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井镇
释义
1 贵州省施秉县双井镇

贵州省施秉县双井镇,地处施秉县东南面,镇政府驻地距施秉县城31公里,面积126.9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61个自然寨,124个村民组,共4441户19888人。

基本情况

双井镇地处施秉县东南面,镇政府驻地距施秉县城31公里,距施秉火车站17公里。位于东经108°09ˊ—108°18ˊ,北纬26°50ˊ—26°58ˊ之间。

双井镇共辖19个行政村,61个自然寨,124个村民组,共4441户19888人,人口密度为151人/平方公里。主要居住苗、侗、汉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有党支部2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9个,党员612名,其中女党员70名。

自然环境

地势地貌

双井镇地处山区,西北方略高,南面较低,最高海拔1235米,最低海拔516米,平均海拔700米。

气候特点

双井镇年平均气温1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5℃。无霜期290天左右,年降雨量1075毫米。

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

双井镇国土面积126.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14.84公顷,(田732.68公顷,土382.16公顷);林地面积6487.91公顷,水域面积162.93公顷。土壤主要为黑色石灰石和黄壤。

矿产资源

镇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重晶石、白矿、磷、钠、铅、锌、硅等天然矿石。

水电资源

河流均为清水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水江、把往寨河、瑭珠河;建有翁西、东方红、龙井、灯板4座水库。现已实现村村通电,18个村通路。该镇建有3个水电站(龙塘、封池一、二级电站),总装机容量600KW,年发电量1000KWH,年供电量150KWH。

森林资源

全镇森林覆盖率为28%,林业总面积6487.91公顷,有林地面积3631.42公顷,经济林34.32公顷,用材林3545.85公顷。经济林以果林为主,用材林以杉木、松木为主,木材蓄积量97680立方米。有杉木林场一处,面积250亩。

农业资源

镇内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甘薯、马铃薯、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花生等。主要牲畜有牛、羊、猪、鸡鸭、鹅。

教育概况

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7所(完小8所、点校9所);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61%,普及率97.69%。

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地处呼兰区城东部,距区城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面积82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人口2.72万。

自然情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地处呼兰区城东部,距区城10公里,西、北部邻靠滨北铁路,哈萝公路从该镇境内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镇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14公倾,全镇辖10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人口2.72万,镇党委所属党支部15个。

社会经济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依托地缘优势,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战略性调整,带领全镇人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走粮、牧、企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把双井建成城效型的经济发展乡镇。

双井镇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002年全镇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7.2亿元,比1997年增长3倍,其中乡镇企业产值5 亿元,农、林、牧、渔业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0元,全口径实现税金35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165万元,步入全区经济发展前列。

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有省级集团公司一家,集体、个体、私营企业1210家,其中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5家,形成了一批如双达电力、特种钢丝、石英砂、环保设备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现有工业小区三处。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72%,而且吸纳了大量劳动力,2002年,全镇已有4500余名劳动力转移到企业或外出打工,占劳动力总数的60%,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农业生产

双井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城效型乡镇,种植业主要以玉米、蔬菜为主,养殖业的生猪、两鸡是该镇的主导产业,2002年全镇粮食总产量4万吨,全镇生猪饲养量已突破10万头,两鸡300万只,无公害韭菜已发展到近万亩,遍布全镇10个村屯,在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和拉动下,全镇特色经济发展较快,除韭菜生产外,近两年两瓜、圣女番茄、食用菌、苗木花卉、药材等都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仅两瓜一项2002年已发展到3500亩,全镇经济作物已由上年的13040亩发展到23000亩,占整个耕地面积的28%,全镇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00栋,大棚120栋。林业生产也有了新突破,到2002年累计造林已达16,200亩,森林覆盖率为13.5%。随着农产品总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在销售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批中介组织和经济人队伍,目前,该镇已有生猪、两鸡、两瓜、蔬菜等9个协会,中介组织166个,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850人。现有农贸市场一处,年成交额50万元。

近两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全镇农村住房砖瓦化普及率已达80%,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60%,电话入户率已达50%,电视入户率98%,其中有线电视入户率20%,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几年来,对教育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一座中小学合一的教学楼,8所标准小学。镇有卫生院一所、病床15张,农村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敬老院达到标准化。

3 河北省魏县双井镇

河北省魏县双井镇,位于魏县东南部,距县城16千米。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25万人(2002年)。辖3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井西村。

