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颖嘉 |
释义 | 人物简介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8.3 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导师层次:硕士生导师 导师类别:学术型 最后学历:博研,2007年获第一军医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 工作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超声科 自1996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展肿瘤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1999年来一直从事乳腺癌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主要系统地集中于乳腺癌新生微血管内皮分子遗传学和微血管构筑、血流动力学的异质性与超声影像参数及相关生物学行为、预后关系的研究,并从多种肿瘤新生血管内皮靶标中筛选出早期乳腺癌特异性靶标应用于乳腺癌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显像的研究,靶向微泡的研究为探索解决乳腺癌及其它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平台,同时对靶向造影剂用于其它疾病的诊治有借鉴意义。关于乳腺癌早期显像分子影像的研究工作已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受邀分别在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超声医学年会、中华医学会全国超声新技术研讨会作专题讲座。作为专家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全国“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 中“乳腺超声检查指南”的制定及编写工作,积极申报全国乳腺规范化超声检查培训中心。 教育科研主要研究方向: 1、乳腺癌分子靶向显像及相关预后评估 学术任职: 广东省超声医师协会常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影像分会常委,广东省超声医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最具代表论文: 1、超声造影及其定量分析对乳腺癌恶性转化过程中血管生成作用的评价,中华医学杂志,2009,89(9);587-591 2.生物素-亲和素介导以KDR为靶点的脂质体超声造影剂体外靶向实验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5):446-449 3.造影增强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7;44(6): 最具代表学术专著: 1. 参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 2007.08,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超声影像学》,2010,08,(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2010,08,(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要获奖情况: 课题“骨肉瘤血管生成与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课题“人骨肉瘤OS-732细胞系血管生成-及VEGF抗体对其抑制作用的研究”获2005年度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 第一完成人 课题“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声学造影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检测及意义” 获2003年度南方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在研课题: 1、基于KDR为靶点的乳腺癌分子靶向显像的研究,2010.1-2011.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万元 2、网络环境下超声影像资源整合及应用, 2008.01-2010.12,南方医院信息化推广项目,2万元 3.、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价作用, 2010.1-2-12.12, 南方医院新技术新业务,2万元 本人目前可支配总经费:9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