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时时刻刻 |
释义 | 1 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是200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故事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千丝万缕的联系。尼科尔·基德曼在影片中扮演伍尔芙;茱莉安·摩尔扮演五十年代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梅丽·史翠普扮演2000年代的女同性恋编辑。 中文名:时时刻刻 外文名:The Hours 其它译名:此时·此刻 / 小说人生 / 岁月如歌 出品公司:RCV Film Distribution 制片地区:美国 导演:斯蒂文·德奥瑞 Stephen Daldry 编剧:戴维·黑尔、迈克尔·坎宁安 制片人:斯科特·鲁丁 类型:剧情 主演: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 片长:114分钟 上映时间:2002-12-18 分级:USA:PG-13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imdb编码:tt0274558 配乐:Philip Class 摄影:Seamus McGaruey ◎ 演职员表◎ 演员表角色 演员 备注 Clarissa Vaughan 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Virginia Woolf 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Laura Brown 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 Leonard Woolf 斯蒂芬·迪兰/Stephen Dillane Vanessa Bell 米兰达·理查森/Miranda Richardson Nelly Boxall 琳达·巴塞特/Linda Bassett Ralph Partridge 克里斯蒂安·库尔森/Christian Coulson Dan Brown 约翰·/C·赖利/John C. Reilly Kitty 托妮·科莱特/Toni Collette Richard Brown 艾德·哈里斯/Ed Harris Sally Lester 阿丽森·詹尼/Allison Janney Julia Vaughan 克莱尔·丹妮斯/Claire Danes Louis Waters 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 Barbara in Flower Shop 艾琳·阿特金斯/Eileen Atkins Man Outside Flower Shop 迈克尔·康宁汉/Michael Cunningham Quentin Bell George Loftus Julian Bell Charley Ramm Angelica Bell Sophie Wyburd Lottie Hope(as Lyndsay Marshal) 琳赛·马歇尔/Lyndsey Marshal Doctor Michael Culkin Richie Brown Jack Rovello Mrs. Latch 玛格·马丁戴尔/Margo Martindale Hotel Clerk Colin Stinton Clarissa's Neighbor Carmen De Lavallade Rodney in Flower Shop Daniel Brocklebank Young Clarissa Vaughan Kate Super ◎ 职员表▪ 制作人:斯科特·鲁丁/Scott Rudin;Michael Alden;罗伯特·福克斯/Robert Fox;马克·哈夫曼/Mark Huffam;Ian MacNeil;Marieke Spencer ▪ 原著:迈克尔·康宁汉/Michael Cunningham ▪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 ▪ 副导演(助理):肯尼·贝茨/Kenny Bates;Stephen Lee Davis;Martin Harrison;Nick Heckstall-Smith;Ben Howard;Cary Jones;Peggy Robinson;Kellie Jo Tackett;Jennifer Truelove;George Walker;Simon Emanuel ▪ 编剧:戴维·黑尔/David Hare ▪ 摄影:西穆斯·迈克加维/Seamus McGarvey ▪ 配乐: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 ▪ 剪辑:彼得·博伊尔/Peter Boyle ▪ 选角导演:Patsy Pollock;Daniel Swee ▪ 艺术指导:Maria Djurkovic ▪ 美术设计:Nick Palmer;Mark Raggett;Judy Rhee ▪ 服装设计:安·罗斯/Ann Roth ▪ 视觉特效:Richard Briscoe ▪ 布景师:Philippa Hart ◎ 剧情简介这是三个女人的故事,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却 都渴求更有意义的生活。除了各自的恐惧与渴望,把她们联系起来的还有这个名字:戴罗薇夫人。 弗吉妮娅·伍尔芙(妮可·基德曼),住在1923年代的伦敦郊区布鲁姆斯伯利,开始写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Mrs. Dalloway),被写作的天才燃烧的同时,游走在疯狂的边缘。在这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几乎被沮丧击溃。 劳拉·布朗(朱丽安·摩尔),一个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的家庭主妇,正在阅读《戴罗薇夫人》,这本书使她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天她正在准备她丈夫的生日派对,肚子里有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她却和弗吉妮娅笔下的戴罗薇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愿望。 