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品生物技术 |
释义 | 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它包括了食品发酵和酿造等最古老的生物技术加工过程,也包括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食品原料的加工品质的基因、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制造食品添加剂、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食品加工和制造相关的其他生物技术,如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分子的进化工程等。 专业简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熟悉常用的生物技术和工艺技术,能胜任食品、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开发,食品企业和酿酒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教学内容学习掌握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加工用原辅料的质量要求、验收方法。熟练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每一工序的目的、工艺条件、所用设备、操作规程及品质控制。运用食品工程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制作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掌握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基础理论。熟练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掌握发酵液的预处理技术。掌握常用过滤设备和过滤分离的基本方法。掌握生物分离产物的浓缩及结晶技术。还要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卫生、食品企业管理等方面内容。 教学实践环节为加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构建了由基本技能、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系列训练组成的,并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专业专项技能训练增强岗位适应性、针对性。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做了4个教学模块规划:酒类产品实践教学模块;乳制品实践教学模块;食品工艺与功能保健食品实践教学模块;食品卫生与生物检测分析实践教学模块。 历史研究从早期开始,因重组DNA技术的发现,食品生物技术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另外,发酵技术、细胞生理学、菌株的改良,生物反应器设计技术。这一时期的典型产品为柠檬酸、多糖、氨基酸、维生素及酒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明确提出了食品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现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探讨影响食品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些问题。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细胞融合技术、代谢工程等众多技术的发展,也对现代食品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开发新生物资源,利用基因和代谢工程的手段,实现现代生物技术在营养和功能食品开发上的应用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因此可更有效地利用微生物和有机碳源及氮源等原材料来生产发酵产品。中国可食用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品种尚待开发,其中部分有十分优良的遗传特性。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就已经有面包、奶酪、葡萄酒和啤酒等发酵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的第二阶段大约是100年前左右。在这一阶段,就可以对柠檬酸、多糖、氨基酸、维生素、乙醇等食品进行代谢控制发酵来生产。如果能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这些品种进行开发和利用,相信中国食品工业及生物技术工业,尤其是功能食品工业,定会有长足的发展,在世界食品工业中占据领先的地位。 研究方向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在基本解决食物供应问题的同时,食物的安全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频发恶性事件,食品安全已变得没有国界,世界某一地区的食品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从而对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影响。 研究内容(1)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改善食品原料农产品的品质和提高产量;(2)利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产用于农产品保鲜的“绿色”抗氧化剂、防腐剂等; (3)通过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分子进化工程使食品加工工艺高效化,提高食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以及提高食品的保健功能; (4)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减少食品的损失、提高食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和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5)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发展前景中国已加入世贸,世界一体化的趋势已成为必然。中国在制造功能食品方面更应考虑加入世界的竞争,而世界竞争的关键则在于谁掌握高新技术,尤其是生物科技。可喜的是,政府近年来对生物科技的发展大力支持,一些拥有高科技人才的企业已开始参与国际竞争。现代食品生物技术的发展,其范围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工程和生物两方面。工程方面的进展局限性较大,例如通过研究各种环境及营养条件对生物反应过程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以及优化生物生产过程等工程手段,虽然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却难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这是由于生物固有遗传特性的限制,正如奥运会的游泳冠军在速度上,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海里的鲨鱼,所以要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及适应性,最重要的是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所以现代生物技术尤以生物方面的贡献为主。 生物技术是生物工程在产品生产上的应用,实际上是利用了自然的生物反应过程。由于微生物技术及化学工程原理已经建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近况表明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将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发展趋势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首先是在基因工程领域,即以DNA重组技术或克隆技术为手段,实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基因转移或DNA重组,以改良食品原料或食品微生物。如利用基因工程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改良微生物的菌种性能、生产酶制剂、生产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等。其次是在细胞工程的应用,即以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按照人们预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改造遗传物质和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融合技术及动、植物大量控制性培养技术,以生产各种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再次是在酶工程的应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催化活性和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可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继淀粉水解酶的品种配套和应用开拓取得显著成效以来,纤维素酶在果汁生产、果蔬生产、速溶茶生产、酱油酿造、制酒等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最后是在发酵工程的应用,即采用现代发酵设备,使经优选的细胞或经现代技术改造的菌株进行放大培养和控制性发酵,获得工业化生产预定的食品或食品的功能成分。 作为一项极富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趋势。大力开发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前,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品质要求是:使食品更加天然、新鲜;追求食品的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增强食品贮藏过程中品质的稳定性;不用或少用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因此,今后要从两个方面加大开发的力度,一是用生物法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迫切需要开发的有保鲜剂、香精香料、防腐剂、天然色素等;二是要大力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调节血脂、调整肠胃功能性组分。 发展微生物保健食品微生物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酱油、食醋、饮料酒、蘑菇都等属于这个领域,它们与双歧杆菌饮料、酵母片剂、乳制品等微生物医疗保健品一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微生物生产食品有着独有的特点,繁殖过程快,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可以大规模生产;要求的营养物质简单;食用菌的投入与产出比高出其它经济作物;易于实现产业化;可采用固体培养,也可实行液体培养,还可混菌培养;得到的菌体既可研制成产品,还可提取有效成分,用途极其广泛。转基因生物技术为农业、医学及食品等行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直接加快了农业新品种的培育改良、各种疾病的防治、食品营养改善和生态环境管理。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可以加速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通过未来基因食品解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饥饿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 展望21世纪基因食品的发展,未来生物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食品的多样化,而且有助于生产特定的营养保健食品,进而治病健身。在与环境协调的粮食生产方式方面,生物技术将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并使农作物更好地适应于特定的环境。人们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争议,如对人类健康、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公众对目前的基因食品管理体系不够信任,科学家与公众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随时公开基因食品的研究成果,以足以博取信任的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同时,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从事生物技术政策研究、具有权威专家技术鉴定职能的机构,以协调和管理基因食品的有序发展。 产业教育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经济(或知识经济)”时代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中国的农业与食品产业无疑将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产业中生产要素的核心,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将日趋紧密。因此,无论是产业化经营的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贮藏加工业;还是与农业紧密联系的中国现代食品工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未来产业竞争的核心将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产业中拥有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知识人量”的竞争。学校是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场所,教育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国民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集生物、化学、农业、营养、工程和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以及中国食品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和食品产业对人才结构与能力,特别是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创新和创业能力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中国的高等院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培养方向与目标上应进行“结构性”调整,核心目标应是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图书书名:食品生物技术 ISBN:750192485 作者:彭志英编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定价:45 页数:329 出版日期:1999-8-1 版次: 开本:26cm 包装:精装 简介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属高新技术图书之一。内容包括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基因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第三章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第四章发酵工程 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第五章细胞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第六章生物技术在饮料工业中应用; 弟七章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第八章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每章后面均附有参 考文献。 本书除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有关专业师生、研究生参考外,也可供有关研究单位和企 业高、中级食品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基因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第一节 工具酶 第二节 目的基因 第三节 基因载体 …… 第三章 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第一节 酶法应用于水解纤维素 第二节 酶法应用于淀粉糖类的生产 …… 第四章 发酵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第五章 细胞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第六章 生物技术在饮料工业中应用 第七章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第八章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