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峰村 |
释义 | 1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石峰村石峰村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位于家发镇西北部,南与工山镇新岭村、西与工山镇跃进村、西北与繁昌县繁阳镇中分村、北与联三村、东与麻桥村相邻,全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24亩,人口2560人,总户数760户,下辖24个村民小组。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73名党员。 本村有较好的林业资源, 山场5100多亩,森林覆盖率65%,主要品种有毛竹、松树、株树、杉木等,工业以采矿业为特色,有南陵县家发镇石峰黄金石厂、南陵县飞腾矿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水面面积近3000亩,渔业养殖1600多亩,境内有芜湖市最大的小(一)型水库——石峰水库,近年来当地人搞起了立体化养殖业大做水面文章。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石峰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村容村貌不断美化,近年来共投资140多万元对公路硬质化工程,村庄巷道维修。本村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清水秀,近年来,本村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表彰。 2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石峰村◎ 概况石峰村位于八尺镇西北约3.5公里,其地名是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时取该村的石井、峰霞两地名的各一字而称石峰村。东连肥田村新陂,南塘村八岭岌(高桥水库移民新村),南与肥田村竹山下毗连,西与排下村水口毗连和江西省南桥镇辖的牛埃石、嶂肚里,上游村接壤,北与凤头村小片子毗连。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6亩,水田693亩,山地面积9300亩。共辖5个村民小组: 下、石井、峰下、 肚里、木英栋。共208户,857人,有海外侨胞47人(其中台湾39人,香港8人)。汉族,讲客家话。主要姓氏有张、韩、萧等姓。 张姓第四世德龙,德虎兄弟从江西会昌县周田半江迁入定居至今已传至第二十三世。 韩姓第十三世立观公从个竹茶园迁入定居至今已传至第二十五世。 萧姓第十三世邦周公从八尺老圩,迁入定居至今已传至第二十三世。 ◎ 详介村委会建在村口的三叉路旁(属 下村小组地方),附近有小卖部2间、卫生站1间,沿村道北上200米有小学校1间,教职工5人,学生35人。 主产水稻、甜玉米、生姜、花生、黄豆、杂优水稻制种,脐橙等,以耕种为业,农业人口年均收入3280元。 民房是祖先建的砖瓦房,倚山或沿村道两旁而建,成片聚落,近年新建的是钢筋混凝土楼房。 交通方便。村驻地南约200米是206国道,沿国道上2公里便是江西南桥镇辖的牛埃石和本镇排下村,往下是肥田村。北通凤头村,村内已铺筑硬底化公路5.8公里,90%的自然村通硬底化公路,全村公路总里程8.7公里。 文化、通讯事业发达。95%以上家庭可收看35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95%的家庭装有程控电话,使用手机的农户很普通,可直拨世界各地,90%的家庭饮用自来水。 山林面积广阔,林木资源丰富,是八尺镇木材主产地之一。 大白嶂(海拔高度670米)位于村驻地北面约5公里。 ◎ 历史名人韩国贤(1938年7月29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广西壮族治自区区委会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已退休。 韩秀达,男,(清乾隆57年5月8日生)曾任甘肃候补典史。 韩龙达,男,(清乾隆59年生)曾任江西瑞金、德化知县。 韩恒庆,男(清道光14年10月8日生)曾任江西余干、弋阳县知县。 韩丙南,男,(清道光30年10月29日生)曾任山东四县知县。 韩祝三,男(1860—1939)平远县志有记载。 韩贵生,男(生于1945年8月)曾任惠州市卫生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都是该村人。 该村有一支传统民间艺术表演队——舞狮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