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势力经济 |
释义 | 势力经济的概念最早由张玉杰提出,颜建国又在2010年出版的《绿色原子弹——论影响力与势力经济》一书中加以完善。 势力经济是企业生产要素的增加对市场权力放大的过程效应,而规模经济是产品产量的增加产生的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过程效应。 所谓“势力经济”,就是对市场控制能力强大的经济,“势力经济”的“临界点”体现在经济影响力达到对某一区域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势力,就是起操控作用、对它所作用的对象不可或缺的那种力量。打个比方,有两个人,一个人生了一个儿子,是个官员;另一个人生了十个儿子,都是平民,家里办个事,这十个儿子到外面求爷爷、拜奶奶,却无济于事。而前一个人的儿子,只要一个电话,事情就办妥了。这就是势力的作用。有规模没势力,儿子再多也没用。美国凭什么在世界上颐指气使、横行霸道?并不是它人多,也不是它在世界上拥有多大领土,而在于它渗透全球每个角落的经济势力、军事势力、文化势力和科技势力,也就是它对世界的控制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这种力量最核心、最基础的还在于它的经济势力。澳大利亚并没有军事势力,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二面积的陆地国土和比中国大得多的海洋国土的保卫,仅仅只靠3万军队,更谈不上去侵略别的国家。但在能源紧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瓶颈的今天,它却具有控制全球采矿业的能耐。它有两大矿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矿业集团。其中,必和必拓公司在全球合作伙伴超过90个,员工约3.5万人,势力遍及世界各地,2001年英国老牌的比利登公司也被它兼并,其主要产品有煤、铁矿砂、铜、铝、镍、石油、液化天然气、镁、钻石等。公司市值现在已高达882.74亿美元,雄踞澳大企业公司之首。力拓矿业公司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该公司的营业销售收入来源遍布全球:北美占28%,欧洲占23%,日本占22%,澳新占4%,中国占5%,其他亚洲国家为14%。另外,无论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方面,还是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许多高科技领域,澳大利亚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一个拥有这样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经济势力的国家,谁能小看它?因此,认定并追求“势力经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必然选择。 势力经济与企业的规模有一定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一般说来,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规模大势力也大。但在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不影响其成为跨国公司。一个拥有上万人的企业可能仅是一个工厂,一个仅有八九个人的企业却可能是一个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规模大小是由市场规模大小决定的,并不是由它拥有多大厂房、多大地皮等人财物资源多少决定的。只有市场规模大而不只是生产规模大,经济势力才大。在规模经济时代,企业讲究的是成本最低化。而势力经济时代,讲究的是对市场的控制力和对行业的领导力。如今,传统的“规模经济”正在为“势力经济”所取代,企业追求的应是“势力”而不是“规模”。中小企业更应该追求势力经济,在行业内做强、做精,把握市场的控制权,实现对整个行业的领导。规模经济是做大,势力经济是做强;规模经济是量的积累,势力经济是质的飞跃。所谓“做大”,是经营规模要做大,而不是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按照经济学原理,随着生产的边际成本增加和边际效益递减,企业规模过大和市场饱和之后,规模越大可能越不经济。 规模经济和势力经济有以下差异: 规模经济追求量的扩张,通过量变,实现更大的量变;势力经济注重质的突变,通过质变,达到自身实力几何级数的增长, 从而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力; 规模经济追求低成本、高产出、高效率,而势力经济除了追求这些硬性指标之外,更关注对未来的洞察力、对市场的控制力、对行业的领导力和对社会的辐射力; 规模经济加工实体产品;势力经济制造品牌、标准和行业。 规模经济追随行业,是行业的参与者;势力经济建立行业,是行业的开创者。 规模经济遵守标准,是标准的实施者;势力经济建立标准,是标准的制订者。 规模经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力经济是智慧密集型产业。 规模经济赚取机会利润,势力经济赚取模式利润。 规模经济是加法,势力经济是乘法。 规模经济是平面,势力经济是立体。 规模经济追求产品价值;势力经济追求符号价值、声誉价值、信誉价值和信用价值。 规模经济在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艰苦作战;势力经济在无法竞争的蓝海领域自由游弋。 一言以蔽之:规模经济是黄金;势力经济则是点金术。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势力经济”正在代替“规模经营”成为经营运营模式的主流。“企业规模的大小并不影响其成为跨国公司,一个拥有上万人的企业可能仅是一个工厂,一个仅有八九个人的企业却可能是一个跨国公司”。传统的“规模经济”已经为“势力经济”所取代,企业追求的应是“势力”而不是“规模”;在过去规模经济时代,讲的是成本最低化,而现在则处于势力经济时代,企业讲究的是对市场的控制力和对行业的领导力。势力经济与企业的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小企业更应该讲究势力经济,在行业内做强、做精,把握市场的控制权,实现对整个行业的领导。所谓“做大”,是经营规模要做大,而不是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做强,可以是企业本身做强,也可以是品牌做强。颜建国打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规模经济研究的是如何积累一百只羊,一千只羊,势力经济则研究的是如何把羊变成大象。” 走“势力经济”之路,我们的理念也应实现转变。从生产产品为主导演变为生产品牌为主导,从执行标准演变为制造标准为主导,从有什么卖什么转为市场需要什么造什么,从追求劳动生产率发展为追求知识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从习惯于政治运动方式的经济管理模式向长期稳定的战略目标控制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