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述情障碍
释义

述情障碍(alexitymia)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犹豫述情障碍者对情绪变化的领悟能力差,心理治疗反应不佳,常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述情障碍可能发生于很多疾病患者中,如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等;与心理因素有关的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此外,精神障碍如神经症、精神性疼痛等。

概述

述情障碍(alexithymia),在希腊语中,“a”代表“缺乏 ”,“lexi”代表“言语”,“thymos”代表“情绪”。

述情障碍现象最初被注意,是因为有心理分析家发现有些病人无法用心理方法进行治疗,因为病人声称没有感觉、没有幻觉,他们做的梦也是没有色彩的。总而言之,他们没有可以谈论的内心情绪。

临床特征:包括描述感觉有困难——不管是自己的感觉还是他人的感觉,而且关于情绪的词汇极其有限。此外,他们很难将各种情绪、情绪与身体感觉区分开,所以他们描述忐忑不安的感觉时可能会说:心跳加速、出汗、头晕,他们不知道他们其实是感到了紧张。

1972年,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彼得·西弗尼奥斯(Peter Sifneos)博士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描述如下:“他们(指述情障碍的人)给人的印象是与众不同、格格不入,好像来自完全不同的世界,却生活在被情感主宰的社会。”

述情障碍的人并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他们不会表达——尤其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感觉。他们完全不具备情绪智力(又称情商,EQ)的基础技能——自我意识,即意识到情绪的发生。

对于其他人而言,人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一常识在述情障碍者身上完全失效,他们完全找不到情绪的线索。 当某事或某人触发了他们的感觉,他们对这种体验感到困惑和压迫,想方设法加以避免。他们的感觉令他们如坠云雾,他们感觉很“糟糕”,但难以准确地表达到底是哪一种糟糕的感觉。

述情障碍者对情绪产生最根本的困惑,常常会导致以下问题:他们抱怨自己的身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其实他们是受到了情绪的困扰。精神病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躯体化”(somaticizing),即把情绪的不适误认为是身体的不适(躯体化与精神躯体性疾病不一样,后者是指情绪问题引发了真正的身体疾病)。

精神病学家对述情障碍者感兴趣是为了把这种人从求医病人中剔除出来,因为他们往往会耗费医生大量时间,而最后毫无结果——事实上,述情障碍者是为自己的情绪问题寻求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暂时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解释引发述情障碍的原因。Peter Sifneos博士指出其原因可能在于人脑边缘系统与新皮层(特别是语言中枢)的分离,证据:患有严重癫痫的病人为减轻症状,通过手术切断边缘系统与新皮层的联系之后,会变得情绪贫乏,如同述情障碍者,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感觉,突然失去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述情障碍者的困境在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感觉,就等于没有产生过这种感觉。

中国大陆学术界:

最早由张建平(1990)在中国心理学会“个性”研讨会作了“述情障碍”个性特点的研究概况的报告;

杨菊贤等(1991)在《上海精神医学》上发表了《冠心病患者的行为类型和情感难言症》一文;

姚芳传(1991)在《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上发表《述情障碍》一文,对述情障碍的名称起源、表现、发生率、引起原因、检测手段、对疾病与治疗的影响以及处理等作了全面的介绍。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各项目内容

TAS

项 目

完全不同意

基本不同意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基本同意

完全同意

1.当我哭泣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空想纯粹是浪费时间。

3.我希望自己不那么害羞。

4.我常搞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

5.我常幻想着将来.

6.我交朋友似乎与别人难。

7.知道问题的答案比知道其原因更重要。

8.我难以用恰当的词描述自己的感情。

9.我不喜欢别人知道我对事物的态度。

10.我有些身体感觉连医生也不理解。

11.我只做工作,不知道为何做和如何做好。

12.我不容易描述自己的感受。

13.我不喜欢分析问题而仅仅是描述它。

14.当我心烦意乱时,我分不清是伤心、 害怕还是愤怒。

15.我很少幻想。

16.当我无事可做时,我也不空想。

17.我常为身体的异常感觉所困惑。

18.我更关心事情的发生,而不注意如何发生。

19.我有些难以识别的感受。

20.对我来说,情感的沟通不是很重要。

21.我觉得难以描述对别人的情感。

22.别人告诉我,要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3.一个人不应寻求更深刻的理解。

24.我不知道我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25.我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气愤。

情绪表达训练的目标

虽然绝大多数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并不存在典型的述情障碍,但从其表现看,大都缺乏恰当描述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此外,从积极方面看,良好的人际交往也离不开情绪表达。因而,要想解决自己的社交焦虑,还有必要对自己进行情绪表达训练。

情绪表达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能感受并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或调节。

培养共情

离开了共情――即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态度与能力――就谈不上恰当的情绪表达,更谈不上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何况,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时正是由于缺乏共情而引发的。因此,情绪表达训练需从培养共情入手。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与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具备共情的人容易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产生矛盾时,也能心平气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处理问题。

举例说,在公共汽车上别人踩了你的脚,你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会不高兴,但如果你具有共情的能力,就会从对方角度想问题:“他不是故意踩我的,没人会有意踩别人而给他自己惹麻烦。”这样一想,你的不快自然就会消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有人说:共情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我们的心情。任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共情为先决条件的。

共情不论是作为态度还是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提高自己的感受性

指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敏感度。

*摆脱自我中心,学习关注他人。

*对情绪描述语做词汇替换练习。例:“烦恼”的替换词有:不快、郁闷、心烦、苦恼等,“高兴”的替换词有:快乐、欣喜、愉悦、兴高采烈等。

*通过对电影、小说、诗词等的观赏与分析体验人类情感。

*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度。如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要学习从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迅速察觉别人的需要。

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理解以倾听为前提,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为结束。

*学会倾听(专注,不作价值判断,通过提问确认问题,表达理解与关心等)。

*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表情,目光,站坐姿势,人际空间,语气,语速,语调等)增加对他人的理解。

*用换位思考法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学会表达共情

*表达对人情感的理解(参考句式:“你感觉……”)。

*表达对人意图的理解(参考句式:“你想说的是……”)。

*表达对对方情感与意图的尊重(“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

*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以上介绍了一些培养共情的方法。其实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我们有对他人的关切、理解和尊重,就可以以无限多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他人设身处地的理解与关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