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立善 |
释义 | 石立善,著名学者,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申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台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个人简介他早年赴日留学,师从日本著名学者池田秀三教授、西胁常记教授、安保则夫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秋开始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任教。在受聘上海师范大学之前,他曾在日本京都女子大学、近畿大学、同志社大学执教、从事研究。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古代经学史、敦煌学吐鲁番学、日本汉学史及儒学史。他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翻译论文二十余篇。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台湾大学、中正大学等海内外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做过学术演讲与专题报告,并多次出席日本、韩国、台湾、大陆等地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并担任大会主题发言人、论文评议人,还身兼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特约审稿人。 教育背景1.1997年4月—2001年3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毕业(获学士学位,导师:安保则夫) 2.2002年4月—2004年3月,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硕士课程毕业(获硕士学位,导师:池田秀三) 3.2004年4月—2007年3月,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毕业(获博士学位,导师:池田秀三) 主讲课程1.学术前沿与文献研读(博士研究生课程) 2.中国经学原典精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 3.日本思想与文化(本科生课程) 研究方向1.中国哲学史领域: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中心的古代思想文献研究,以二程、朱子为主的宋明理学研究,以胡适为主的近代思想史研究。 2.古代经学史领域:以《诗经》学、三《礼》学为主的文本研究。 3.敦煌学、吐鲁番学领域:以佛教、道教、儒家文献的古写本为主的校勘与训诂研究。 4.日本汉学史及儒学史领域:以日本江户时代至昭和前期的日本汉学、儒学为主的历史研究。 获奖情况1.大阪YMCA留学生奖学金(1996) 2.外国人留学生学习奖励费(1999、2003) 3.亚洲太平洋友好学会奖学金(2002) 4.桥本循纪念会奖学金(2006) 5.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06) 2005年以来的主要科研成果A.著作与学术论文 1.《唐代の佛教徒之家庭——僧传、墓志を中心として——》,《六朝隋唐精神史の研究》所收,2005。 2.《〈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考——附录朱子、范如圭、程端蒙、李方子の佚文》,《中国思想史研究》第28号,2006。 3.《胡适与入矢义高——写在书简上的中日学术交涉史——》,《东亚视角下的近代中国》所收,2006。 4.《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研究史述评:1946―2006》,《鉴往瞻来——儒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所收,2007。 5.《宋刻本〈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考》,《宋史研究论丛》第8辑,2007。 6.《古本朱子语录について——〈朱子语类〉未收语录书三十七种》,《东アジアの宗教と文化》所收,2008。 7.《庆元党禁と朱子学派の形成》,《中国思想における美、气、忌、死》所收,2008。 8.《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について》,《日本中国学会报》第60集,2008。 9.《〈诗传遗说〉考略》,《中国经学》第4辑,2008。 10.《入矢义高致胡适的十封书简》,《胡适研究论丛》第1辑,2009。 11.《论古本朱子语录》,《宋史研究论丛》第9辑,2009。 12.《〈诗童子问〉と〈陈克斋先生集〉に见える朱子语录の佚文》,《中国文史论丛》第5卷,2009。 13.《〈朱子语录格言〉考论》,《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所收,2009。 