镇情概况

河北省魏县双井镇(Shuangjing Zhen)位于魏县东南部,距县城16千米。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25万人(2002年)。辖3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双井西村。魏(县)张(二庄)公路和双(井)边(马)大(辛庄)公路交会过境。

历史沿革

1950年为四区,1953年设双井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

1997年,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万,辖东北庄、河南村、付夹河、茜圈、东西寨、西西寨、双东、双西、双南、双北、木南、木西、木东、姬照河、李照河、张照河、后王圈、前王圈、马郑圈、永东、永西、野庄、东王村、更化村、前文义、刘深屯、陈圈、董圈、樊圈、北照河、贾圈、后文义32个行政村。

双井镇位于魏县城南15公里处,古称寒泉镇。因位于卫河北岸,故又有卫阳之称。东汉时,镇内挖有二井相并,水一苦一甜,甜井打水可波及苦水晃动,故改寒泉镇为双井镇。古井久没于卫河故道中,今存二井位于镇西南南门遗址处,现已干枯。清雍正本《魏县志》载:“镇之南门二井乃明嘉靖间乡人补凿。”

双井通泉是明清魏县八景之一,据康熙本《魏县志》载:“双井通泉,原名‘双井寒泉’,又名‘双井灵源。’,后改为‘双井通泉’。源于双井镇南街南端的古双井,二井相并,仅距五尺余,其下泉水相通,汲之则一甘一咸,不相混合,其景即为双井通泉。”

卫河魏县段历史上曾是古代大运河的一部分,古称淇水,东汉为曹操所修之白沟,隋为炀帝所修之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明代因其发源于“卫辉府”(治所在今河南汲县),终止于天津卫,取首尾两端“卫”字,故改名卫河。双井曾是古运河重要渡口和码头,自隋唐以来就是贯穿南北交通之要地。据新版《魏县志》载:“隋炀帝诏征河北诸郡百万民工开凿的永济渠就是从河南内黄县西北入魏县境,在今旧魏县村北折而向东,经户村南,双井北、申桥北、从南北拐出魏县境,入大名县东北流。”唐代,双井镇为御河魏县段一货运集散地,舟来车往,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魏州刺史卢晖疏通御河,并在御河两岸建房百余间,储存江淮运来的货物,转而运销各郡县。明代卫河南徙,自回隆镇入魏境,至泊口折而向东,流经牛庄、双井东、冯摆渡等村,入大名境。据明《正德大名府志》记载“双井镇枕卫河西岸,通舟辑之利。”

双井镇历史上又是兵家驻防之要地,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朝庭诏命畿辅府、县筑堡维安,双井因“据漳、卫之阳,利通舟辑,民物丰阜,甲于诸镇。”遂修筑城堡,名“双井堡”。双井堡由魏县知县冯惟讷所修,始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九月,讫于二十二年(1543年)正月,历经一年零四个月。据民国本《大名县志·建置志》载:“双井堡垣高丈有八尺,下厚如之,上厚几尺,广袤五百六十三丈。辟前、后、左、右为门,因门为楼,乘墉为堞,除道于垣门之内外,以便巡徼。道外为池,池外为防,复籍乡勇千有四百,以为捍御,圪然为漳南巨镇。”后双井堡毁于清中期水患,现仅存遗址。

4 湖南省溆浦县双井镇

湖南省溆浦县双井镇位于溆浦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69.5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人口37630人。

镇情概况

双井镇位于溆浦县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69.5平方公里,东西长13.6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人口37630人。四周分别与低庄、木溪乡、观音阁镇、岩家垅乡毗邻。

行政区划

双井镇辖:新华、双井2个居委会;灯塔、花口、堰塘、红坡、初落、彩花、兰花、夏家垅、岩园、水口、十家湾、塘湾、水集、水王垅、桂花、大坪头、伍家湾、神塘、塘村、大塘、宝塔21个村委会。

交通便利

省道S308线和沪昆铁路穿境而过,村村通了水泥路。

资源丰富

锰、锑、生猪、蛋鸡、油桃、脆蜜桃、枣果、柑桔、甘蔗、花生是该镇的特色资源。

地貌独特

属典型的平原丘陵镇,中部平坦,三面环山,平地土层较厚,土壤肥沃,适应种植。

环境优美

该镇共有生态林3800亩,退耕还林4600亩,工业原料林1200亩,森林覆盖率达72%。公路、河道、庭院两旁绿化覆盖率达8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4: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