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信息

拼音:shān diàn注音:ㄕㄢ ㄉㄧㄢˋ

部首: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五笔86&98:UHKD

仓颉:KYR

郑码:TIJ

笔顺编号:4134121251

四角号码:00161

字义

基本字义

shān ㄕㄢˉ

疟病:“齐侯疥,遂~。”

病。

其它字义

diàn ㄉㄧㄢˋ

古通“阽”,临近:“不以人之亲~患。”

方言集汇

粤语:dim3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iam5 diam1 [客英字典] diam1 [海陆丰腔] diam5 diam1 [梅县腔] diam1

详细解释

痁 shān

〈名〉

(1) 疟疾的一种,多日一发。如:痁泄(疟疾而又泄痢);痁病(疟疾);痁疾(疟疾);痁鬼(指生疫病而死者)

(2) 病。如:痁语(像病狂时说胡话)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痁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5

《唐韵》失廉切《集韵》《韵会》《正韵》诗廉切,??音苫。《说文》有热疟。《玉篇》疟疾也。《左传·昭二十年》齐侯疥遂痁。《颜延年·陶徵士诔》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苏轼诗》人闲寒热无穷事,自笑疏疎顽不受痁。《方书》有单疟,有一日二日至十日疟,二日一发疟曰痎,多日之疟曰痁。 又《广韵》《集韵》??都念切,音店。又《韵会》舒赡切,音闪。义??同。《唐书·姚元崇传》崇病痁移告。《注》式赡切。

组词

1、痁泄 shān xiè ㄕㄢ ㄒㄧㄝ ˋ

疟疾而又泄痢(水泻痢疾)。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元和 十二年秋七月日,病痁泄卒。”

2、痁疾 shān jí ㄕㄢ ㄐㄧˊ

(1)疟疾。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年在中身,疢维痁疾。”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明节 刘后 ,一时遭遇,宠倾六宫,忽苦痁疾。”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去年冬末得痁疾,绵历三时。” 清 唐孙华 《余与匪莪侍御同日病疟戏简》诗:“胡为八月朔,痁疾并时作。”原注:“痁,疟也。”

(2)患疟疾。《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

3、痁语(痁语) shān yǔ ㄕㄢ ㄧㄩˇ

像病狂时说胡话。 清 袁枚 《新齐谐·塞外二事》:“ 雍正 时,定西大将军 纪成斌 以失律诛,在塞外颇为祟。后接任将军 查公 辕下兵某白日仆地,自称 纪 大将军 求索饮食。众皆罗拜,代为乞命。幕客 陈对轩 ,豪士也,直前批其颊骂曰:‘ 纪成斌 ,尔征 阿拉蒲坦 ,临阵退缩,以王法伏诛。鬼若有灵,尚宜自愧,何敢忝为厉鬼,作屠沽儿乞食状耶?’骂毕,兵蹶然起,不复痁语矣。”

说文解字

【卷七】【疒部】痁有热疟。从疒占声。《春秋传》曰:“齐侯疥,遂痁。”失廉切

字形对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