年12月8日,撤销水西乡,设立水西镇,镇政府迁至赤珠岭(赣民字[2000]369号批复)。 ◎ 行政区划[2008年代码]360702105:~001水西居委会 ~200赤珠村 ~201石珠村 ~202石铺村 ~203和乐村 ~204白田村 ~205黄沙村 ~206联三村 ~207罗边村 ~208水西村 ~209凌源村 2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西镇◎ 基本概况水西镇是袁河河畔的明珠。位于新余市城东,距市城8公里,地处袁河北面,东邻罗坊镇,西连新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与东边乡、峡江县交界,北与下村镇、马洪乡接壤。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2个村小组,人口48126人,其中农业人口43750人;总面积114.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096亩,其中水田32392亩。驻镇国营企事业单位23个,个体私营企业623家。 水西镇驻镇国营企事业单位23个,个体私营企业623家。水西物产丰富。主产水稻、棉花、柑桔、黄花梨、大棚蔬菜、西瓜、花生等农产品,生猪、肉牛生产已初具规模。 水西基础设施完备,交通通讯发达,境内浙赣铁路、清宜公路横贯东西,正在建设中的沪瑞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穿越南北,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程控电话直达农家,集镇功能完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集镇贸易繁荣。 ◎ 历史背景水西人文景观丰富,有清末进士刘彬,西医及江西医学院的创始人李会连,新余二中(原新余简师)创办人宋甫喜,赫赫有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师长谭斌等人物。有西周时期的泉塘走马台,桐林的波鱼山、彭家山,商周时期的庄上窖杨坡,西周至春秋时的桐林深山,春秋至战国时的西尧山、棚架山等古遗址。 水西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袁河中下游,浙赣铁路线上,是新余市城区所在地。1983年新余复市后由原新余县改为渝水区。渝水新溪乡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三国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县,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宋朝宰相王钦若,明代理学家梁寅,清建威将军张春发,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傅抱石,皆文韬武略,翰墨丹青,为后人所景仰。世界风云人物、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美籍华人何大一为当今全球瞩目。崇文好学的渝水,基础教育长期位居全省前列,恢复高考以来哺育输送近万名英才。勤劳、勇敢、智慧的渝水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红一方面军到罗坊,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为渝水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 ◎ 地理环境水西镇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区所在地。东界樟树、新干,南连峡江、吉安,西接分宜、仙女湖管理区,北邻上高、高安,距省会南昌160公里。地跨北纬 27°50',东经114°58'。 水西镇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 风土人情水西镇人秉性淳厚,勤于耕作,节俭朴素,应酬之事,多尊传统礼仪。其衣、食、住、行随潮流,赶时髦。穿着由保暖型向美观型转变,追求质量好,款式新,舒适美观。饮食多以大米为主,喜食麻辣食品。住房城镇多以四至六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商品房为主,农村多为一家一户的二至三层的砖混结构小楼。分宜的婚丧喜庆历来隆重,农村结婚基本沿旧,城镇花样不一,好讲排场,摆阔气。殡葬,过去礼仪繁琐,花费巨大,现在农村仍多以土葬为主,城里多为火葬、火化后,骨灰有的入土,有的葬入公墓。分宜人崇尚礼俗,有“人情急于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称,还有“红喜事不请不贺、白喜事不请不怪”的规矩,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馈赠的习俗。 ◎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水西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农业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同时,认真做好"山、水、田、栏"文章,大力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水果业、养殖业等,涌现出了加山的蔬菜、下当的生猪、严家渡的肉牛、简家的黄花梨和毛豆、施家的冬枣、江家的莲藕等一批有特色的专业村。通过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投资办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投资5000万元的新和药业有限公司已落户水西,市城东综合厂、新威蚊香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正在兴起。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910万元,财政总收入5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96元,农民生活已基本步入小康,水西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先进镇、全省百强文化中心镇、全省体育先进镇、全省集镇建设先进镇等称号,水西已成为袁河河畔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