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
释义

陆地动物由于地理及其气候屏障而彼此隔开,分界明显。根据陆地脊椎动物的分布,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可划分为6个区(界),即古北区(界)、新北区(界)、埃塞俄比亚区(界)(热带界)、东洋区(界)、新热带区(界)和大洋洲区(界)。无脊椎动物区系划分与上述区系划分基本一致。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

澳新区 澳新区

包括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太平洋岛屿。这一动物区系是现今动物区系中最古老的,至今还保留着很多中生代的特点。动物种类中没有在地球其它地区已占统治地位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但保留了现代最原始的哺乳类即原兽亚纲(单孔类)和后兽亚纲(有袋类),前者为特有,后者种类繁多。澳大利亚大陆上还有特有的鸟类如鸸鹋、食火鸡、琴鸟、园丁鸟、极乐鸟等以及鱼类中的澳大利亚肺鱼。新西兰的大小岛屿上特产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楔齿蜥和鸟类无翼目代表几维,完全没有蛇类。

澳大利亚大陆与新西兰早在中生代已脱离了大陆,新西兰又与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当时有袋类正广泛发展,有胎盘哺乳类尚未出现,以后在大陆上发展起来的真兽类哺乳动物由于地理阻隔而不能传到澳大利亚,原始有袋类因而可在澳大利亚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热带区 新热带区

包括整个南美、中美和西印度群岛。本界动物区系最具有特色,种类极其丰富。哺乳类中的贫齿目( 、食蚁兽、树懒)、灵长目的阔鼻亚目、有袋目的新袋鼠亚目、翼手目的 幅科和吸血幅科、啮齿目的豚鼠科、毛丝鼠科、硬毛鼠科,鸟类的25个科如美洲鸵鸟、 和麝雉,鱼类的美洲肺鱼、电鳗及电鲇均为本界特有。蜂鸟种的300多种主要分布在本界,爬行类鬣蜥科分布在这里的种类最多最广,两栖类的树蛙和负子蟾最为闻名。但本界却缺少许多在其他大陆上广泛分布的类群,如食虫目、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和长鼻目。

本界的上述特点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地处热带,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还与历史上地理位置的变迁有关。南美洲在第三纪以前曾经与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大陆相连,在动物区系上至今残留有这种联系的特征,如均具有肺鱼、鸵鸟和有袋类;从第三纪初到第三纪末,南美洲完全和其它大陆分离,在此期间发展了许多特有动物;到第三纪末它又重新与北美洲相连,南、北动物又相互交流而形成现今这一动物区系的特点。

埃塞俄比亚区(热带区) 埃塞俄比亚区(热带区)(Ethiopian realm):包括沙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位于非洲西边的许多小岛。其区系特点是区系组成的多样性和拥有丰富的特有类群。哺乳类的特有目有蹄兔目、管齿目,特有科有金毛鼹科、鳞毛鼠科、跳兔科、滨鼠科、河马科、长颈鹿科等,特有种有大猩猩。黑猩猩、狒狒、非洲象、非洲犀牛、大羚羊、斑马等。鸟类的特有目是非洲鸵鸟目和鼠鸟目。爬行类的避没、飞龙,两栖类的爪蟾,鱼类的非洲肺鱼、多鳍鱼为本界的特产动物。

本界和东洋界的动物区系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表现在两界共同拥有许多特有的目或科,如哺乳类的鳞甲目、长鼻目、狭鼻亚目、懒猴科、鼷鹿科和犀科,鸟类的犀鸟科、阔嘴鸟科、太阳鸟科等,这说明两界动物区系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中有着密切联系。

另外本界缺乏一些广泛分布在旧大陆的科别,如哺乳类的鼹科、熊科、鹿科,鸟类的河乌科、鹪鹩科。

本界的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但动物区系很不相同,动物种类较贫乏,缺少在非洲大陆上广泛分布的哺乳动物,尤其是有蹄类、食肉类和长鼻类,但富于特有动物,突出的是马岛刺猬科、狐猴科、指猴科和马岛灵猫。这显然是由于地理隔离造成。

东洋区(印度一马来亚区) 东洋区(印度一马来亚区)(Oriental realm):包括我国秦岭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印度半岛、中印半岛、马来半岛、斯里兰卡岛。菲律宾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及加里曼丹岛等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热潮湿,植被极其茂盛,动物种类繁多。哺乳类的皮翼目、灵长目的树 科、眼镜猴科、长臂猿科、猩猩科的猩猩。啮齿目的刺山鼠科、鸟类雀形目的和平鸟科、爬行类的平胸龟科、鳄蜥科、拟毒蜥科、异盾蛇科和食鱼鳄科为特有。本界还是许多鸟类的分布中心,如雉科、阔嘴科、画眉科等。无尾两栖类的种类也很多。

