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α1微球蛋白 |
释义 | 简介自从1975年Ekstron等从慢性镉中毒病人尿液中分离出α1微球蛋白(α-Microglobulin,简称α-MG〕以来,国外学者对α1-MG的来源,生化特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α1-MG是由人体的肝脏和淋巴细胞合成,分子量约为33000道尔顿的糖蛋白。它由167个氨基酸组成.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 11,HLA-B20和HLA- 51等抗原决定簇有交叉反应。 α1-MG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体液及淋巴细胞膜表面,血液中的α1-MG以两种形式存在,即游离的α1-MG和与IgA结合的α1-MG(α1MG-1gA)。正常情况下,α1MG-1gA约占血液中总α1-MG的40一70%,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对α1-MG及α1MG-1gA之间的比例有影响。血液中游离的α1-MG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95%-99%在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和代谢,只有微量从终尿排出;而结合型的α1-MG则不能通过肾小球,其在尿液中的浓度为零。 一般认为α1-MG在血清及尿液中增高的原因有: ①肾小管重吸收和代谢α1-MG的能力降低; ②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③体内合成过多; ④淋巴细胞破坏释放。 基于上述①、②两点以及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证实,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血清及尿液中α1-MG的测定可作为反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一项灵敏指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优于 —微球蛋白。 不同的方法测定的α1-MG值有所差别,而相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室条件下所测定的结果则大同小异。血清中α1-MG浓度不但存在性别差异,而且有年龄之不同,已知婴儿脐带血中α1-MG含量比正常成人高,可能与小儿淋巴细胞含量比正常人相对较高有关。 参考值放射免疫法:10~30mg/L。 (附:尿液中含量:0.48~4.24mg/L)。 临床意义1、升高: (1)各种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如肾小球损伤早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肾、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该项检查为评价肾功能的指标。 (2)也见于IgA型骨髓瘤、肝癌等。 2、降低:提示重度肝功能损害,见于肝病患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