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砌碉房
释义

羌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砌石修房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村寨建筑无一例外都是用当地的片石和粘土修砌而成。

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达三四层。

底层圈养生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

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以土石为原料,不用绘图、吊线,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结构严密,棱角整齐,不仅坚固、耐久、实用,而且冬暖夏凉,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

羌族村寨碉房建筑概况

岷江上游地区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岷江上游的碉房建筑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至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碉房建筑的形式,在《后汉书》中记载为:“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为邛笼,高者至十余丈”。村落依山而建、垒石为室作为羌族村寨碉房建筑的基本布局和建筑形式,一直保持到当代。尽管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出现了大量汉式木结构穿斗梁架建筑及其与羌族石墙体建筑的融合建筑形式、汉式夯土墙与羌族碉房融合的夯土碉房建筑,但石墙体碉房建筑始终是羌族建筑的主体和羌族最具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根据调查,历史上羌族村寨主要分布于高半山地区,河谷地带村寨极少。由于现代公路交通主要沿河谷修建,高半山地带交通不便,加上部分高半山地带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不少高半山村寨已经逐步迁移到河谷地带。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历史上的碉房建筑多为一层半建筑(建于屋顶后半部的照楼俗称半层),二层半及其以上的建筑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当代羌族碉房建筑已发展成以二层半至三层半建筑为主。房顶结构传统上以平顶为主,汶川北部和中部因雨量较大而多坡屋顶(包括传统的薄石板盖顶或长条木板瓦的单面坡屋顶和人字形坡屋顶、汉式小青瓦人字形坡屋顶),现代出现了少量在传统夯土房顶顶层用混凝土涂面乃至直接浇筑混凝土房顶的建筑。建筑墙体结构除传统的石木结构、土木结构建筑外,出现了在传统石木结构建筑外墙上用混凝土贴瓷砖或文化石形成外墙装饰墙面,以及用混凝土框架土石墙体甚至用混凝土做粘合剂修砌石墙的碉房建筑,在部分村寨还出现了西式砖混结构甚至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传统上羌族村寨在选址布局上包括在高半山平缓地及河谷平缓台地上修建、在高半山缓坡地带依山势修建、据守山脊险要修建、背水据山修建等多种形式。村寨碉房建筑布局或集中修建或分散独立修建,集中修建者往往多家墙体联建(平缓地带碉房墙体多横向及背靠背联建,坡地和山脊碉房多沿地势上下方联建或在同一水平位置横向联建)或通过木廊道、过街楼等连接。碉房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多呈长方形或近方的长方形布局,少数碉房因受地势影响呈不规则的异形布局。在立面上则呈前低后高的台级式造型,依山而建的村寨建筑群也因之形成层叠而上的壮美景观。建筑平面占地面积多在150~200平方米,建筑高度通常在4~15米。在碉房建筑的功能结构上,一层半建筑一层作为厨房、住房及库房,二层半建筑底层圈养牛羊等家畜、二层住人,三层半建筑底层圈养家畜、二层为厨房和库房以及老人住房、三层为主人正房及客房,顶部为楼梯间及堆放杂物的照楼、平顶部分为粮食晒坝及屋顶活动空间。楼层之间多用0.20~0.30米左右的圆木间距0.20~0.40米横置两侧端墙上形成密集的横梁,其上纵铺用圆木劈成的木块,再上纵横铺设油竹或小树枝垫层、顶铺木板做为地面,房顶则在油竹或小树枝上部加铺山草后再夯筑0.15~0.20米厚的黄粘土防水屋面形成平顶,或修建坡屋顶屋面。为了防御及御寒的需要,传统上碉房建筑皆为内大外小的斗式窗,现当代为了采光通风皆建为竖长方形双开木窗或板窗。同样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部分村寨的部分碉房与石砌碉楼联建,形成碉与房合体的房碉联建型碉房民居。个别地方还有较常见碉楼低矮的古老碉式民居,此种造型的碉房建筑在宋代文献记载中称为“碉巢”,为防御与居住一体化的建筑。由于羌族地区属于高寒山区,为了保暖的需要,碉房建筑墙体较厚,通常墙基部分在0.80~1米左右,厚实的墙体使得房屋内冬暖夏凉,同时也具有了较好的军事防御功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6: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