克拉丽萨·沃甘(梅丽尔·斯特里普),现代版的戴罗薇夫人,一个女同性恋者.居住在2001年的纽约市,她深爱她的朋友理查德,一个才华横溢,却因艾滋病而濒死的诗人。理查德给她起的外号也是戴罗薇夫人,因为她和戴罗薇夫人的名字一样,都是克拉丽萨。 她们的故事交织到了一起,在每个时空,女人都被压抑,但更多的是抗争和自由的表达。 编剧与导演 似乎这是大英帝国自山姆·门德斯以后,对美国电影的又一次冲击。编剧和导演都以舞台剧起家,在英国大名鼎鼎。编剧大卫·黑尔的作品以反映英国现实为主,转向电影制作之后,他编导俱佳,1985年的处女作《不速之客》(Wetherby)改编自他自己的舞台剧,在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奖。而他的改编剧本更有路易·马勒的《爱情重伤》(Damaged)。导演斯蒂芬·戴德利也出身舞台剧,这是他的第二部银幕作品,他的处女作是2000年引起轰动的《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那个执著的芭蕾男孩给人的印象深刻,而导演对作为背景的煤矿工人的罢工的处理,有种不着痕迹的关怀和忧伤,颇显功力。 黑尔的剧本获得演员们的热烈回应,基德曼和斯特里普都被他的对白深深感动,对于朱丽安·摩尔来说,剧本本身更是促使她接受这个角色的主要原因。戴德利多年的皇家剧院的经历使得他处理人物的内心情感尤为出色,斯特里普说:“他真的懂得如何把内心用形体表现出来,这个故事本来可能会显得小气,但在他的处理之下,被完完全全的打开了。” 向弗吉妮娅·伍尔芙致敬 影片改编自迈克尔·康宁汉1998年的普立策(The Pulitzer Prize)获奖小说,也是一次对弗吉妮娅·伍尔芙的小说《戴罗薇夫人》的致敬。这本小说今年颇风光,还在阿尔莫多瓦的新片《对她说》里占有戏份。妮可·基德曼为了扮演弗吉妮娅·伍尔芙,造型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对鼻子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似乎她太过于强调表演一个游走于疯狂与清醒边缘,文采飞扬的女性主义先驱,所以她还是不像那个在文学史上位置极其重要,外貌美丽文秀惊人的弗吉妮娅。但是妮可近年的努力不可小暌,因此期待她的演出也份属应当。 弗吉妮娅·伍尔芙 历史上的伍尔芙和她的姐姐范奈莎是英国文人圈子布鲁姆斯伯利的中心人物,但终生被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与抑郁症折磨,最后自沉身亡。为了表演好这个角色,基德曼读了大量她的日记,甚至开始练习用她的笔迹写字。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人物,弗吉妮娅最著名的作品是《一个人的房间》,要求的是女性的解放,这也成为影片的一个隐藏主题。对朱丽安·摩尔扮演的人物来说,她的沮丧被小说《戴罗薇夫人》里的自杀倾向强化了,她几乎失去了自己。而时间进行到90年代,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角色则已经完全自主,她有个孩子,是因为她想要个孩子,她的爱情也完全平等。从小说里的戴罗薇夫人,经历了摩尔的故事,到现代的纽约戴罗薇夫人,电影描述的是一条女性自我认知的道路。 在这部致敬作品中,有众多英美知名演员。经常扮演硬汉角色的埃德·哈里斯这次扮演一个被艾滋病综合症折磨的病人,同样他也阅读伍尔芙。而曾经在《哭泣游戏》里有出色表演的米兰达·理查森则扮演伍尔芙的姐姐,画家范奈莎。克莱尔·丹丝找到机会和她的偶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合作的机会,在其中扮演斯特里普的女儿。 ◎ 影片赏析《时时刻刻》还没有正式上映,就已经获得了全美影评人大奖,好评如潮。看来今年女性主打的电影都有走红的趋势,前段上映的《白色夹竹桃》也描写女性寻找自我,体认自身力量的过程,同样深获好评。 “本年度最重要的电影,会是奥斯卡的大赢家。”--《早安美国》 “斯蒂芬·戴德利和大卫·黑尔的电影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的一天。一日复一日,时时刻刻都进行的生命得到应有的赞颂。电影可以设定是在1921年,或者1951年,或者2001年,但这主题永远都生动而迫切。”--《新闻周刊》 “《时时刻刻》证明了电影是一种艺术。”--CNN “美丽的演出,极度关注生活的导演,《时时刻刻》从开始到结束,都紧紧抓住你的心,让你的眼睛须臾不离银幕,这是一件艺术品。”--拉里·金 ◎ 制作背景《时时刻刻》(The hours)这部影片是根据在1999年获得普利策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作者Michael Cunningham的成名作是让人看了无法入眠的《末世之家》,相对于《末世之家》内容的惊世骇俗,《时时刻刻》的魅力更在于其结构与形式的巧妙。 电影《时时刻刻》完全遵照小说的走向与构架,采用三段式,描绘了不同时空里三个女人的一天,联系她们的是:一个存活于文字间的桃乐薇夫人(这让人联想到《丽蓓卡》里那个已经死去从不出场,却左右活人命运的女人。);三次同性间暧昧的亲吻——在三个女人的灵魂深处都存在一个屏弃了男人的神秘花园;一种濒于崩溃的终极情感,三个人都如同烈火焚身一般奔突着寻觅着灵魂的出口。 ◎ 精彩台词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My life has been stolen from me. I'm living in a town I have no wish to live in... I'm living a life I have no wish to live... How did this happen? But if it is a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 I choose death. 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you don't want to do. You can do as you like.