新北区(Nearctic realm):包括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广大区域。脊椎动物一般与古北界相似。特产科有叉角羚科、山河狸科、鳗螈科、两栖鲵科、弓鳍鱼科、雀鳝科等。特有属如美洲麝牛、美洲河狸、美洲獾、美洲松鼠、豹鼠、美洲驼鹿、白头海雕等。本区内有相当多的动物与本界古北区相同,这间接证实了东北亚和阿拉斯加曾有大陆桥的存在。

古北区 古北区(Palearctic realm):包括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与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喜马拉雅山脉一秦岭山脉以北的亚洲大陆以及本界内的各岛屿。本界是6个动物区系中最大的一个。这一区地域广阔,没有热带的森林和稀树草原,而不适于动物生活的荒漠、高原、苔原等景观却占有广大面积。古北界与新北界在最大冰期中曾因白令海峡的连通而混杂,动物区系有许多共同特征,如鸟兽有不少共有种。因而有人把古北界和新北界合称全北界。鼹鼠科、鼠兔科、河狸科、潜鸟科、林跳鼠科、松鸡科、攀雀科、洞螈科、大鲵

科、鲈鱼科、刺鱼科、狗鱼科、鲟科和白鲟科为全北界所共有。哺乳类的睡鼠科、鼹形鼠科等为本界特有。本界有不少特有属,如鼹鼠、狼、狐、刺猬、獾、野猪、牦牛、骆驼、羚羊、旅鼠、山鹑、鸨、沙鸡、百灵、地鸦、岩鹨、沙雀、沙蜥、花背蟾蜍等。

还有另一种分法

根据动物区系成分的系统发生和历史的共通性,将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划分为六个区:全北区、东洋区、热带区、新热带区、澳大利亚区和南极区。

全北区 占有北半球的大部分,包括从欧亚大陆北缘到撒哈拉和喜马拉雅山以及从北美洲大陆至墨西哥索诺拉州。该动物区系的历史,大体上反映了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当更新世最大冰期时,由于海平面下降,白令海峡间有陆桥相连,冰川前被迫南迁的动物区系完全混杂,第三纪时新旧大陆北部两地动物区系的差异最后消失,形成一个统一的动物区系。如哺乳类的鼹科、猬科、鼠兔科、河狸科,鸟类的潜鸟科、松鸡科、太平鸟科、攀雀科、鴁科、施木雀科,两栖类的洞源科、蝾螈科等都是典型的两地共有动物。冰川退却后,由于陆桥消失,两地失去了连接,新露出的区域被重新移居,欧亚大陆北部与北美洲两地间动物区系的差异便发展起来,产生了属、种的分化。有人将全北区划分为古北区和新北区。

古北区 包括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中、北部以及喜马拉雅与秦岭山脉以北的亚洲大陆。哺乳动物月鼠科、跳鼠科、睡鼠科、鼹形鼠科等为古北区所特有,鸟类岩鹨科及两栖类小鲵科主要分布于古北区。本区还有一些特有的属,例如鼹鼠、金丝猴、貉、獾、骆驼、獐、狍及山鹑、鸨、沙鸡、百灵、地鸦、岩鹨、沙雀等。

新北区 包括墨西哥北部及其以北的北美洲。哺乳类叉角羚科、山河狸科,爬行类北美蛇蜥科,两栖类鳗螈科、两栖鲵科,鱼类弓鳍鱼科、雀鳝科等为本区所特有。特有的属有美洲麝牛、美洲河狸、美洲獾、美洲松鼠、豹鼠、蹼足鼹、野吐绶鸡等。

东洋区 又称印度马来亚区,包括印度、中南半岛、菲律宾和中国南部。本区与热带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第三纪时均为热带雨林,栖居着一些世界性的热带种类。如鳄科、鹦鹉科、日鷉科、蟒蛇科、壁虎科和蚓螈科等。更新世气候恶化,喜暖的古北区森林动物南迁进入本区和热带区,如类人猿、猴类、象、犀、牛、猪、灵猫和犀鸟、鸭、太阳鸟等类群。由于陆地的分离,两区共有的类群产生一些分化,发展了各自的特有属,如长臂猿、猩猩、亚洲象、东方灵猫等。本区特有的类群哺乳类有树鼩科、刺山鼠科、眼镜猴科、大熊猫、小熊猫,鸟类有和平鸟科、冠雨燕科,爬行类有平胸龟科、异盾蛇科、鳄蜥科、拟毒蜥科、食鱼鳄科。本区分为印度、中南半岛、南中国—喜马拉雅三个亚区。动物区系的明显差异表现在种的水平上。