14.《论敦煌写本S.6557中的“鬓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5期,2009 15.《〈中庸辑略〉版本源流考辨》,《中国经学论集》所收,2009。 16.《〈胡适全集〉日文记载举误》,《胡适研究通讯》第9号,2009。 17.《〈胡适全集〉失收的一封复日本学者的信》,《胡适研究通讯》第9号,2009。 18.《日本巡礼僧戒觉〈渡宋记〉校录辨误》,《中华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19.《中华书局本〈二程集〉标点勘误七十例》,《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9卷第3号,2010。 20.《〈礼序〉作者考》,《中国经学》第6辑,2010。 21.《书评 西脇常记〈中国古典社会における佛教の诸相〉》 ,《同志社时报》第130号,2010 22.《〈点校补正经义考〉〈孝经类〉、〈孟子类〉标点指瑕》,《经学研究论丛》第17辑,2010。 23.《江户日本刊刻中国儒家典籍丛考》,《东亚儒学研究论集》所收,2011。 24.《吐鲁番出土儒家经籍残卷考异》,《敦煌写本研究年报》第5号,2011。 25.《〈毛诗正义〉引郑玄〈诗谱 小大雅谱〉佚文错简之更定》,《中国经学》第7辑,2011。 26.《〈藏外佛教文献〉所收敦煌写卷校补》,《敦煌学研究》2011年第1期,2011。 27.《东アジアの宗教と文化》(与Christian Wittern合编),2009。 B.书评论文、书评、目录 1.《思想史与生命》(书评论文),《哲学门》第12辑,2006。 2.《日本胡适研究论著目录稿:1970―2008》,《胡适研究通讯》第3号,2008。 3.《日本胡适研究论著目录稿续编:1920—1969》,《胡适研究通讯》第4号,2008。 4.《书评 西胁常记〈中国古典社会における佛教の诸相〉》,《同志社时报》第130号,2010。 C.古籍整理、注释等 1.[明]夏子阳、王士桢撰《使琉球录》(标点整理,与岩井茂树合作),电子文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5。 2.《〈朱子语类〉大学篇译注(一)》(日文翻译与注释,与中纯夫等合作),《京都府立大学学术报告》第10号,2009。 3.《〈朱子语类〉大学篇译注(二)》(日文翻译与注释,与中纯夫等合作),《京都府立大学学术报告》第11号,2010。 D.学术论文翻译等 1.西胁常记《舍利信仰和僧传——为了有助于理解〈禅林僧宝传〉》,《中国禅学》第3卷,2005。 2.池田秀三《日本京都大学的春秋学研究之传统》,《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总第4号,2006。 3.中纯夫《论郑寅普著〈阳明学演论〉中的〈朝鲜阳明学派〉——朝鲜阳明学研究的诸问题》,《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6卷第1号,2006。 4.柳田圣山《大藏经与禅录之入藏》,《中国禅学》第4卷,2006。 5.内山俊彦《阮籍思想窥斑——以〈通易论〉、〈乐论〉为中心》,《中日学者中国学论文集》所收,2006。 6.郑宰相《韩国荀子研究评述》(与人合译),《汉学研究集刊》第3号,2007。 7.重泽俊郎《〈左传〉郑服异义说》,《中国经学》第2辑,2007。 8.水越知《元代的祠庙祭祀与江南地域社会——三皇庙与赐额赐号》,《宋史研究论丛》第8辑,2007。 9.西胁常记《〈佛祖统纪〉诸文本的変迁》,《哲学门》第15辑,2007。 10.郑宰相《荀子的法治与礼治——以“类”概念分析为中心》,《荀子思想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集》,2008。 11.入矢义高《回忆胡适先生》,《胡适研究通讯》第3号,2008。 12.周桂钿《道家新メンバ—考察》,《中国思想史研究》第29号,2009。 13.道坂昭广《略论〈翰墨城〉所收王勃佚文〈诗序切〉》,《唐都学刊》2009年第6号,2009。 14.保科季子《天子好逑——汉代儒教的皇后论》。,《中国经学》第4辑,2009。 15.池田秀三《训诂的虚与实》,《中国经学》第五辑,2009。 16.三浦秀一《王门朱得之的师说理解及其〈庄子〉注》(与人合译),《东亚经典解释中的言语分析》 17.佐藤仁《论李默本〈朱子年谱〉》,《思想与文献:日本宋明儒学论集》,2010。 18.吉川忠夫《社会与思想》,《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2010。 19.目加田诚《胡适的死》,《胡适研究通讯》第12期,2010。 20.宫崎市定《龙有几根爪》,《国文天地》第27卷第1期。 21.中西启子《契嵩与天台宗》,《古代佛教思想论集》,2011。 22.池田秀三《经学在中国思想里的意义》,《中正大学学术年刊》2011年第2期(总第18期)。 E.其他 1.《山高く石裂く——私の知っている柳田圣山先生——》,《柳田圣山先生追悼纪念文集》,2009年。 (中译本《山高石裂——我所知道的柳田圣山先生》载《哲学与宗教》第三辑,2009)。 2.《〈东亚的宗教与文化〉后记》,《哲学与宗教》第六辑,2011。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