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Leonard. Someone has to die in order that the rest of us should value life more. It's contrast. Your life is trivial. You are so trivial. ◎ 获奖情况法国恺撒奖/César Awards, France 2004 最佳外语片 / Best Foreign Film 提名 斯蒂文·德奥瑞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电影 / Best Picture 提名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女演员 /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获奖 妮可·基德曼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男配角 /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埃德·哈里斯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女配角 /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朱丽安·摩尔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提名 斯蒂文·德奥瑞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编剧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提名 戴维·黑尔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服装设计 / Best Costume Design 提名 Ann Roth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剪辑 / Best Film Editing 提名 彼得博伊尔 奥斯卡奖/Academy Awards, USA 2003 最佳音乐/歌曲 / Best Music, Song 提名 菲力普 格拉斯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电影(剧情类) /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 获奖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男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提名 埃德·哈里斯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电影 / Best Film 提名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or - Motion Picture 提名 斯蒂文·德奥瑞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 Motion Picture 提名 戴维·黑尔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获奖 妮可·基德曼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女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获奖 妮可·基德曼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女演员(剧情类)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提名 梅丽尔·斯特里普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女演员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梅丽尔·斯特里普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男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 埃德·哈里斯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女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提名朱丽安·摩尔 金球奖/Golden Globes, USA 2003 最佳电影歌曲/音乐 / Best Motion Picture Score 提名 菲力普 格拉斯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编剧 / Best Screenplay 提名 戴维·黑尔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剪辑 / Best Editing 提名 彼得 博伊尔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化装/发型 / Best Make Up/Hair 提名 Ivana Primorac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化装/发型 / Best Make Up/Hair 提名 Conor O'Sullivan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化装/发型 / Best Make Up/Hair 提名 Jo Allen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英国电影 / Best British Film 提名 Arlene Donovan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英国电影 / Best British Film 提名 斯科特 鲁丁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英国电影 / Best British Film 提名 Robert Fox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英国电影 / Best British Film 提名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导演 / Best Direction 提名 斯蒂文·德奥瑞 英国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2003 最佳音乐 / Best Music 获奖 菲力普 