热带区 又称埃塞俄比亚区,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等地。更新世气候恶化,古北区喜暖动物南迁进入东洋区和热带区,但没有鼹鼠、鹿和熊。本区分化出来的特有属有黑猩猩、大猩猩、疣猴、狒狒、非洲黑犀、非洲象等。特有的类群有蹄兔目、管齿目、金毛鼹科、象鼩科、土豚科、河马科、长颈鹿科、珠鸡科、鹭鹰科鸵鸟科和非洲肺鱼科等。其中长颈鹿科并不起源于非洲,原产欧洲、印度和中国等地,今在其起源地已经灭绝,而保留在非洲并成为特有动物。本区有一些古区系成分,如蚓蜥、蚓螈、鲡鱼和淡水贻贝等在古北区从未发现过它们的化石,但却见于南美洲(新热带区),证明非洲大陆曾是古生代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马达加斯加岛动物区系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几乎所有热带区哺乳动物在这里都不存在,仅有非洲河猪是晚近时期从非洲大陆迁来的。作为该岛的特有类群有狐猴科、大狐猴科、指猴科、马岛猬科和拟鹑科、裸眉鸫科、鹃鴗科等。

新热带区 包括整个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陆、墨西哥南部及西印度群岛。是世界最具特色的动物区系。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南美洲曾是一个孤岛,发展了许多特有类群,且与其他区域联系较少。本区古老成分的代表是贫齿类和有袋类中的原始哺乳动物。有袋类有新袋鼠科和负鼠科,贫齿类有三个现存的科:树獭科、犰狳科和食蚁兽科。啮齿类特殊的科有美洲豪猪科、豚鼠科、毛丝鼠科和刺豚鼠科。特有的羊驼是偶蹄类的代表。特有鸟类占全部鸟类的三分之一,如美洲鸵科、鴱科、叫鸭科、麝雉科、灶鸟科和伞鸟科等。独特的鱼类有美鲇科和南美肺鱼等。还有一些原为本区所特有,现亦分布于新北区,如西科、浣熊科和蜂鸟科、霸鶲科等。

澳大利亚区 又称大洋洲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伊里安岛和太平洋诸岛。是世界最古老的动物区系,从中生代一直到上新世,澳大利亚经历了漫长的隔离时期。动物区系高度特化,具有许多特有类群,包括原兽亚纲单孔类中的鸭嘴兽科、针鼹科和后兽亚纲有袋类中的袋鼬科、袋熊科、袋鼠科等。鸟类中鹦鹉有3个特有科:冠鹦科、倭鹦科、吸蜜科。还有一些十分特殊的科:鸸鹋科、鹤鸵科、琴鸟科、冢雉科、无翼科和园丁鸟科等。淡水鱼类有澳大利亚肺鱼。欧洲移民引进一些古北区动物,如英国穴兔、欧洲狐等,对原有动物区系产生了显著影响。

南极区

南极大陆现在完全被冰雪覆盖,但在地质历史中,大部分时期曾是丰富的具有热带性的动、植物区系。根据化石研究,本区绝灭的动物属古冈瓦纳动物区系。有证据认为已发现的三尖叉齿兽和杯龙类与南非发现的化石同种。现代动物区系是由极端耐寒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螨类和无翅昆虫所组成。脊椎动物最著名的是企鹅和鹱、鸥。企鹅是十分古老的类群,南极是其起源中心,由此向北辐射。

个人倾向于第一种分法,如有什么异议可以指出。

海洋动物区系 海洋动物区系 这是从距离大陆远近来划分的一个动物区系。一般可分为:一、沿海带,包括六个区,分别为印度─波利尼西亚区、热带大西洋区、北极区、北温带区、南温带区和南极区;二、远海带,包括四个区,分别是北极区、大西洋区、印度─太平洋区和南极区;三、深海带,这实际上是根据海水的深浅划分出的一个带,它包括印度─太平洋区、大西洋区和北极区三个区。海洋动物区系的动物均为海洋生物,鸟类一般都划到大陆动物区系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