格拉斯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3 金柏林熊 / Golden Berlin Bear 提名 斯蒂文·德奥瑞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3 银柏林熊-最佳女演员 / Best Actress 获奖 梅丽尔·斯特里普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3 银柏林熊-最佳女演员 / Best Actress 获奖 妮可·基德曼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3 银柏林熊-最佳女演员 / Best Actress 获奖 朱丽安·摩尔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3 Berliner Morgenpos读者评审奖 / Jury Award 获奖 斯蒂文·德奥瑞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2002 最佳女演员 / Best Actress 获奖 朱丽安·摩尔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 2002 最佳影片 / Best Picture 2 图书复杂而不凡之美(代译序)程栎当1998年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Cunningham)的小说《时时刻刻》(TheHours)出现在美国的书店时,许多评论家都大吃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坎宁安这位文坛的后起之秀竟然写了这样一本无论题材还是风格都有别于其以往作品的书。然而,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本书不仅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更获得了1999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 在2002年末,同名电影也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莉安娜·摩尔和妮科尔·基德曼联袂主演,旋即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并获多项奥斯卡提名。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生于1952年,因其1989年的处女作《末世之家》蜚声美国文坛,《时时刻刻》是其第三本小说。和他前两本作品不同的是,《时时刻刻》竟然是关于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及其小说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亦作《达洛维太太》)的一本实验性小说。 虽然伍尔夫夫人在现代文坛上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但其以杂乱无序的思维活动为线索的创作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难以理解,无论在国外,还是在中国,都无法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坎宁安身为一个美国作家,采用这样一个选题,无疑是个大胆的创新之举。《时时刻刻》中共有三条主线,叙述了三个女人的一天:20世纪20年代,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伦敦市郊的里士满休养,在治疗自己神经衰弱的同时开始构思创作其作品《达洛维夫人》,但对生活的恐慌时刻伴随着敏感的她;20世纪50年代,布朗夫人,一个家庭主妇,怀孕在身,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 生活使其绝望,在没有从索然无味的生活中逃离后,试图自杀;20世纪末,克拉丽莎,一个中年女编辑,在为其好友筹备举办一个晚会,却意外目睹了他的自杀。从名字到经历种种的巧合使她和达洛维夫人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三个女人的一生看似彼此没有任何关系,却因为一本《达洛维夫人》而联系在一起,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笔锋一转,让人发现布朗夫人正是自杀的理查德的母亲,两条主线逐渐并成了一条,逐渐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部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文字交响曲。 分角色叙述可以说是坎宁安的特长,从《末世之家》起这种类似柯林斯的《白衣女人》中的叙事手法就为他所采用。但在《末世之家》中,作者仅仅是将故事分给了四个主人公,从各自的角度来推动故事发展,并吸引读者参加思考。总的来看,《末世之家》还是一种顺叙结构。而在《时时刻刻》中,三个故事的描述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点,讲述着各自的故事。其联系仅仅是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更多内容] 3 歌曲我们 (又名:时时刻刻) 作词:阿信 作曲:阿信 编曲:五月天 歌词: 我 为何要存在 为何要感慨 为何颤抖 停不下来 你 为何要推翻 为何要离开 为何给我 这个答案 我们曾经那么精彩 我们曾经那么期待 最后你把回忆还我 要我好好过 你 话中的计算 准确的伤害 像精心打造的对白 我 划开了动脉 也许不醒来 至少昨天无法毁坏 我们曾经那么精彩 我们曾经那么期待 最后你把回忆还我 要我好好过 我们最后这么遗憾 我们最后这么无关 时时刻刻每个现在 都在嘲笑我 (WOO~) 我们曾经那么精彩 我们曾经那么期待 最后你把回忆还我 要我好好过 我们最后这么遗憾 我们最后这么无关 时时刻刻每个现在 都在嘲笑我 (WOO~) 我们曾经那么精彩 我们曾经那么期待 最后你把回忆还我 要我好好过 我们最后这么遗憾 我们最后这么无关 时时刻刻每个现在 都在嘲笑我 (WOO~) ◎ 歌手介绍陈信宏,昵称阿信,1975年12月6日生于台北北投,毕业于台北实践大学室内设计学系,为台湾知名乐团五月天主唱,亦是知名词曲创作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